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四项中国企业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

企业培训师观点:四项中国企业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试图冲进全球500强,而且以民营企业的数量最多。但是,在2009年度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榜单上,中国共有34家企业入榜(包括台湾6家,香港3家),仅有江苏沙钢集团为民营性质的企业,其它基本上都是占据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家,中国石化首次进入前10,并且排名第9,而中国企业中全球化运营程度最高的联想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下榜。

  针对民营企业家管理与中国企业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情况,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认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进入500强,说明垄断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矛盾已经比较突出。民营企业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是对的,但以垄断行业、垄断资源的方式来经营并不可取。打破垄断已势在必行,而且对于民营企业家管理核心能力的兼顾必须要提升到一个高度,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500强,让市场有充分竞争、还富于民,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芮明杰则也表示,《财富》杂志的排名仅仅是从一家公司的规模也就是经营活动考虑的,但与这种规模相匹配的制度性管理却无法反映出来。很多企业现在已经把500强作为一种宣传口号,这是推广企业实力的需要,但对应的软环境改造却往往被一个靠前的名次所忽略。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能够进入全球500强,当然是一件好事;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试图进军500强,同样也是好事。但是,中国的企业家们一定要清楚,规模大、盈利高,不一定代表这家企业的实力就是最强的。我们要评价一个企业的竞争力,除了看他的规模和盈利之外,更要看他的文化、技术、产品、质量、服务、顾客口碑、品牌、人才、管理、财务结构等企业运营要素,是不是真的很良性,是不是具有可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于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伟大的公司,一举一动都有王者风范,其最核心的本领都是深藏不露的,但是一出手,绝对是精品,绝对让世人震撼。实际上,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企业,能够代表着中国未来竞争力的企业,肯定是民营企业,而不会是现在的这些民营企业家,除非它们也真正按照真正市场化的原则来参与竞争。

  因为民企业具有与生俱来的体制优势,没有包袱,没有依靠,一切资源都要按市场化的手段来获得,而且要经得起长期的考验,这才是真功夫。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曾经说过,民营企业老板只有跳楼的,没有逃跑的。民营企业的动能更足、管理灵活、激励更大胆,空间更广阔。民营企业没有任何的退路,只有遵循市场经济体系的游戏规则,在自力更生的同时,充分整合资源,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还是2005年下半年的时候,海信空调收购科龙后,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从青岛飞到顺德,与时任科龙总经理的郑祖义博士密谈四个小时,意欲挽留。但是,最终郑祖义博士与许多科龙空调高层选择了出走。在诸多企业抛出橄榄枝后,郑祖义博士权衡再三,最终去了志高,担任常务副董事长一职,其地位仅次于志高创始人李兴浩,全面负责志高的制造管理。

  后来,郑祖义博士向媒体透露,当时,他与志高董事长李兴浩仅谈了两个小时就决定加盟志高。一是受李兴浩的人格魅力影响,始终保持诚信本色,极为重视感情和文化建设,做事扎扎实实,为人坦诚直率,所有这些,都使他认定这是一个值得后半生忠心追随和无私奉献的企业;二是志高的民营企业性质以及良好的成长性和开放性,注定这家企业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至于薪资福利及职位问题,并不是其重点考量的因素,因为他知道,志高在管理当中一贯倡导“能力与职位相适配、收益与贡献相适配”的原则。

  事实证明,志高和郑祖义博士的选择是正确的。对于志高而言,郑祖义博士加盟志高后,全面整合了大制造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品质保证能力、成本采购能力和制造水平都获得了质的提升。对于郑祖义博士而言,不断发展强大的志高,已经让他的职业生涯创造了新的传奇,除了获得了其理想的薪资福利等现实收益外,志高于2009年正式在香港上市,身为高管的他,只要公司保持良好的业绩,就有更多机会获得长期的股权激励和其它回报。

  上面的这个案例,并不能说明只要是依靠营企业家管理核心能力就一定能做大做强,只能说明民营企业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由于民营企业一出世就要在枪林弹雨中求生存,如果其领军人物没有足够的修炼和战略坚持,其能够持续生存并且不断获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也刚好印证中国民营企业寿命普遍偏短和频频陷入危机的真实状况。

  有了优秀的企业家,才有伟大企业诞生的可能;如果没有优秀的企业家,根本就不可能诞生伟大的企业。譬如华为的崛起离不开任正非、长江系企业的日益隆盛离不开李嘉诚、台塑的疆土不断扩张离不开王永庆,等等。而在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里,曾经出现过太多由于创始人犯错而牵连企业健康发展的案例,虽然它们曾经辉煌到极致。

  那么,作为中国未来经济最具生命力和最重要的代表,有着宏图远景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要想让自己领军的企业实现持续的卓越,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炼,才能真正把舵掌好呢? 

