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朱志明谈培训:论培训师的企业培训过程

企业培训师观点:朱志明谈培训:论培训师的企业培训过程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谈到企业培训过程,就不得不先谈到学员的“学习过程”。

  一、明白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培训师只有先把握、了解了学员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的把“企业培训过程”做的完美。

  那么,学习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呢?

  其实,学员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验证、解疑、升华”的过程。

  验证什么呢?验证自己已有的技能或经验。

  解疑什么呢?解疑自己现存的困惑或矛盾。

  升华什么呢?升华自己技能或经验的不足。

  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被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那这次企业培训过程就很难得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从自己身边的事情思索一下,什么样的东西或者事物才最容易被认可或者被创新呢?

  显然,一个在自己脑电图中存在印象点的事物才容易被刺激起来,才容易产生记忆和联想。

  学习亦是如此!

  学员往往容易根据自己的经验,并沿着经验被验证的过程,出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经验。

  所以,培训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其实是一种与学员经验或技能交流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碰撞,成长学习者的技能。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开创“导演式”培训的初衷。在整个企业培训过程中,不可能是讲师一人导演全剧,必须让学习者亦能充当起导演的角色。正真达到“导演亦演员,演员亦导演”的目的。

  学习者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经验被验证,困惑被解疑,不足被弥补,他们才正真能被刺激起来,学习才能正真达到实效之处。否则,讲师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单方面意愿”的误区之中。

  二、了解学习者的三种心态

  在企业培训过程中,讲师往往面对形形色色的学员,这些学员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态和目的聚集在这培训课堂上。

  这个时候,对于讲师来说,要做的关键事情是什么呢?

  那就是,把这些不同心态的学习者,调频到一个频道上来。

  如果,讲师不能把这些心态的学习者,步调调成共振,整个企业培训过程或者培训效果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可想而知,即使讲师的授课技能很高明,也只是通过“旁门左道”达成课堂效果的“精彩绝伦”,但最终的培训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我们先来看看学习者的心态。其实,学习者的心态,无非以下三种。

  1、带着求知取经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习者,怀揣着“空杯”开放的心态,只要讲师的有“真功夫”,能够讲到他们的需求点上还是很容易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的。

  2、带着批判思想的抵触心态。

  这类学习者往往是“道高一尺”,比较难以对付,若讲师不能“魔高一丈”,或者讲些“歪理学说”或者搞些“旁门左道”的花絮,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3、带着毫无目的的应付心态。

  这类学习者往往是不喜欢学习提升自我的一类人,学习对他们来说往往是被逼迫的苦差事,但不排除他们还是有一定经验或技能的。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仅在思想上容易走神,而且在行为上也容易走神。

  那么,我们培训师在企业培训过程中如何调整这些学习者的心态呢?

  大家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一系列的问题组合而成,而问题就是潜伏在各个培训学员意识中的“调节剂”,就是调整学习者心态的砝码。

  但是,一些培训师把企业培训过程看的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认为培训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给学员而已。

  由于许多培训固于坚守自己的尊严和风格,采取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因而不可避免的容易疏忽学习者的感受,更无法把握学习者的心态。

  看到许多培训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最喜欢让学员按照自己的设计和规定与培训师达成互动和相互问侯,而不去考虑学员是否愿意接受。

  如:讲师讲:“同学们好”。学员必须按照要求,齐声回应“好,很好,非常好”。如果声音不够大,或者不够齐,还要求学员重复好几次,殊不知许多学员都是无奈的“跟随着培训师走场”。

  还有许多讲师一上课就要求学员以空杯的心态听自己演讲,其实,学员本来就是怀揣着三种不同心态来参加的,怎么可能保持空杯的心态呢?

  如果,我们过多的要求学员这样或者那样,不如自己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员,适应学员。

  其实,学员心态的调整不是被要求就能做到的,而是通过问题被刺激出来的,通过问题被启发出来的。

  因为,问题是激发学员潜伏着培训需求,问题是提醒学员发现自我的导火线。

  所以,许多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在培训的初始阶段,并非要求学员怎样怎样,而是围绕课题设计相关性的问题,把学习者的心态聚焦在一起,为后来的培训效果打下基础。

  在这里,问题如何表现出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或者方式表现出来,在引导学员心态过程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也并非要求培训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以问题为开场白,这样容易让学员感到突兀或者难以接受,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的。

  另外,在问题被提出之后,提供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来统领学习者的心态,来折服批判者的心态,和学员达成共鸣,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大家知道,引起共鸣是折服他人最佳的效果,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畅顺的最佳表现。

  培训亦是沟通与交流,莫忘记!

  所以说,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办法,还是经验分享,只要达成共鸣,才能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心态,为整个企业培训过程的推进走向良性的方向。

  这就要求培训师在关于这门课程研究上与是实操上,必须是通过市场实战检验出来的,而非书本上的知识,不具备运用价值。否则,企业培训过程很容易变成讲师的独角戏,造成纸上谈兵,远离学习者的正真需求。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