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半部论语学管理》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半部论语学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原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15.20』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最大的遗憾是到死还没有得到世人的称颂。”

  【评析】

  对于什么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可能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我这里所谈的只是一家之见,仅供各位参考。有人觉得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取得好的绩效、能赚钱、扩大企业的规模、企业取得在行业里的龙头霸主地位、企业的股票升值、企业常盛不衰或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要素之一,但是都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关键的要素之一。

  企业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正如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所说的那样,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所以我们固然要追求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更要追求企业生存的质量。企业管理的水平高低,我觉得主要取决于经理人的水平高低。因此对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的追求往往与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追求是一致的。

  基督教文化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进天堂、得到永生,儒家文化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做君子、成圣人。人死之后是否有天堂、能否得永生是虚幻不可知的,但是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否成为一个君子仁人,却是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的。儒家思想虽然也强调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更加强调的不是当不当官、当多大的官,而是做君子、立身,所谓人生最大的也是最难的事是“立德”、“立功”、“立言”。孔子的这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表达的正是这一理念。

  “立德”是一个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立功”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具体的经济贡献、创造的物质财富,“立言”是企业为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包括有价值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一个人如果只管理好自己,不管这个人多么优秀,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不但管理好了自己,还管理好了一个企业、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那么他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作用就是巨大的。所以管理出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比培养出一个独善其身的优秀的仁人君子更加有社会价值。

  那么,怎样的企业才能算是优秀,进入了最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企业呢?我想可以从《论语》中选择几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从企业的内部来说,不只是经理人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修养,通过经理人的长期教育和培训,连每个普通工人的工作能力和个人修养也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说:“看见好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努力追求,看见不好的行为就像把手伸进了开水似的赶紧躲开。”从企业的外部来看,企业能做到“近者说,远者来。”,也就是说,企业附近的人,都因为这家企业的存在而感到喜悦、高兴、自豪,远方的客户也都踊跃慕名而来做生意。从企业对社会的作用来说,“德不孤,必有邻。”,企业的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不但得到本企业全体职工和客户的赞同,还得到了其他企业的纷纷效仿。

  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愿意、并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不管我们最后是否能达到这个高度,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都在向着这个方向接近。在这样的努力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会因此而感到更加充实、更加光明、更加快乐。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个职业经理人、尤其是一个高层企业经理人,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我相信都不难满足前面三个层次的需求。那么怎样才能满足后面两个层次的需求呢?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只是停留在为怎样赚钱而忙碌的层次、我们自己也不再只是一个老板的赚钱工具呢?怎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个人修养,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呢?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快速增强,许多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的管理进行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提出了组织文化的概念。

  艾德佳·沙因是美国麻省理工斯隆学院教授,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1949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任职于斯隆学院。在组织文化领域中,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同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在组织发展领域中针对组织系统所面临的变革课题开发出了组织咨询的概念和方法,并形成了“沙因文化模型”理论。

  沙因文化模型由以下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1)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2)支持性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质量意识、指导哲学等;3)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暗默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

  沙因综合前人对文化比较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层的处于组织根底的文化分成以下五个维度:1.自然和人的关系;2.现实和真实的本质;3.人性的本质;4.人类活动的本质;5.人际关系的本质。

  如何适应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经营过程中永远重要的课题,特别是近年来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沙因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自己文化的深层本质提供了工具,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能适应新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变战略、组织结构、管理体系。

  沙因文化模型理论的提出,为职业企业经理人提出了一个走向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新的思维方向。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