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施工企业集团管控问题深度解析和方案

企业培训师观点:施工企业集团管控问题深度解析和方案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施工企业集团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逐渐形成了很多施工企业集团,这些施工企业集团在非常规、跨跃式、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在集团管控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华彩咨询经多多年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施工企业集团,尤其是集团型施工企业集团在管控方面存在如下十大典型问题。

  一、施工企业集团十大管控问题解析
 
  问题一:项目管控机制分权过度导致利润重心下移。项目是维系施工企业集团生存的特殊纽带,在项目管理改革初期,承包制是绝大多数施工集团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由于项目承包“油水”多,很多人都想往项目上跑,只要混上项目经理,就能集人、财、物大权于一身,就等于当上了“老板”。还有,一些施工集团为了鼓励项目承接工程,或是出于对项目的“感情”回报,对项目承包采取了降低上交管理费的“放水养鱼”倾斜政策,使本属于集团的利润更多地流向了项目,造成了集团利润中心下移,集团效益因此白白流失。

  问题二:过分依赖挂靠承包导致总部没有打造核心能力。挂靠承包是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不争的事实,一些施工集团利用政策的空档,纷纷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仅向承包者收取极低点数的管理费,忽视自身能力的建设,集团大部分利润就这样被承包者拿走。不仅如此,一些挂靠承包者还为企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们千方百计向企业套取现金,恶意拖欠人工费、材料款,到头来却把潜在债务甩给了集团,最终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问题三:管控体系缺位致使项目稽核及监督困难。由于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体系支离破碎以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的缘故,客观上造成了施工集团对项目管理和监督上的因难。一些项目承包者正是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和包盈不包亏的“优厚待遇”,采取了先下手为强的手段挖企业的“墙脚”,而项目其他管理人员,也想方设法利用服务之便与材料供应商、劳务包工头勾结起来“吃”企业的,把集团的效益都“吃”进了个人肚里。

  问题四:组织结构老化引起管理效率低下。我国大多施工企业集团仍然保留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的构架,且不说这种构架带来的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单是子公司的管理成本可能超过了企业利润的若干倍。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一个子公司的年平均管理费开支不少于150万元,如果核企业5-7个分公司计算,二层机构一年的开支将近一千万元,这样高的运行成本,企业效益显而易见。另外,行业中企业普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较低,也没有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改进。

  问题五:企业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决策缺乏民主,“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缺乏应有的地位和职权。

  问题六: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高。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升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Ⅻ。少数施工企业集团强调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也过多增加了所付出的质量成本。大多数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忽视质量,结果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问题七:工程施工项目时间成本高。时间(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工期不是越短时间成本越低,在合同允许的时间内工期成本最低才是目标。我国施工企业集团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因为生产控制措施不当造成工期拖延,或者因为气候和环境等自然因素造成工期滞后,没有科学合理调整工期,经常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问题八:工程施工项目物料成本高。施工所用的物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可达60-70%。多数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计算的不准确,进料时把关不严,质量和数量的误差较大;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成本损失严重;在堆放料物的地方,经常发生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物料入土造成浪费;经常发生物料被盗事件;有的工程竣工后,物料剩余现象严重;有的物料运输距离长,使物料运输成本增加,最终导致物料成本过高。

  问题九:工程施工项目设备成本高。目前机械设备使用费约占到项目总价的10-20%左右。普遍存在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机械设备故障不断,状况较差,平时维护保养不足,导致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临时工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就上岗,造成机械非正常损坏,影响施工进度:一些项目部为保证施工不问断,没有计算好设备租赁与设备购置的成本比较,盲目购置而造成设备闲置:在高额的设备购置费用折算到设备成本时,由于预算定额设定的机械设备原值和折旧率过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费用实际支出一般都要超过预算定额的给定水平,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亏损。

  问题十: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本高。许多施工企业集团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不规范,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些工程项目缺乏必要的管理成本控制环节,不进行管理成本的预测和计划,管理费的开支由领导说了算,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的管理成本计划和实施出现“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管理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控制,使管理成本脱离实际。

  上述10大管控方面的突出问题,时刻不在困扰着施工企业集团,尤其十施工企业集团,影响着它们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施工企业集团管控问题破解建议

  华彩咨询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咨询实践,尝试从多个方面打出“管控组合拳”,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破解这些管控难题。我们建议施工企业集团在管控方面要重点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基于母子公司管控平台,规范项目管理,转变承包模式。

  项目是企业基础管理的立足点,是创造企业效益的源头。要在母子公司管控的平台上改变承包制的运营模式,总部与子公司间不宜再签订承包合同,而应以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方式确定项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子公司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现场文明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削弱其经济管理职能。要充分体现母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和突出利润中心的定位,解决子公司与总部争利益的问题。
2、以母子公司管控架构为方向调整组织结构,实施组织变革。

  目前我国施工集团大多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而且由于管理层次过多,造成了企业运行效率不高,总部与子公司部门之间职责不明,解决问题互相推委、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为了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效率,建筑施工集团合理设置母子公司机构,把人、财、物大权进行合理划分。

