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经营战略10大趋势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经营战略10大趋势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战略出现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出带有系统性、革命性的趋势,包括:企业经营视野全球化,经营事业归核化,经营资本社会化,经营手段信息化、标准化等。

  (一)企业经营战略视野全球化

  随着加入WTO国家的增多,经营全球化趋势已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

  1.以全球市场为目标。1997年国际贸易额高达6000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38%左右。ProgressiveGrocer杂志的分析家早就指出:“到1999年,食品销售的国际化将会成为全球食品工业首要关注的问题。根据对食品行业的主要零售商和供应商的调查表明———接近2/3的反馈者都表示国际化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在上年这一数字则是43%),大大领先于其他调查指标,如:客户的忠诚度(51%)、及时的客户响应ECR(50%)、库存供应(40%)和零售商的名气(39%)。

  2.全球整合产业链。发达国家改变了原来的产业转移模式,由产业空间转换的外向转移,变为产业价值链的内外分割转移。跨国公司的全球运营体系把产业价值链放在全球不同区位,以利用专业分工优势与全球协作网络的整合优势,实现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最大化。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全球直接投资额1995年为3150亿美元,到1998年进一步增至6440亿美元,累计余额已达40000亿美元左右。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20%。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从生产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管理本土化(Glocal)。到20世纪90年代末,本土化已成为一种大趋势,甚至创造了“Glocal”这个词,来表示“放眼全球、着眼当地”的发展战略。当地化企业经营战略中最关键的因素有三个:高中级经理当地化、研究开发当地化、公司风格当地化。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的100多家跨国企业中,中高级管理人员本土化率已经达到90%。

  (二)企业经营战略事业归核化

  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企业为寻找发展空间,多元化战略大行其道,结果许多企业遭受重挫。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雷哈拉德和哈梅尔经过研究提出,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在于核心竞争力,在战略构思方面引起了一场革命,集中表现为企业经营战略事业的“归核化”,就是以核心竞争力定位本企业的

  经营领域,业务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靠拢和收缩。

  1.专业化与适度多元化。企业开始集中资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培植、增强和运用核心竞争力。大企业正逐步改变竞争策略,收缩经营范围,实施适度多元化。

  2.通过战略重组强化核心竞争力。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许多跨国公司实施产业重组、业务重组、组织重组、财务重组和文化重组。

  3.并购服从提升核心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掀起了新一轮并购高潮,但是与历次并购不同,这一轮并购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为了形成或增强核心竞争力。最典型的案例是2001年惠普通过股票互换的方式购并康柏计算机公司,收购总金额高达250亿美元。面对竞争激烈的计算机市场,惠普与康柏市场占有率不敌戴尔,均出现亏损,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充分利用两家企业经营战略的优势来组成一家计算机服务领域的巨头公司,决定合并。预计合并后组建的新公司在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将高达19%,大大超过目前戴尔在全球市场13%的占有率,在未来数年中每年可节省成本25亿美元。

  (三)企业经营战略资本社会化

  为了克服国家投资、银行融资的局限性,企业经营战略资本越来越呈现社会化趋势。
1.国家逐步撤出竞争性投资领域。随着20世纪70年代私有化浪潮,90年代一批国家放弃计划经济模式,经营资本社会化已成为一股潮流。许多国家企业决定出售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中国企业近年来鼓励民间投资,允许民营企业、外商和私人购买国有中小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股份,国有经营性资产在全社会经营性资产中所占比例正逐年降低。

  2.企业经营越来越多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信贷业务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有资料表明,美国境内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减少,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份额不断下降,贷款占公司融资的比例不断降低。以致美林副主席Geoge-Kenny说,银行业是一个已经变得极为过时的分配系统。银行已经感觉到了进行改革的迫切需要。如今,除储贷协会外,没有任何机构愿意是一家银行,都愿意是一家金融服务机构。

  3.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上市公司逐年递增。近年来尽管美国经济不景气,每年仍有众多公司上市募股;中国十几年来已有千余家企业上市;欧洲大陆企业过去主要依赖银行融资,被称为“莱茵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股市融资。

  4.治理结构成为战略思考的热点。经营资本社会化带来的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把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制定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因此一些大公司已经把优化治理结构列入企业经营战略规划之中。

  (四)企业经营战略手段信息化

  信息化已经超越了技术手段的地位,而是作为新世纪竞争取胜的战略武器,各国企业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给予企业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也纷纷把信息化列入企业经营战略规划。

