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与对策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与对策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一)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科学合理的界定中小企业,其目的是为了把握不同企业的规模结构,了解不同规模企业情况,为制定和扶持政策提供依据。因为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是创业就业的主渠道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的主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是其规模较小,往往又是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需要企业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

  由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世界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具体确认标准和办法也不相同,但一般都是选用雇员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中的一项或几项来划分中小企业。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把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及营业额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称为小企业;日本的中小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或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工矿企业、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或资本金在3000万日元以下的商业批发企业以及从业人数在50人以下及资本金在1000万以下的零售和服务企业;而欧盟则规定雇员在500人以下,固定净资产在75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

  在社会认同和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各界人士对中小企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通常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在8人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或家庭经济组织等。

  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由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等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工业企业按以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划分为四类:

  分别是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但这套企业规模确认标准行政色彩较重,而且划分对象只局限于工业企业,相对比较单一。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政策服务的企业规模确认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基本上可以成为当前普遍使用的标准。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划分,通常把资产规模小于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称为小型企业,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5亿元、年营业收入小于5亿元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型企业。按这个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统计的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世界一些国家的划分相比,我国中小企业职工人数规模相对偏高,而资产,资本和营业额相对偏低,这恰恰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基本国情。
二.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现在工商注册的已超过1000万户,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显而易见,数量占我国企业99%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中小企业是吸收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我国目前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人数为1.39亿,其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就有1.05亿,占75%。从1982-2000年中,我国新增就业机会中,中小企业占了83%。我国正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产权制度的建立等等都极大的冲击了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减员增效成为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和新增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就业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民营企业家不再成为铁饭碗时,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2001年,在民营企业家下岗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增加了近1500万就业岗位。

  2.中小企业是促进出口的重要力量

  出口与投资、消费并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出口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中,意大利为36%,法国为20%,瑞典为20%,日本高达50-60%.我国2002年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占出口总量的60%,由此可看出中小企业在一国出口中的重要性.

  3.中小企业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验地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他们是改革的产物,也是深化改革的先锋。较之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改革中成本较低操作容易,对新体制,新政策的理解更快。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中小企业是我国应战WTO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快,进出口贸易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世界30多位上升到目前的前7位,中小企业的作用十分突出。在我国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小企业占到70%左右,在对外出口中,手工制品的比重逐年增加。加入WTO后,我国大型企业首先会受到国际大企业的冲击,而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产品结构将更多的产品输到国际市场。因此,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应当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5.中小企业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的小企业有2000多万户,日本也有1000万户,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在市场竞争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破产,到同时又有更大量的企业创建,生生死死,生的总比死的多。这就充分显示了中小企业的生命力。

  此外,随着中小企业经营现状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还有另外一个突出的意义:中小企业以其经营灵活,对市场反应快等优点为大量新型技术的试用推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是高科技发展和促使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非常重要的途径。美国的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提示:在硅谷,55%以上的创新成果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对于高科技发展,企业科技创新意义无疑是积极而又明显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形成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各界所认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中国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为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有所了解,我们有必要对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有所了解。考虑到目前中国正规金融统计中很少有按照企业规模与贷款分类的统计,因此我们只能在仅有一些总体统计上借助一些典型调查,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做一大致描述。

  1、不同规模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状况

  在中国现有正规经济统计中,仅有按照1988年标准对国有及规模(年销售500万)以上工业企业按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进行的大、中、小的分类。表1、表2、表3分别列示了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以及不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辖区内浙江、福建两省300户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到2002年9月底,①银行贷款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8%,且企业规模越大,银行贷款占比越高;②约11%的企业有过内部集资,约8%的企业利用过民间借贷,其中资产规模低于500万的小企业,职工集资与民间借贷资金占16%;③短期资金40%源于供应商或合资、合作伙伴的商业信用;④企业资本金主要来自内部集资与非正规民间借贷,其中内部集资占25%,民间借贷占14%,其余来自业主及主要创业者的内部自筹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辖区内的赣鄂湘3省5市178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在国有及改制后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的净增资金来源中:①各种借款占48%,其中向银行借款占借款总额的94%,在企业全部债务中,银行贷款占55%;②外部权益性融资仅占17%,依靠利润补充资本金占5%;③内部集资困难,仅占2%。

  3、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基本判断

  借助于上述总体数据及典型调查,我们可大致勾勒一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状况: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如表2所示中小企业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内部: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合伙人)自有资金和向亲友借贷资金。平均分别占企业资金结构的80.5%和4.20%。而银行,股权融资,商业融资等渠道所得资金分别占资金结构的7.85%、0.72%、2.65%,比重过低。

