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企业培训师观点: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基本判断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以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

  二、对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

  (一)从金融机构方面分析

  1.大银行只为大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极低。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必须大规模搜集中小企业信息,如此一来,由于固定成本基本不变而经营规模大大减小,相对而言,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加之现行的国有银行贷款审批体制,基层行权限不足,授信额度小,审批程度繁琐,相应的风险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贷款自然缺乏积极性。

  2.银行现行的信贷条件让民营中小企业望而止步。近年来,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运作程度的提升,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为规避风险,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的形式,这让众多饱受资金困扰的民营中小企业处于两难之中。从抵押贷款看,该种方式虽然提升了贷款的安全性,但却由于多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或者专用性强,从而无物可抵。从担保贷款看,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信较差,效益好的单位不愿为其担保,而一般企业作担保银行又不认可。

  3.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十分缺乏。如果说国有银行完全放弃民营企业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注意到,一些规模大、效益好、品牌知名度高的民营企业也陆续成为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然而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却很难有此机遇,银行如此操作是出于其经济性考虑,国有银行都是大银行,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从盈利角度出发,更愿意做大笔批发业务。

  (二)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分析

  1.民营中小企业根基薄弱。客观地讲,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存有“借贷”甚至“恐贷”心理,还与这些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有关。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简单、产品品种少、市场风险大,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存在着制度混乱、管理弱化、经营盲目等问题。

  2.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融资渠道。但对于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经常性的融资渠道也就只有:金融机构融资、企业间拆借和自筹资金。中小企业这种严重依赖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而缺乏外部股权融资渠道的融资方式造成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三)从企业职能方面分析

  1.双重标准,不同待遇。受长期以来计划金融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控制的金融机构天生具有大企业偏好和国有制偏好,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反映往往比较冷漠。国有商业银行的此种操作显然无法避开这样一种逻辑:国有银行与民营企业家都是国家的,即使贷款出了风险,损失也是国家的。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尚未完全到位,银行信贷活动中还不时透出行政干预的影子。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企业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性质,有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使担保变为福利。
三、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对金融机构方面的建议

  1.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说这是现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最根本的一项措施。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中小金融机构拥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民营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商业银行应奉行市场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银行既然按市场化规则运作,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资产质量,提升经营效率,使资产保值增值,这就决定了银行在目标市场选择上不应简单地以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为转移,而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支持那些信誉好、效益高、成长性强的企业,哪怕它们是民营企业甚至是中小企业。

  (二)对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议

  1.加强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民营中小企业也不应一味地抱怨贷款难,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练好内功上,如进行产权改革、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实施战略管理、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升经营者素质和决策水平,当企业具有增长潜力与发展后劲、品牌知名度提升之时,银行自会主动为之服务。

  2.尽可能尝试多种渠道的融资方式。第一要敢于利用股权融资,企业成长起来了,蛋糕做大了,中小企业主自己原来的那一份就有可能增长很多。而且,还可以同时引入新机制,建立新的治理结构,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增强企业活力。第二要善于利用债权融资。债权融资主要包括发行企业债券和向银行借款。第三尽可能利用商业信用和现金折扣。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企业形象,维护并不断提升企业信誉,为利用商业信用创造条件。第四加速库存的周转速度,尽量减少库存量。第五尽可能利用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

  3.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临风险时,政策性担保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企业,而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

  (三)对企业职能方面的建议

  1.应积极转变企业职能。由以前企业主导经济产业政策,逐步转变到对产业规范进行监督,为广大企业服务上来。企业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作用应该包括:①市场导向作用。市场导向是企业以经济手段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进行宏观间接调控的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②有限支持作用。有限支持是指以企业掌握的资金资源作为杠杆,通过一定数量的企业资金来吸引金融机构的配套资金,从而发挥企业资金的杠杆效应,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③抓小扶弱作用。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企业需要调整其“抓大放小”政策,转变为抓小扶弱:从促进公平竞争的需要出发,对大企业实行垄断抑制(反垄断)政策,对小企业实行成长扶持政策;④公平协调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被认为是能够给市场带来公平的一种力量。在企业融资问题上也是这样,要恢复市场的公平竞争,企业就应该始终站在公平的旗帜下,发挥市场裁判员的作用;⑤营造环境作用。在企业融资问题上,最重要的环境就是信用环境。企业只有站在公平的位置上才能够营造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信用环境;⑥体制创新作用。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体制创新不是简单地把原来的国有金融体制作一些信贷权限上的重新划分和人员与机构的加加减减,而是要跳出这样一种体制,从社会资金能够最方便、最安全、最快捷地实现融通目的的需要出发,设计新的融资体制。

  2.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但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要件之一是资金。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技术成果超过一万项,但转化为生产力的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借鉴国际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风险机制。在西方,风险投资被视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进器,它是指向主要属于技术型的高成长性创业企业提供股本资本,并同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