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透视

企业培训师观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透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得统治人类100多年的大机器工业时代正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知识社会的来临。在新的时代,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已不再是土地、原材料、资本,而是信息、知识和创造力。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悄然酝酿和兴起。新的管理技术、方法、原则和理论,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世界五彩缤呈。这些方法和理论正风靡全球,席卷整个产业界。

  1.CIMS——当今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标志

  CIM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产生于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软件、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各项职能的系统集成。CIMS具有柔性化、综合化、适时化、智能化等全新特点,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综合了组织、人和技术的全面优势,实现了智能化生产,适应于消费者主权时代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7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开始植入机床,形成了数控机床(CNC)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种功能的CNC联结起来,形成弹性制造系统(PMS),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程设计集成系统(EDIS)和制造自动化系统(MAS)的再次集成,从而最终形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它的再现使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为基础的机器大工业走向衰落。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促进工程技术与生产力更为紧密地凝结在一起,它既要求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又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条件。“与其说CIMS是先进制造技术,不如说它是信息化的生产管理方法。”80年代末期,工业发达国家推行CIMS,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实施CIMS的目标是以顾客为核心,在T(交货期)、Q(产品质量),C(成本)和S(服务)等方面全面达到用户要求,以便真正赢得市场。CIMS正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主要标志,新的产业革命已经来临,让人们开始领略到“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比一吨铀还大”的感受。

  2.精益生产——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产生于50年代的日本,成熟于80年代后期。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两位工程师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首创“精益化生产”这一独特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得名于199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D.RoosJ.P.WomackD.Jones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精益生产的主要特色在于不断迅速地开发设计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产品开发采用“主查”(shasa)负责制,开发过程采用“并行工程”(CE),营销活动采取“团队协同工作”(Teamingwork),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模式采取“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形成与传统的“推(push)式”计划管理模式相反的“拉(pull)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采用“全面质量控制“(TQC)””。精益化生产强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只有通过企业管理的革新和组织结构重组及人员素质提升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十分注重技术、管理和人力的集成和有效使用。并行工程组织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从而适应于如今的小批量多品种市场需求特点,实现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满足用户需求,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这是对本世纪出现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否定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正如《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所言:“小批量生产将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取代大规模生产和尚存的手工生产方式,从而成为全球21世纪的标准生产制度。”

  3.AM或AbM——对泰罗“科学管理”的突破

  作业管理(ActivityManagement或ActivitybasedManagement)是以作业为企业的起点和核心,是企业管理的内在深化和细化,强调企业生产经营全程无浪费管理,以深化工艺、净化工序为主导思想,把各种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十分注重组织的合理布局,运用计算机软件程序调整有关的生产功能,缩短加工路线和生产周期,取消非增值作业,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AM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为用户的经营观念贯彻到每一个作业环节中去,形成一种需求拉动式生产管理模式。将全面质量管理(TQM)贯穿整个作业流程,讲求适时供应,实现产品库存“零存货”,产品质量“零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增值作业的效率,使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据调查,英国已有39%的企业应用了AM,美国有30%的企业应用了AM,日本大约有45%的企业应用AM。我国的北京第一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邯郸钢铁公司等都运用了AM或类似AM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AM法正实现着本世纪初由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学说”以来的重大突破。
4.5S——工厂管理新方略

  5S(清理、整顿、清洁、标准化、培训和纪律五词的日语词汇开头字母)管理方法。优雅的工厂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严明的工作纪律,是提升工作效率,生产高质量、精密化产品,减少浪费、节约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基本要求。及时清理工作现场,让无用之物离开工作区域,使厂房明亮洁净,机器和工作台一尘不染,厂区美化绿化,不仅能为生产提供清洁的空间,而且使工作工业或作业人员精神愉快,效率倍增。整顿仓库管理,标识仓库物资,净化库存空间,既能妥善保管物资,又能理顺供应程序,还可以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升利用率。制订清洁责任图和时间表,明确清洁时间、地点、内容和负责人,养成清洁习惯,方能保持工厂和工作现场的整洁。制定清洁标准,全厂坚持一致,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秩序人,以达到清洁和井然有序。严格工厂纪律,彻底纠正松驰散慢,形成人人负责、违纪必纠的工作作风和纪律,必将大大提升生产效率。5S管理法不仅具有主动性、有效性,而且具有防范性。通过实施5S管理法,明显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益。

  5.7S——刚柔并济式管理模式

  美国一流的咨询企业Mekinsey公司提出的企业成功管理的7S模式,正日益被产业界所采纳。战略(strata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是企业管理成功的“硬件”;作风(style)、人员(staff)、技能(skills)和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alues)则是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成功的“软件”。80年代初,哈佛大学MichmelPortar提出了行业分析模型,战略规划问题引起全球经理人员的注意,使经理们充分认识到“管理不只是把事情办对,更重要的是办对该办的事。”战略规划使经理们能够高瞻远瞩,全神贯注于领导、使命和远景,带领公司驶向未来。建立能够执行战略和计划的组织结构,设计各种制度,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措施。然而,仅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如今的企业管理中,比以上“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每个公司都应有独特的积极向上的良好作风,更充分重视人才的价值、个性和自我实现。《2000年大趋势》结尾强调“总结20世纪,贯穿着一个伟大的主题,那就是个体的胜利。”人们越来越发现技能的重要性,公司应注重个人技能的发展,这是发挥人的潜能保持公司活力的基本途径。公司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团结互助和整体协调的精神,是实现企业凝聚力,增强竞争力的根本。只有群策群力,才能百战百胜。