  (2)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如表2所示在亲友借贷中平均分别占资金结构的4.20%。特别是当企业处于开始阶段,外部融资需求低的情况下,内部非正规融资(包括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尤为重要。

  (3)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在表1中可看出中小企业资金结构中流动负债平均占51.1%和52.5%,长期负债平均占资金结构16.1%和11.4%,所有者权益平均占资金结构36.2%和39.5%,资金来源有限没有稳定的资金,后备资源缺乏。

  (4)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获得银行借贷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

  出资产规模越大,银行贷款的比重也就越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银行贷款比重小。从表3中可看到经营年限在3-5年的企业银行贷款仅占资金结构的3.5%,而经营6-10年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占资金结构的6.3%,相当于前者的2倍。

  (5)获得信贷支持少

  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据调查,2001年浙江省民间投资中银行贷款仅为20.1%.。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给予中小企业的信贷极为有限。

  (6)自有资金缺乏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在表1和表2中可看出:中小企业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内部和亲友的借贷,资金来源有限,融资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极大的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的规模。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而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的一般因素与源自中国体制转规时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中小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的矛盾

  就一般因素而言,主要是与其他企业相比,银行等外部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时必须考虑其四个特点:(1)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说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2)实物资产少且一般流动性差,负债能力极为有限(3)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4)信息透明度低进而信息不对称。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货币政策传导链中的重要一环,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息息相关。近年来,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人民银行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并收到了一定成效。截至2003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1.7%,同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558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出28.2个百分点。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目前中小企业仍反映银行贷款难,原因何在?应该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以美国为例,1998年末,能从银行和信用社取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只占全部中小企业的41.33%,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不过,在发达国家,非正式的权益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体系、二板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本缺口。

  2、经济运行与金融发展的矛盾

  主要指的是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1)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远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了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贷款管理权限上收的同时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2)由于资金来源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有限,加之市场定位不清,中国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目前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争夺城市的大企业,客观上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3)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但总体上看,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仍然拥有较为直接的控制权,进而在目前的政策下,即使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有相当幅度的上浮权利(过去是30%,现在是70%),但这种上浮在相当程度上还无法弥补其风险,只能通过设置“补偿性余额”、收取违约延期支付费用等等弥补这种风险。显然,这些措施导致了额外的交易成本,且对中小企业而言带有较大的歧视性;(4)中国银行运做的市场化程度有限,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面临的程序、过程极为烦琐,耗时长久,造成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隐性成本极高;(5)随着国有中小企业大规模改制的推进,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愈演愈烈。(6)金融体制“双轨变革”产生的所有制歧视,使得现有中小企业主体——大量的民营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融资支持。
3.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制度摩擦

  一是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粗放型快速增长后,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四部分:改革开放初期至以后一个阶段形成的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目前仍是中小企业的主体,有2000多万户;民营企业家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通过承包、租赁、售卖、重组等方式释放的一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成其它类型企业;《公司法》实施以来各类自然人、法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大约50万户;历史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大约150万户左右。目前,很多私营中小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传统的大型民营企业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一部分乡镇集体企业具有老国企的弊端,一部分演变成家族式企业;而所谓的改制企业有许多还不规范,尤其是有一些企业改制的目的就是逃废银行债务,真正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占比较低。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市场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变化。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多年的卖方市场的格局转变为买方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由于制度更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一部分中小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大量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外源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对银行贷款需求大增。此外,由于许多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淡薄,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

  二是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在金融体制方面,我国银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为解决城市中小企业贷款难,我国20世纪80年代也曾建立了大量城市信用社,1989年底城市信用社数量达到3330多家,但由于信用社本身制度不完善和企业的逃废债现象严重,出现大量不良贷款,1990年、1993年经过两次整顿,仍没有明显起色,1995年开始将地市级信用社组建成城市商业银行。可见,没有制度保障和企业信用意识支撑,组建再多的银行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而只能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差距较远,集中表现为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经营目标短期化,影响了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

  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市场交易主体的地位不断增强,银行防范风险机制不断增强,尤其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的风险问题受到中央企业的高度重视。为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普遍上收贷款权限,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并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但是,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举措及对我国的借鉴

  虽然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同,融资背景也不一样,但我认为仍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筹资困难,资金短缺是国外中小企业在筹建和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年来,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和金融改革、证券市场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担保贷款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企业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已经为各个国家重视。截止目前,世界上已有50%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区域性组织是1994年成立的欧洲投资基金。英法等国家自80年代采用了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程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担保人可以是企业,由贸易部,也可以由企业给予的财政支持的担保银行或基金。需要贷款的企业要提交有关的资料,由企业指定的银行审查,如果银行认为项目可行,只是不具备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条件(如没有资产或没有信誉公司的担保)即可由企业提供担保.企业或者担保银行收取一定的保费、保险金.由于担保而出现的亏损,由企业通过财政拨款弥补,贷款数额一般在30-40万美元以下,贷款可以用来扩展业务或扩建项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主要的就是提供担保贷款,日本官方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的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民间设有52个信贷担保公司并在次基础上设立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他们共同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2.建立专门的企业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联邦企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帮助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小企业管理局经国会授权贷款,可通过直接贷款、协调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给予小企业资金支持。大多数发达国家除了专设企业主管部门外还设有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如日本在战后相继成立了三家由其直接控制和出资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他们专门向资金缺乏但有市场、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3.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

