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企业“倒闭潮”真来了吗,来与不来都要Hold住

企业“倒闭潮”真来了吗,来与不来都要Hold住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东莞和温州,两个中国经济崛起样本,这一次被一个并不“光鲜”的话题牵连在一起。
一场企业“倒闭潮”传言首先将温州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之间,关于温州企业倒闭的各种传言铺天盖地袭来。之后,这场“倒闭潮”的话题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着东南海岸线一路蔓延,东莞随即也陷入到“倒闭潮”传言的漩涡中,并由此延伸出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倒闭潮”的疑虑……
而有关部门的辟谣也来得很是及时。人保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中国未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因为就业情况总体平稳;银监会官员认为,企业经营困难并非因为“贷款难”;东莞市副市长说,经营困难属实,“倒闭潮”是夸大;温州工商系统调查显示,没有出现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
但是,悲观的信息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出具的信息显示,63%的小企业有融资需求;广东省政府提交给省人大的半年报坦陈,5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或利润率在2%以内,仅有22.2%的企业表示利润率在5%以上;而在深圳,作为中小商品生产风向标的电子商务网站,继去年倒闭500多家之后,今年前5个月,又关门了50多家。
17年来一直关注民营企业生存状况的杂志,深感当下的民营企业再也经不起2008年那样的“倒闭潮”。从岁末年初,杂志的系列文章、,到近期的;从诺贝尔经济学家支招如何面对“民工荒”,到学术泰斗厉以宁传授学者与国企怎样合作共赢;其中还不乏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的抱怨,“现在是给他们割肉,死不了,活着难受”;经济学家辜胜阻的感叹,“民企利润比刀片还薄”;翔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迎霞的自叹,“一张永远吃不到的大饼”……
我们无意渲染民营企业生存的艰辛,也不愿用一个个企业的生死来反证我们对未来的精确预知。所以,我们姑且不去定义这是“暴风雨”还是“潮”,抑或都不是。只是去记录专家、学者和业者的观点。
希望,不是;
更希望,风雨之后能见到彩虹。 
中小企业需要多予少取
周天勇 经济学家,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
去年年底,我就说过,今年很可能会出现中小企业的“倒闭潮”,现在看来果然来了。
我也看到,有关的政府部门认为,“倒闭潮”这个提法欠妥。因为“潮”,给人大面积、大规模的感觉。但我不这样认为。
如果一个地方有20%的企业都注销了,算不算“潮”呢?如果加上那些关门歇业的、濒临倒闭的,我想,数字绝不止是20%了。另外,一个产业链上往往集合的是多个企业,一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也断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20%,经过“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放大,它就是“潮”了。
这轮“倒闭潮”是受多重因素挤压造成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汇率持续上涨、出口加工订单萎缩、员工社会福利和税收严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银行放贷收紧、民间借贷利率增加……这些因素在今年集中爆发。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和承受力本来就很有限,我看到的数据是代工为主的中小民营企业,利润率原本就只有2%,遇到这样的外部环境,他们面临亏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开门生产还要倒亏本,他们只有选择关门。
政府能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减税。前不久,个税起征点的确调高了,但是作用还是很有限。因为这个政策直接对应的是员工收入的增加,而企业遇到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我一直呼吁的“减税”,是减少从企业征收的“主税”,如营业税、增值税。
既然机床因为缺钱转不起来,给它一点钱,机床不就转起来了,企业就活了。所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给中小企业放贷。
尽管银监会有要求,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长。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微型企业没什么抵押资产、银行风险比较大、信贷成本太高等原因,大银行给微型企业贷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再继续任由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紧缩下去,估计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0%~30%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倒闭。
企业还有一个融资渠道,就是地下金融,或者说是民间借贷。银根较松时,中小企业从社会上融资也比较容易,年利率25%就算高的。可是银根一紧,大银行不放款,社会资金就少了,要想借到钱就必须支付更高的利率。当下,60%的年息已经不算高了,有的离谱到100%。
中小企业做的就是小本买卖,25%的年利率也许只分摊了他一半的利润,用来救救急还是能够接受。再高一倍,他挣的钱就全拿去还利息了。小企业和大企业不同,一笔资金跟不上,很快就会死。这钱借,还是不借?企业就像是在“吃鸦片”。不吃,资金链就会断裂;吃了,又会搞垮身体。
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居民收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促进就业。每年就业增量的90%由中小企业解决,这批企业倒闭了,谁给他们发工资?我们也有,但是规定得太原则,没有办法用。韩国的、日本的,还有我国台湾的,都很具体。我们的中小企业拿着这个法,得不到半点好处。中小企业的处境跟它在国民经济贡献当中的作用,严重不匹配。
分析现在中小企业遇到的困境,没有必要上升到政策对待国企、民企态度的高度。中国的市场这么大,说大企业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也不是很有道理。阻止“倒闭潮”的办法,只要两点就行了,一个是降低企业的主税;一个是放开小银行和社区银行。大银行给大企业贷款,小企业也可以找小银行贷款。
