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如何用自身诠释好企业职业经理人这一角色

企业培训师观点:如何用自身诠释好企业职业经理人这一角色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之所以提出企业职业经理人要修炼,而不是说要学习,主要就是修炼境界。

  不随便自充企业职业经理人

  什么是企业职业经理人?并非每个经理都可以称得上企业职业经理人,也不是做得好、职务高、收入高就是企业职业经理人。成为经理人有两个条件,一是有职业自由,二是有“身价”。

  企业职业经理人是有职业自由的。职业自由是获得了社会的认同,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企业的认同。如果不在一个企业干了,可以在另一个企业找到同等或更高的职位。有些人在某一个企业任高管,干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除了任职企业根本就无人问津。这样的人,不论职务有多高,收入有多高,都不是企业职业经理人。因为他没有职业自由,离开某个企业就不行了。

  企业职业经理人一定是有“身价”的。什么是“身价”?就是你还没有开始干活,还没有成果,老板已经知道你值多少钱,并且这个价钱通常是超过行业或社会平均收入。如果你是拿提成的,或者拿绩效的,那么你就没有“身价”,因为提成是干活后的所得。如果你在一个企业干得好,猎头来挖人,那么你就有身价了。“身价”通常表现为年薪,当然,身价不是无条件的,未来也需要业绩的支撑,但身价至少表明社会对能力的提前认同。

  谨守企业职业经理人本份

  在任何一个企业,只要企业做得好,功劳一定是老板的,尽管企业职业经理人是有贡献的。比如,不能因为仗是韩信打下的,韩信就可以当皇帝。没有刘邦,韩信可能啥也做不成。韩信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而刘邦“只能带一千兵”,因为刘邦是“将将”之才,韩信是“将兵”之才。老板与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关系,同样是老板“将将”,企业职业经理人“将兵”。

  我们两就不是典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尽管我们都曾经任职高管。我们总想改变老板,经常把自己的角色凌驾于老板之上。我们都曾经被老板这样问过:“你是老板,还是我们是老板?”尽管老板也需要我们,但我们很难与老板“和平共处”,与老板“吵架”的时候比较多。当然,尽管老板对此十分不爽,这也正是老板需要我们做的。

  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本份,就是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不做“僭越”之事。诸葛亮就是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典范。尽管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尽管刘备临终之时有可“代之”的遗言,诸葛亮始终谨守本份。

  当然,企业职业经理人干得好了,老板给点股份,或者当个“二老板”,甚至从企业职业经理人成为事业合伙人,这些都是老板的“恩赐”,但企业职业经理人不可期求。

  如果企业职业经理人自认“身价”提升,老板给的不够,你可以向老板要求,也可以跳槽,但不能以此要挟,不能在用情绪甚至用工作对抗。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板确实没有老板的样,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企业职业经理人应该怎么办?一种办法是:既然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才,就别去扶“阿斗”;另一种办法是:在成为企业职业经理人之前,一定要弄清老板到底是什么样的老板。如果作为一个企业职业经理人,总是遇到“不成器”的老板,那么一定是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眼光有问题。凤凰择良木而栖,如果总找不到良木,就别自认是凤凰。

  谨守企业职业经理人道德

  营销界的前辈屈云波到科龙任职营销副企业创始人,有几点表现可称典范:第一,请客人吃饭,身上带两张卡。公司的客人,用公司的卡;私人请客,用个人的卡;第二,做了几年副企业创始人,进去时是一个人,出来也不带一个人,尽管有很多人愿意跟着他干;第三,科龙的董事会基本都受到法律调查,唯独他一人没有任何法律问题。

  企业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有矛盾,很正常。矛盾难以调和,就离开,也很正常。如果矛盾转化为对立,做对企业有害的事,就是不守职业道德。

  企业职业经理人要认识到:只要做了对企业有害的事,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转化为社会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并最终转化为对自己的伤害。