  1.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效率。企业从市场研究、辅助设计、供应链管理、辅助制造、电子商务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领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有的企业已采用诸如ERP/CIMS等全面解决方案;许多企业通过局域网、广域网协同工作,实现远程办公。

  2.建立商业智能与知识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

  3.提供互联网建立开放式合作平台。许多企业通过网络整合上下游企业,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虚拟组织,提升适应能力,实现大规模定制和即时生产。

  (五)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标准化

  与信息化类似,标准化也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

  1.竞相采用国际标准,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例如ISO9000系列、ISO14000系列、ISO18000系列等,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打开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手段;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已从工业企业扩展到各行各业;标准不断升级;从静态的标准到动态的标准,用动态标准引导企业。其中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通过率先建立或参与制定标准,确立竞争优势。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取得先发优势,将他们已经拥有的新技术、新材料纳入本国、本地区的标准,甚至写入国际标准,从而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构成一种技术障碍,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我国企业经营战略标准化意识正逐步加强,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六)企业经营策略联盟化

  流行了上百年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经营战略,在20世纪末期开始变化。
1.零和博弈转变为合作竞争。同业间通过合资、合营、特许经营、战略外包等合作竞争模式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许多企业建立各种战略联盟,如研究开发联盟、生产联盟、采购联盟、营销联盟等。著名的Wintel联盟把微软与英特尔两家公司分别推上各自行业的领头地位。

  2.企业经营战略联盟的范围日益扩大。战略联盟的范围从一国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从同行业延伸到服务链的各行业。

  (七)企业经营战略导向品牌化

  在市场全球开放,商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选择商品越来越注重品牌,因为品牌是质量、价格、创新、速度和个性化的综合象征,容易辨识,因此企业日益重视品牌战略的作用。

  1.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创建自己的品牌,不断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许多企业原来专做OEM,位于市场竞争的后台,一度取得成功。例如台湾不少企业曾经借OEM发展起来。但是OEM的利润太薄,例如某国内著名品牌厂商正热卖的数码相机,市场零售价卖到近千元,而OEM出价才300元左右。

  利益驱动一些有实力的“后台”企业走向“前台”,他们也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

  为了树立品牌和扩大影响,企业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投入、改善公关形象,美国人均广告费达到500美元。近20年来我国广告业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广告的经营总额从1981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712亿元,年增幅达到35%以上,人均广告费为7美元,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为16.5美元相比,仍有增长空间。

  2.重视品牌资源的开发利用。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著名品牌发展特许经营,或者作为无形资产大获其利。我国企业也开始启动品牌经营,例如同仁堂、全聚德、海尔、三九集团等。

  3.品牌战略运用范围逐步延伸。一是品牌建设从某种产品扩大到整个企业,乃至整个地区。

  (八)企业经营战略组织柔性化

  1.出现虚拟性经营组织。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客户关系管理模式、虚拟经营和战略联盟的推行,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同行之间资源整合的深度加大,协同的水平提升,核心企业的管理如发展规划、绩效奖励、人员培训已突破“法人边界”,组织的边界日益变得模糊,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环境随时调整虚拟企业的结构,收缩或扩张虚拟企业的大小。

  2.组织层次扁平化。为使组织对环境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企业普遍减少管理层次,下放管理权力,使组织构架扁平化。在竞争性行业,纵向的金字塔式的传统模式正在向模块化和网络型组织转变。

  3.组织变革经常化。一成不变的体制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一些跨国公司几乎每隔二三年就对组织“动手术”。

  4.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把企业办成长寿公司。

  (九)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持续化

  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成长乃至生存的基本法则,持续创新代替间断创新,著名的摩尔定律是持续创新的生动写照,微软公司要求自己的研发和生产部门每隔18个月提升微处理器运行速度1倍,降低成本一半。

  1.创新成为企业重要评价指标。在德国,无论是企业部门,还是金融界,都把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健康证书”上的一项首要指标。

  2.不断加大R&D投入。据统计,在过去10年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国家投入的研究与发展费用已占GDP的2.3%,跨国公司的R&D投入一般超过销售收入的5%,高科技行业此比例达到8%~10%。

  3.从产品、技术、市场到组织管理配套创新。新产品需要新技术支持,往往需要开拓新的市场,革新管理体制。

  (十)企业经营战略方针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的形势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贯彻。

  1.将员工发展列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2.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大行其道。各企业加大了吸引优秀人才的力度;培训发展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支撑。美国AT&T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包括:加强公司领导层的改革、构造新的合作联盟、提倡员工差异化鼓励员工开展竞争、努力提升员工素质、深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海外人力资源评估系统、实行柔性报酬与福利政策、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本。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