不转型升级,市场就让你关门
麻红泽 北京观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我不同意“倒闭潮”这种说法。企业成片成片地“被”关掉才能称得上“潮”,而我看到的是大部分企业是由企业主自主选择地关掉的。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关”还是“不关”是企业主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政策不让它们再经营了,也不是市场萎缩或成本高企到做不下去了。大量的事实在告诉我们,企业主把企业关掉之后,他们的钱还“活”的,这部分钱要么拿去投资,要么是进入到、或是开始寻找新的行业。判断一个企业的标准不是有多少雇佣员工,也不是能生产什么产品,而是看它掌握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被企业家整合之后,产生的产品或客户服务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说到底,能为社会产生什么价值。
此外,我们也能看到,所谓的“倒闭潮”主要出现在温州和东莞,而且东莞的情况要更糟糕一些。而在温州,一些大的公司,比如正泰、德力西,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同样是民营企业聚集的江苏和福建,企业也没有受到大的冲击,相反欣欣向荣,这些企业的市场前景和扩张能力依然很突出。
这不由让我们想到了两年前出现的“民工荒”,“民工荒”也主要是出现在东莞和温州为代表的一些地方。不得不说,民工短缺和企业倒闭是有内在联系的。
出现“民工荒”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对西部的倾斜,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基础设施建设海量投资,而且这些基础设施也集中在西部。农民工自然要权衡,他们更愿意在本地打工,除非到外地打工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东莞和温州的企业主要是承接国外订单的制造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加价能力也很差。金融危机本来就出现了订单的萎缩,企业更没有能力来为员工增加福利,员工自然要流失。
今年,我国的人均GDP要达到5000美元,这就意味这产业工人的年薪要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的薪资水平对应的绝不是流水线上简单劳都工。欢技工。或者说,原始的代工和贴牌模式已经很难再留住农民工了。富士康已经开始用机器人代替劳动力,但是东莞和温州的这些企业员工不到位,技术设备也没有升级,它们更不敢接订单。两头挤压之下,日子不好过也是必然的。
而江苏和福建的企业多采用的是另一种发展模式。
江苏花大力气引进了一批类似戴尔、宏碁这样的国际大型企业在当地设厂,这些企业在国内、国外都有销售,汇率波动和出口萎缩之后,可以着力填充内需的空白。此外,江苏还出现了一些有自己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比如太阳能、药业、数码行业。福建的高科技企业虽然不多,也主要是低层级的服装、鞋业,也做国外代工,但这些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也自主地运作国内市场,所以有能力抵御国外市场萎缩的风险,也有能力通过更换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员工的福利保障。
如果说,几年前还是政府在主导和呼吁转型升级的话,这次的“倒闭潮”无异透露出这样的信号:市场已经开始接过政府的接力棒,开始逼迫企业的转型。企业要想日子好过一点,要么通过科技来提高在生产线上的议价能力,要么增强独立地进行市场运作的能力。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关注国内市场。在绝大多数行业,国内市场远还没有得到满足,这才是企业们转移经营方向的重点。
倒闭,是企业在做自我修复
钱俣锋 旅居斯坦福华人,天使投资人
总的说来,我乐见于这轮“倒闭潮”,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全面进入全球产业链的前奏。
民营制造业主中,今天还比较活跃的,大多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就接受商业理念的那一批人。这批人,总的说来还习惯于通过雇佣产业工人和管理人员来做产品,他们尽管没有太高的学历,也不是“文化人”,但却是实战派,很有商战的经验。我把他们的经商比喻为“滚元宵”:北方人做元宵,是把元宵放在盛有面粉的容器里滚来滚去,元宵越滚越大。
而在欧美的商业环境里,企业是在“炸元宵”:把元宵放到滚烫的油锅里炸,很快就能熟,不只是变大,还会炸裂开。用来“炸元宵”的油锅其实就是高科技、重管理、快营销和资本市场。而现在资本的内核是信息的全球化。
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愿意去“炸元宵”,要么是产品的科技化,要么是商业模式上创新,要么是积极上市。但是,传统的代工型加工企业似乎只有“滚元宵”的宿命,它们要么通过“改行”来重新定位自己生意,要么在零部件的全球产业链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在我的老家温州,就有这么一个商人,为美国的音响设备做配件。即便是美国来的订单萎缩得很厉害,但生产量还是很大,足够应付企业的运作,得到可观的利润了。但是,他意识到自己的产品技术含量太低,完全有可能被人工成本更低的越南工厂替代,决定转行做无线麦克风。于是他给员工放假,但是支付了三个月基本工资。他用这三个月去引进和安装新设备,敲定新订单。这个老板的“关门歇业”显然是积极的。
在浙江有大量的类似企业,做蜡烛的、做铅笔的、做纽扣的,尽管不起眼,单个产品的利润也很低,但产量大得惊人,有的甚至占据了全球产量的70%。我形容它们是在接“死订单”。因为它们处于国外经销商的下游,谈不上产业链。你生产的东西,别人能卖得出去,你就能做下一单;别人卖不出去,你就死了。
准备做麦克风的那个商人,就是转型要做“活订单”。他今后不是为某一家国外企业定制产品,而是拿出一批产品去给不同的公司看,哪家喜欢他的他就给谁造,他还要在不同的下游里进行选择。而他要关注的就是市面上流行什么样的麦克风,未来的麦克风需要附带哪些功能。这样,只要他的信息是和整个全球的数码音响行业是对称的,他的订单就永远不会死。
还有一类企业家,挣了一些钱,就想多元化。我认识一个小老板,手下40多个公司,涉足30多个行业。十几年下来,主业还过得去,辅业赚小钱。现在,各行各业都要求专业和品牌,他索性就把辅业全部关掉,保留了4个公司只做主业,辅业的员工统统可以经过培训进入这4家公司。结果,利润大增,马上要上市。从工商局的数字来看,40家企业“倒闭”了。但是我说,这种倒,倒得好!
东南沿海的中小企业,30年来积累了很强的自我生存、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经验,即使现在真的出现了“倒闭潮”,我也相信这个“潮”是积极的。此外,有的人担心,企业主因为实业不赚钱,就关门做投资。我想,会有这样的人,但绝对不是全部的、长期的。如果说短期有诱惑,他们也是一边做投资一边找项目。
做惯了实业的人,你让他天天坐在家里看股市,做民间放贷,他是坐不住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