  在常规的股票市场之外设立独立的第二板市场(高科技板)股票市场是发达国家创业投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通行做法.二板市场上市的条件比较低,非常有利于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上市。美国的NASDAQ市场为成熟的风险性高科技企业走向证券化、使风险资本退出风险企业以实现投资收益和继续滚动投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美国最具成长型的企业90%以上在该市场上市。直接融资渠道的开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筹资来源的多元化。

  4.代理融通公司融资

  通过资金融通代理公司获得流动资金,也是西方国家融资的重要手段。通常的做法是企业向买方发货后,如果买方支付贷款还需要一段时间,就可以将发票副本交给融通代理公司,后者可以先付80%以下的贷款,余款在买方付款后和商定的发票交付后付清,融通代理公司收取垫付费2%-3.5%的利息,并承担为买方收款的责任。

  5.融资租赁

  发达的租赁业为西方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条件。与金融机构相比,租赁公司对待小企业和新企业,一般比较开放,通过租赁设备、厂房等使中小企业节省了固定资产购置资金,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经营周转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总结上述各国的经验,我们发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操作。首先,企业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一是加强立法,用法律形式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财政上给予资金支持,在税收上优惠以减少中小企业的成本;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政策型银行是帮助融资的有效渠道。其次,市场的规范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如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中小银行的建立,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创业板市场和创业投资基金等。最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很重要,比如在全国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咨询辅导体系,建立全国型的信息中心解决中小企业信用度低的问题。
(四)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主要对策和解决办法

  西方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做法和经验,有许多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会遇到西方国家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还会遇到由于体制改革滞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正常的中小企业资金融通体系和渠道。

  一.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应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二.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

  要改变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企业改革的目标,要把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并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当前,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开发信贷品种,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三.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大企业不良贷款比率。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要减少违约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

  四.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

  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明确中小企业融资在整个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定位。我国企业的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从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状况来看,大部分属于非国有性质,而目前我国企业的企业立法和有关政策是按照所有制性质来制定的,尤其在与融资有关的立法和政策上,一直是严重向国有大企业倾斜,因而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与大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这是很不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建议我国应当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一样,在法律法规上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视同仁,并以次为基础,制定《中小企业法》或《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五.大力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服务

  对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来说,创业投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方式,它对于鼓励个人创业,对于高新技术转化以及提升整个社会的科技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要广开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积极鼓励设立中小企业的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各种发展基金。

  六.允许和鼓励公司制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

  目前,大批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组建成各种股份制公司要再次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管理,真正按照“产权明晰”的原则改进和完善其法人治理机构以便于扫清企业体制上的障碍。但是目前公司想进行股权融资,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核准,符合条件才能进行股票的公开上市,这于西方国家公司制企业直接向社会募捐资金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国家必须逐步放宽政策,创造条件,逐步形成一个门槛低,风险性大小,证券流动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需要。

  七.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银行

  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银行要在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强化其为中小企业服务功能的同时,建立和发展专门面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专门落实对中小企业的各种贷款和为中小企业服务

  八.企业应当转变发展思路

  给予中小企业以足够的重视,并通过政策扶持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有企业要提供信息服务,提供规范的信用担保,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规范化,为担保公司的成立奠定基础.此外,企业还要理清职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金融环境,运用财政补贴政策,运用利率和税收手段来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

  结论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对资金产生不断的需求,而资金的供应量又处于“饥渴”的状态,即资金的供应和需求矛盾常常困饶着中小企业,从而使中小企业筹措资金一项经常而又重要的理财活动。

  市场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所特有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难。就中小企业自身来看,还存在着经营体制落后,管理不善,责任约束弱;财务管理水平低,资信普遍不高;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等问题。因此,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在这项工程中,银行、企业、各类投资者以及中小企业自身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

  总之:要想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中融资难的问题,必须依靠切实有效的企业支持和一定比例的企业投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特别是动员和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措施,同时适当吸纳部分民间资本,再依据当地的条件及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确立不同的重点,全方位地帮助中小企业进行由小到大的蜕变。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出台,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中小高科技企业在得到企业支持的同时,也将得到国内外风险投资的青睐。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