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管理基于知识产权的企业战略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管理基于知识产权的企业战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一、背景分析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把整个社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的经济领域,网络技术正在使经济活动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由于网络经济形态中的产业之间高的渗透性与融合、组织反应的快捷性(快吃慢、新吃旧)、外部经济性、直接性(跳过中间环节)、边际报酬递增(高固定成本与低的边际成本、转移成本的存在与锁定、互补产品效应等)、消费规模的自我膨胀性等特征,给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基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企业战略成为一种必然,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网络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产品之间的模仿、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变革性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技术和产业的冲击;市场中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加剧企业的研发;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相关标准的改变;突发性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机遇与威胁。这些不可控的不确定因素都迫使企业从长远来规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动态地与组织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范畴。

2、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的全球化和组织的无边界化使企业的内部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组织内、外部的虚拟协作;员工的多元化与多样化;跨文化管理与本土化运作;员工流动性的加剧;组织内部的竞争与合作等。这些都要求企业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将个人情结(研发人员的成功、市场人员的客户资料、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赢利模式等)转变为公司情结。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归入企业的战略范畴是完全可行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划、竞争者分析、产业分析、风险评估等与其战略管理是统一同步的,谁拥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应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

二、基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管理分析

1、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综观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主要的有三种形式:

(1)集中管理。全公司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政策进行运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总公司的整体利益,在开发、制造、买卖产品的活动中能够工作顺畅,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转移、授权、再授权的管理方式上。也就是说研究开发的费用由总公司预付给子公司,专利权与授权后的所有事宜全部由总公司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负责。如IBM公司,设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其职责是负责所有的与IBM公司业务有关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事务,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半导体芯片、布图设计保护、商业秘密、字型及其它有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事务;总部下设法务部和专利部,法务部负责相关的法律事务,专利部负责专利事务,下设五个技术领域,每一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对于全球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没有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家,要么由该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代理人负责管理,要么由邻近国家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各分公司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除向总部做业务报告外,还需执行总部统一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并接受总部极强的功能性管理。

(2)分散管理。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管理过程中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本部统一管理下充分授权,主要是针对各研究所和委员会的。各事业部及研究所根据产品特性和自身的现状限制专利件数,决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预算,但取得专利后,如何运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处理纠纷、对外谈判、提出异议等事务均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本部统一管理。如东芝公司,除设立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外,还设有海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海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华盛顿、西岸设立专利事务所;一是在欧美的子公司内设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当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则,定期讨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本部则通过各委员会、研究会协调各事业部之间的联系,同时,对各事业部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人选有决定权。
(3)行列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即按照技术类别、产品类别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行按技术类别管理专利。这样,可避免组织内重复开发技术;配合各事业部的产品策略对专利进行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法务部集中管理授权后的所有事宜,包括权利的运用、谈判、争诉等。法务部通过派本部门人员参加公司内各事业部组成的产品法务会,或根据各项问题组成的作业部会议,了解技术、产品的相关情况,使法务体制贯穿于产品开发至产品销售各个阶段,利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法规,提升解决问题的效力。如佳能公司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法务部按产品类设有4个部门,按技术类设有7个专利部门。

2、管理制度分析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关键是创造、保护与应用。其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归属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在遵守国际公约、各国专利法的基础上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签定协议:IBM公司与员工签署“有关信息、发明及著作物的同意书”;与各子公司签署“综合技术契约”。要求各员工只要从公司内部取得机密信息,或从前员工完成的发明、著作等创作物中采撷的信息,或因执行职务(业务)而产生的成果,应将这些成果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全部移交公司所有。社规规定:日立公司的社规规定,员工的职务发明和职务外发明,权利均归本公司所有,业务外发明也必须向本公司报告,根据需要决定需要与否。若员工在岗位期间完成职务发明,而在离职后一年内取得专利权,也应通知公司,由公司决定是否使用该专利;三菱公司规定员工的职务发明,其专利权一律归公司所有,职务外发明和业务外发明根据公司需要与员工协调让渡;富士通公司要求员工从事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所有发明或研究计划时,产生的发明、与研究有关的专利或实用新型等权利,均应让渡给公司管辖。

(2)对发明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了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企业的导向政策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产生是非常必须的,但作为运作主体,其激励机制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产生更有效。如IBM公司的累计积分制:对不同的成果给予相应的点数,不同的点数赋予相应的现金折现;日本企业的多种表彰:如第一次申请奖,发明申请奖,申请补偿奖,特别功劳奖等。相对与激励来说,约束主要有道德约束,通过诚信、竞业禁止等进行规范;市场约束,通过市场信息公开、加强违约成本等使员工自我规范。

三、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随着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是不同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应动态地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物质力量、竞争形势、政策环境等采取相应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如就其中的专利战略来说,企业可发展期运用的有基本专利战略,即抓住关键技术申请专利;文献公开战略,即以先行公开的方式破坏技术的新颖性,使竞争企业无法获得专利;共同开发战略,有利于系统化、大型化技术共同开发,联合开发;专利围网战略,围绕发展新型产品,开发外围专利;在成熟期采取继续开发已中断的基本专利战略,即对一些失效专利,重新组织开发;收买专利战略,即收买他人专利,保持独占市场优势;交叉许可战略,即与技术水平相当竞争企业进行相互取长补短,横向协作交易;专利与商标相结合战略,即利用专利与商品商标的不同作用,同时申请专利与产品商标;在萌芽期采取引进专利战略,适用于自己无开发基础的产品,引进他人专利,经营效率高、风险投资少。

四、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SWOT分析

基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思考还需对其进行SWOT分析,即从竞争者的角度和整个行业的角度去进行分析,找到企业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具有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如对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分析,可获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情报:本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研发实力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产业总体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产业竞争激烈程度、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和趋势、企业参与竞争的产业风险与机遇;产业技术总体水平与趋势、技术发展程度和技术竞争热点;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水平、研发实力、对产业竞争的影响力、竞争对手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计划等等。一方面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一方面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SWOT分析,获取竞争情报,发现产业机会和技术竞争机会,评估竞争风险与法律风险,从而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获得竞争战略。

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发展战略,需要的是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和组织内宽松的环境氛围,将企业的政策规划与导向;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与法律的协调与保护;企业作为主体的创造与应用有效地结合,制定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相匹配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确保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