  3、明确母子公司之间的权责和职责范围,提升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集团必须首先明确企业总部的任务,让集团总部干应该干的,重要和关键的事,才能让人才和专业知识创造价值,而不是浪费在一些琐碎事物上,苦劳不能变成功劳!也就是说,企业总部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够承担下级子公司无法有效开展的工作。那么集团总部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首先应该是战略领导职责,通过确立集团远景目标,确定总体发展方向,创建共享价值观;培养并利用集团公司的行业洞察力,通过重组企业投资组合实现增值!其次是改进业绩,也就是集团必须直面改善下级企业的战略和营销业绩的挑战!既不能仅做财务监督;又不能采取事无巨细地管理方式!必须给下级企业制订雄心勃勃又具可能性的目标,并密切帮助和监控目标实现!第三是盘活资源,也就是在不同企业单位之间挖掘出合力,保证企业单位实现比其单独经营时更多的一些价值,它包括建立正式的调节管理机制;共享、交流管理技能;在集团日程上优先考虑涉及协同效应的项目!

  具体来说,施工集团公司提升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要重点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第一,母公司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施工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的导入,打造母公司核心能力,以母公司为主体,在建筑产业链的横向或者纵向的某些利润相对比较高的、特殊工程项目的细分市场中形成企业“专、特、精”的优势和能力,比如装饰装修业务、地下隧道工程、高礅大跨桥梁工程、防漏工程、仿古建筑工程以及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业工程建筑项目等(炼油厂建筑安装、医院装修),这些都有很高的专业性,是可以特别考虑的发展领域。

  第二,在施工企业集团母公司层面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施工集团除了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竞争优势外,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渠道,如成立全资房地产企业、参与其他行业投资参股或组建具有独立法人的控股公司等,但这些投资都涉及到决策问题。在投资(包括垫资承包工程)之前,要经过各方面的专家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科学论证,选择最佳投资方案,以使投资获得丰厚回报。

  第三,在施工企业集团总部集中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施工技术,凸现差别化竞争优势。

  首先,在施工企业集团总部建立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配备高素质的科技骨干,研究开发具有自己特点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项目。其次,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节省成本降低消耗,使企业形成产品差别化优势,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最后,集中大力推进信息化,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使集团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第四,加强子公司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现场文明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削弱其经济管理职能。要充分体现施工企业集团母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和突出利润中心的定位,解决子公司与总部争利益的问题。
%PAGE%
  4、在施工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架构下,加强对子公司的绩效考核。

  首先与各项目公司总经理签订绩效合约,合约中规定,当实际情况与绩效目标偏离5%时,要求总经理述职和分析原因;当实际情况与绩效目标偏离10%时,与总经理和核心管理层照会,共同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当实际情况与绩效目标偏离15%时,总公司介入管理,由总公司派出一名副总,协助管理和寻找继任人选(我们称之为三级预警机制),总之,要看好利润。

  5、明晰施工企业集团治理机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各个机构的职能作用。

  董事会:整个施工企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集团品牌的宏观管理,施工企业集团与成员公司、成员公司与成员公司之间关系协调,对成员公司实施监督与控制,开展决策咨询与建议。集团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形成相关决议,再通过集团董事会成员在各成员公司董事会的影响力,将集团的决议转变成成员公司董事会的决定,成为成员公司的法人意志。

  监事会:管理整个施工企业集团的监事队伍,督促指导各成员公司监事会照章行使职权。集团董事会、监事会的相关主张也应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各成员公司监事会的主张,不能越职行事。

  施工企业集团各职能机构负责执行集团董事会的决定或命令,并与成员公司相应机构加强沟通,协调整合。

  6、采取积极有效的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控措施。

  具体来说,主要做好如下几项重要工作:

  (1)质量成本管控措施

  对施工企业集团而言,工程质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超过了合理水平,属于质量过剩或浪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工程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都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从施工规范方面严把质量关,采用科学管理、先进实用的施TT艺和技术措施:建立工序质量签证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质量事故而导致成本增加。

  (2)时间成本管控措施

  时间(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亦可称其为工期损失。时间(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优化工期和降低成本相结合,使时间(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施工企业集团应当加强工期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工期成本控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在施工阶段的工期成本控制,要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对工期成本实行动态管理,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

  (3)物料成本管控措施

  物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降低物料费用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物料采购的计划,包括品种、数量和采购时间,减少仓储;增加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费用;改进物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合理堆放现场物料,避免和减少一次搬运和摊基损耗;严格物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控制制度,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分配给施工作业队,节约时给予奖励,不合理利用时扣工程款,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合理的使用物料,减少物料成本损失。

  (4)设备成本管控措施

  在控制机械使用费方面,除了要向甲方建设单位协商索取补贴外,最主要的是要自己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力度,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尽量做到一机多用,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设备的综合使用费;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要尽量做到人机固定,落实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实行操作员、驾驶员经培训持证上岗,保证机械设备被合理规范的使用并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5)管理成本管控措施

  费用的控制主要应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业务管理部门的费用实行节约承包来落实,同时对涉及管理部门的多个项目实行清晰分账,落实“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原则;项目的财务人员要按月做好管理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管理成本,同时要按照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要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管理部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防止管理成本过高造成损失。

  总之,我们必须对施工企业集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然后找到系统解决这些管控问题的方案。

  我们坚信:过程决定结果。也就是说,施工企业集团是否能把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合适办法的过程做好,将直接决定施工企业集团能否能取得想要的结果。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