  6.定制市场营销——90年代的营销最新领域

  著名营销学家Philipkotler认定制市场营销(customizedmarketing)是90年代营销的最新领域。由于现代制造的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使生产厂商能够根据顾客的个性的需要“量体裁衣”,多品体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技术,正在实现根据顾客的差异来设计和生产“唯你适合”的产品。企业利用计算机的威力与挑选出来的顾客群建立直接联系,“虚拟公司”通过临时性组织把生产者联系起来,生意一完就解散,再按照新的顾客群的需要,组建“虚拟公司”展开生产和服务,从而真正降低了管理成本,克服了固定公司官僚作风。把每一位顾客都当作单独的市场来对待,尽管令人不寒而栗,但这正是信息时代的事实。美国组合国际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人王嘉廉说:“放弃那种信息支撑经营的观点。经营就是信息,信息就是经营。”承认并且欣赏顾客的个性和自我表现欲望,分别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才是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定制市场营销,其核心就是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各个顾客的不同要求结合起来,使差别化营销走向极限,尽一切可能去提升顾客满意度(CS)。
7.团队——企业内部的价值共同体

  1993年西方十大管理畅销书中,就有3本是以“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书。“团队”用其精神产生于日本企业,现已风靡世界。“专案团队”、“工作团队”、“高效团队”、“自我管理团队”、“QC小组”等以明确的目标、共同的任务、高度的责任感、清晰的角色定位与分工、密切的合作关系等构筑了价值共同体,实现群体和协作优势,从而赢得竞争的成功。“团队”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精益化生产的实际需要。企业中的“团队”,可绕过原来的中间管理层次,避免企业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中中间管理层的信息传递不畅、阻塞或失真,由“团体”直接面向用户或顾客设计、生产制造产品以便迅速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采用团队组织及工作方式,建立不同层次的“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树立“共荣”、“忠诚”、“奉献”的团队精神,可能充分注意到各成员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深入挖掘个人潜能,全方位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由此可见,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传统垂直功能化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过程化管理组织模式,企业组织形成正经历着一场深刻革命。

  8.CIS——企业形象力竞争时代来临

  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即企业识别系统,意译企业形象战略。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由于受新技术革命的作用,各企业普遍迅速地掌握了新技术,在促进生产继续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间的产品在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难分伯仲。营销中策略与反策略相互抵销了竞争力,迫使企业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产品可以仿制,营销手段可以仿效,唯有企业形象是不可模仿的。为了迎接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消费潮流的趋势,强化消费者对企业的识别能力,增加产品被消费者选中的机会,企业一改过去以经营产品为重点的经营模式,建立以经营企业整体形象为重点的经营思路。塑造和维护个性化鲜明、冲击力极强的形象去参与市场竞争,正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次革命(形象革命)。这场革命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70年代以来盛行于欧、美、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它要求企业从深层的灵魂塑造、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到企业外在形象的整合等进行彻底的“洗心革面”,它是在“理念与价值到向、传统与发展、决策与经营哲学、规模与设备投入、人力与技术储备、产品与市场拓展、服务质量的保证、公益与社会责任”等各个层次上展开的全方位的变革。在市场竞争中,是整体实力的较量,是依靠企业形象力赢得竞争优势。

  9.企业文化——企业意识形态的力量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的出现和形成,给企业的意识形态构筑了一个基本框架,是当代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企业管理从最初的不见人、忽视人转化为重视人、发展人,改变了泰罗所谓“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基本价值判断。企业中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强调培育或塑造企业文化,发扬企业中具有的特定的价值体系(企业哲学、经营观念信条、企业目标)、行为体系(组织环境、结构、战略、规划、习惯、惯例)和经营风尚(厂风、组织风尚、传统、行为规范、行为能力)等的有机结合和理性提升。它激励企业及员工不断奋进,规范约束企业有员工行为,凝聚企业员工的各种力量,沟通企业内外各个层面的关系和情感,引导企业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以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力量将企业推向繁荣。
10.企业再造——企业管理模式“脱胎换骨”的整合

  早在1986年,美国预测大师奈斯比特等所著的《再创公司》被评为当年美国的十大畅销书之一,该书全面叙述了再创公司的内容和意义。1983年由哈默与钱辞合著的《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theCorperation)一书及其思想再次风靡全球。企业再造成是彻底摈弃多年来形成的企业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针对信息社会的特征、顾客的需要、市场竞争的格局的变化,重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运营方式。整合作业流程,从研究作业分工开始,以各个流程环节怎样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作业流程,实现流程创新,建立最能发挥人价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新的,再创公司极力强调两类对事业来说最重要的人:员工与主顾。”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拥有那些能把同样的战略运用得不同寻常的人。中层管理的急剧削弱正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正在取代管理人们的中层经理,“计算机正在取代管理生产线经理。”超越组织界限的制度设计,更贴近工作现场,更贴近顾客,更有效地决策和更迅速地作出反应,从而真正适应多变的经营环境。按并行方式进行订单生产,集产品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同步作业,大幅度缩短了交货期。制造部完成以采购原料到产品发货的整个流程的执行和任务,销售部执行从市场预测到下订单的全程业务,客户部负责所有客户查询任何问题的反馈解决过程。企业再造或再创公司正在全方位地适应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的经营环境,建立最有效的生产体系和组织结构,充分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企业再造是对传统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系统整合,是新的产业革命的集中体现。

  当今世界,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以上十种管理创新,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产出和应用而导出的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贯通的管理新思维和新实践。是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在互动过程中,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否定,是管理世界的重大创举,管理创新也是诸多企业获得企业的奥秘所在。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