  一个企业职业经理人,如果辞职时甚至向老板发出讨伐的“檄文”,我们不认为对得起企业职业经理人这个称呼,干的实际上是件缺德事。

  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和远见
做成事,能力很重要;做对事,格局很重要。没有大格局,很难做成大事。

  做事要一件一件做,但布局却不是走一步看一步。提前布局,到时候水到渠成,与那些事到临头再救急,绝不是一个境界。

  要做好一个企业,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要了解一个行业,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要了解国家,首先要了解这个世界。

  审时度势,不仅是对企业的了解,更是对企业所生存环境的了解。做企业,不是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我们一个是经济学科班出身,一个是管理学专业,都不是营销专业,我们也都站在营销之外看营销,这样才能相对看得明白。营销的问题,答案有时在营销之外。

  你是否已经进步,不在自我感觉,需要找到一个坐标。这个坐标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海尔的张瑞敏讲,现在是一个没有坐标的时代。过去,我们有追赶的对象。比我们做得好的企业就是我们追赶的对象。现在,追赶的对象消失了,我们要自己寻找坐标。

  环境变了,一切都得变。但是,环境变了,你感受到了吗?所以,要经常跳出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放宽视野,审时度势。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

  我们常说,所谓战略战术,都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企业职业经理人,处于中间,要有两轮换位思考,即站在老板角度思考,又站在员工角度思考。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这是目的思考。老板的思考角度,实际就是企业的思考角度。任何人可能都有本位主义,但老板很难有本位主义。

  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达到了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一定是老板说出来的销售目标、利润目标。这些都是显性的目标,老板还有很多隐性的目标,不一定说出来了,或者不便说出来。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主要是方法思考。部下的能力肯定比不了上司,所以,一定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员工,要认清员工的能力做得了什么事,能做成什么事。部下能按什么方法把事情做成,就按什么方法。

  那些认为部下是“一群笨蛋”的高管,自己肯定是个“大笨蛋”。经常有企业请我们给员工培训,似乎员工有问题。然而据我们了解,仅仅培训员工是没用的,改进要从经理们开始,甚至从老板开始。

  认识、境界和技能与时俱进

  营销是个“坑爹”的职业。因为营销有竞争性,所以你所掌握的方法,只要大家都掌握了,就失去了竞争力。因此,做营销,没有进步就是落后。

  社会在快速变化,变化就要淘汰赶不上变化的人。我们曾经提出过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生命周期的问题,大约5年是一个周期。如果5年之内你没有本质上的变化,那么作为企业职业经理人,可能要掉“身价”了,或者缺乏职业自由了。

  与时俱进,就要学习。知识的来源,不外三种渠道:读书、读人、读事。

  企业职业经理人,一般学历都不低,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会读书。特别是学校的学习方式,让很多人对读书产生了反感。

  我们常常批评一些徒弟:竟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读书。不读书的结果是进步到一定程度,再也难以提升了。职务升得越高,越需要底蕴的积累。读书,就是积累底蕴的最好方法。

  关于学习,我们有一句名言:“凡是不能被兼容的都是病毒”。能够被兼容,一定是自己有浑厚的功底,判断能力特别强,吸收能力特别强。功底从哪里来?我们共同的主张是从经典中来。经典可能本身没有用,但给了你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功底。

  如果读不了书,那么读人也不失为有效方法。什么是读人?古人讲,听君一席话,胜过十年书。这就是读人。

  读人,就要有能够引导你进步的圈子,就要有能够让你醍醐灌顶的“恩师”。如果你的业余时间花在应酬上,那么,读人就难做到。

  工作的经历,有时形成的是教训,有时形成的是经验。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总结经验之时,就是经验过时之时。

  读事,不是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发现规律。做一件事,悟透一个道理,这就是读事。

  很多企业职业经理人,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行业,这是因为他们只总结了经验,没有上升为规律,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经验就失效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