  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一:信仰修炼,做事扎扎实实

  在创业前期,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一般都崇尚艰苦勤俭。因为创业资金或者亲友拼凑,或者是多年积累,或者通过各种关系借贷积累的,他们的初创业务往往与他们创业前从事的职业有非常大的关系。他们由于不满已经看得到尽头的结局,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由于各种因素的配合以及其个人的努力,事业终于有所起色。

  当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们逐渐远离日常管理事务、远离市场一线的时候,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便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加工过的工作汇报,往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事实扭曲,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基础不断松动而茫然不觉。创业能够成功,但不代表在更漫长的经营岁月里持续保持成功。在经营企业的初期,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通常都比较清醒,但是,随着成功的积累,其自信心往往过份膨胀。这些企业家,往往都怀有远大梦想,具有令人恐惧的野心。有梦想和野心正是他们成就自己和事业的基础,但如果因为小成功而认为自己成了神,听不得批准,听不进意见,那么就有可能在经营决策上做出很多荒唐可笑的事情,甚至导致前功尽弃的结局! 

  在此,笔者建议,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在学会授权和战略管控的同时,不要离业务现场太远,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不赚暴利和规避短期利益驱动的思想,从而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如果企业家们自己都不理性了,只知一味描画蓝图,或者不顾实际地推动战略,就会导致企业虚胖的问题。

  要保持中国企业家足够的商业理性,我们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习。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产品质量可靠,服务及时周到。但是,当规模做大之后,他们就学会了过度包装和过度营销的技巧,总是渴望四两拔千斤的成效,从而导致原有的品牌美誉度不断摊薄,自己把企业基础给毁坏了。

  就目前国内的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而言,其运作有太多暴发户的思维痕迹。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暴发户们为了抢得订单,不惜以亏本价来比拼;在竞争不激烈和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暴发户们则极尽其能,向顾客追求尽可能高的暴利。真正理性的企业家,往往关注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采取各种方式保证企业的基础不被摧毁,而且将这种态度当作信仰来坚持和坚守。以公道合理的价格把产品和服务卖给顾客,并且坚持赚取适度的利润,扎扎实实练好真功夫,应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们的第一修炼功课。

  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二:伦理修炼,开始学会尊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底蕴的中国文化尚处于逐步复苏期,其抵抗各种外来文化的力道非常弱,导致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错位或不守位。

  中国民营企业擅长以低价的方式流血拼抢市场,其结果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由于违背理性的低价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我们依靠最原始、最血腥的价格手段征战全球的手段将逐渐过时。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采用前述的方式,确实很轻易地打开了局面。但是,取得的胜利,却是以令大部分的劳动者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的。在一个注重长期健康发展的企业,各种福利、持续培训、自我学习及下一代人的培养,都是需要考虑的。由于它们只注重榨压劳动者血汗,导致劳动者辛苦的劳动,只能得到稍微满足基本生活的薪水,难以给劳动者的后代提供比较好的条件。而且,劳动者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和资源来进行终身学习,其自身的职业技能就无法得到提升,再加上企业正规职业培训的缺失,导致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日趋下滑。

  据了解,有许多企业不与员工签定正规的劳动合同,即使签了劳动合同,也被企业视为废纸,另外再加些保护企业利益的附加条件。市场景气的时候,企业大量招聘劳动者;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企业就采取各种方式赶走劳动者。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个案,是非常普遍的事实。譬如,在2008年市场不景气的时候,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许多企业开始裁员;而2009年市场趋向活跃的时候,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企业却招不到人了。企业在危机的时候不能让劳动者同舟共济,而且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工与内地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来自于内地的劳动者纷纷返乡发展(与沿海发达省份就业比较,他们可以在当地得到社会地位的基本保证、享受政治权利、获得相对当地消费水平比较合理的薪水、方便照料老人和孩童等)。

  如果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能够很早就预料到这一天,就应该对过去的经营方式进行深刻反省了。做过太多国际代工的民营企业们知道,同样档次的产品,贴上国际品牌,价格马上大幅提升。如果我们更早地意识到这一点,更早地注重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利益,更加全面地考虑各方利益,企业经营不断升级,就不会出现如今的困境了。如果企业成为个别人发财致富的工具,而不是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组织时,这个企业存续下去的理由就值得所有人去追问!

  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你让一个基本生存和发展都无法满足的人去遵循所谓的伦理,确实是比较可笑的事情。当我们一直肤浅地崇尚和仰望欧美的个人英雄情结的时候,希望多去日本企业取取经,去学习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团队,去学习一下什么是共同成长,去学习一下日本企业内部的人伦关系。当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利益的时候,有谁应该为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思考,这无疑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尊重各方利益出发,努力找到合理的尺度,努力找到共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构建正常的企业伦理奠定基础! 

  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三:制度修炼,塑造良好秩序

  制度的遵守,分为外部秩序和内部秩序。在外部,主要是行业秩序和国家标准的遵守。国内许多企业热衷于概念炒作,并试图以这些概念来引导消费者,而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或者采取。实际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经营方式,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起到品牌抢先占位的作用,并且能带来较好的效益,但并不一定可取。譬如在空调行业里一直以定频为主,但由于节能的要求,变频空调似乎一下子成为了主导,而国家还没有相应标准出台,很多企业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概念,并且说自己的是几代几代云云,而说别的企业是几代,表明自己技术比别的企业优秀。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不成熟的炒作,市场上往往没有铺上太多这样的产品,且这些概念的权威性值得推敲,因此,可以将之视为扰乱行业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

  在内部,主要是运营企业管理制度和相关关系的制度约束。大部分企业的制度很健全,但执行情况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来讲,中国民营企业家习惯了灵活的处理方式,一切管理以效果为准绳,或者朝令夕改,或者有令不用。游戏规则不够规范的时代,乱拳出击,很容易获得意想不到的胜利。当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行业越来越成熟的时候,轻易出乱拳或经常出乱拳,就很容易伤到自己。

  一个持续追求卓越的企业家,他肯定要致立于制度的建立健全,让企业运营秩序保持良好。某著名家电企业就提出了“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对企业运营权力进行清晰的界定和框定。因此,这种对权力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管理,就有利于制度的实施。毕竟,在一家企业里,如果离开了权力的支配,制度化运行就形同一句空话。

  优秀的企业,往往有良好的执行力,而良好的执行力则来源于优秀的制度管理,优秀的制度管理又来源于权力的科学约束。而权力配置又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明确,这也是企业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经之途,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一定要习惯把自己的手约束起来,但可以让眼睛和思想更加开阔。由此可见,制度修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民营企业家核心能力四:责任修炼,大爱通往未来

  大爱是不分国界的,大爱也是不分多少的,关键在于让爱充盈我们的内心,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和支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的亲抚,这才是卓越企业家的境。在日本有“经营之神”美誉的稻盛和夫说过,“我之所以要把企业搞得越来越出色,目的就是让在京瓷的员工能够安心地工作,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京瓷的成功,也是这种经营思想带来的”。还有像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企业家、以及港台企业家王永庆、李嘉诚,再往前像美国的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都在经营中渗着人性的光芒。虽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与前面这些国际企业家有一定差距,但持续获得成功的部分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已经渗透着大爱思想。譬如,前面所提到的志高空调李兴浩,他便将企业的使命定位为“让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也与他在企业中倡导多年的“打造全球财富共同体”思想相吻合,“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则是实现上述目的的基础。

  目前来讲,大部分中国企业的民营企业家管理能力尚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因为这些企业家基本上都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而且企业刚刚脱离温饱的阶段。如果碰上年景不好,还很容易又回到勒紧裤带的阶段。但是,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不能在经营中时时渗透大爱,而是时时刻刻以成本和盈利为目的,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那么,他们真正要达到持续卓越的企业管理境界,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如果要想获得持续的成功,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管理核心能力先要让自己的内心充满人性的智慧,把商人不择手段谋求利润的功利思想去掉,彻底去掉“无商不奸”的传统痕迹,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去赢得顾客尊重,才是最最根本和最最上乘的选择,这也是获得美好未来的捷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