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案例 / 企业培训案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工厂?

企业培训案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工厂?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案例

夏秋之后,是台州黄岩地区最美的时节,也是最忙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新前街一带300家大大小小的羊毛衫生产企业就开始响起针织横机的声音。

在这些企业中,许强的嘉皇羊毛衫厂规模算大的,而且他们还有自主设计能力,不像新前的大多数羊毛衫企业,总是抄袭别人的设计。这个秋冬,嘉皇推出的男士羊毛衫主打款M108就是许强亲自设计的,新款样品刚送出去,批发商的订单就纷至沓来。短短一个月时间,许强他们已经生产了10万件M108。

但是,就在嘉皇的工人日夜兼作赶订单的时候,这天早上,许强连续接到几个客户的电话,全都要求他降低M108的出厂价,否则就取消订单。许强意识到,他的M108肯定被仿冒了,那些仿冒的厂家一定是选用质次价低的原料,才能将出厂价压下来。许强越想越感到事态的严重,他决定北上嘉兴的濮院一探究竟。濮院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专业市场,许强70%的货都是从那里批发出去的。

其实说起来,台州黄岩羊毛衫产业的兴起比濮院要早。为了保持成本优势,黄岩一直采用社会化大分工的模式,有专门加工细毛线的,有专门染色的,有专门把细毛线加工成衣片的,有专门把衣片加工成成衣的,有专门包装的,还有专门的物流,把加工好的羊毛衫运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

许强大学毕业后,从父母手中接过生意,他不满足只开一个衣片加工厂,一心想把它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羊毛衫企业。可奋斗了几年下来,他发现他所在的黄岩羊毛衫产业集群已经衰落了。大多数企业至今还保持着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产业规模小,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就小,这样就更没人敢投资发展企业。政府由于看不到产业发展的前景,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而且,由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各厂家只能降价,降价,再降价,利润空间都快被榨干了。相比之下,濮院则集聚民资,凭借政府支持,建立了一个羊毛衫工业园区,还兴建了一个羊毛衫市场,依托市场完成了产业升级,市场与产业齐头并进,成为一个集羊毛衫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市场,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商家。

许强在濮院找到经营批发生意的老王。老王告诉他现在至少有十几家厂在仿造M108。许强打电话与仿冒厂家交涉未果,为了保住客户,只好将每件M108出厂价降低2块钱。客户暂时稳住了,但许强知道仿冒厂家很可能明天就会开出比他更低的价格。

许强开始思考,什么才是他的长久之策?专做外单投入少、时间短、获利快,而且没有库存积压资金,只要保证质量,保证交期即可。但问题是利润太薄,而且竞争激烈。做内销贴牌加工,把羊毛衫卖给那些大批发商,这些批发商在衣服上贴上各种商标后,再批发到全国各地。但这么做就甩不掉价格战,也摆脱不了利润下降的厄运。还有一招是规模扩张,靠规模降低成本。但这一招现在看来似乎也不可能施展了,扩大规模,肯定要多囤衣料和成衣,有存货就得占用资金,这将考验厂家并不宽裕的现金流。剩下的唯一出路也许就是开发自己的品牌了。

许强很想做品牌,但当他满怀憧憬来到上海,看到的却是一家也想做品牌的羊毛衫企业的艰难处境。他怀疑自己能否适应这种“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的模式。他想要么干脆将厂子迁到濮院,但这似乎更不现实。

许强该怎么办?请看四位专家的点评。

任桂云

雅淑(Elasu)女装品牌创始人, 耀龙国际集团董事长。

许强的嘉皇羊毛衫厂的困境是当下中国诸多中小民营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我看了之后感同身受。我白手起家,经营服装企业近二十年,嘉皇的发展过程与我们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许强最后为羊毛衫厂所做的规划——从做内销贴牌、迁厂、做外贸,到做品牌——我的企业都无一例外地经历过。唯一不同的是,我比许强年长,企业也比他的羊毛衫厂早发展若干年。

许强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承载家族企业使命的知识青年,他的创业和革新精神很让我钦佩。他的经营理念也是基本正确的。首先,他树立了崇高的愿景——“在黄岩建立起第一个现代化的羊毛衫企业”,而且他能学以致用,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开发新颖的服装式样。正因为他有远景规划,并且拥有技术优势,这才得以从黄岩众多的家庭作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羊毛衫厂。

小企业(家庭作坊)挣钱靠吃苦耐劳,中型企业靠经营管理,大型企业靠战略决策。看了许强在生产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措施,我认为这位年轻人已经摸索出一些中型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另外,许强把父母传下的衣片加工厂转型成羊毛衫厂,同时拥有了两个加工环节的优势,其实已经是在整合产业链资源了,他的这种改革思路我也很欣赏。做品牌是要以实业为后盾的。我是做服装加工业起家的,即使现在我的品牌事业初具规模,我的服装企业仍在正常运营,拥有产业链优势是品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做生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现在替许强担忧的是:如果他仍在远离销售市场、位置偏僻、缺乏政府支持、产业集群萎靡的黄岩发展,那在“地利”上就丧失了优势,难逃“降价,降价,再降价,直到利润被榨干的命运”。从这点上讲,我倒是建议他迁厂濮院。我们企业也曾多次迁厂,最关键的一次是1997年是把位置偏、劳动力分散的工厂,转移到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郊,工厂的规模扩大后,订单增多,并且逐渐在当地业界有了知名度。

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黄岩这块地方,已经不适合嘉皇生存了,既然“池塘里的水快干了”,许强何不去更广阔的江河湖海里锻炼成长?濮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适合他这样的有志青年去学习和创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许强大可不必为黄岩的厂房而烦恼,至于父母双亲,可以一起带到濮院去。许强现在已经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青年企业家了,为了自身和家族事业更长远的发展,他没必要被7,000平米的厂房束缚住手脚,继续在羊毛衫产业日暮途穷的黄岩干耗下去,应该到濮院这个更有活力的市场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盘活羊毛衫事业这盘“棋”。许强应该明白,厂房和设备都不是嘉皇羊毛衫厂最重要的财富,他自己才是,他的经验、技术、勇气和阅历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迁厂”只是借用案例中的说法,我所建议的“迁厂”不是让许强简单地把工厂的设备和全体员工都转移到濮院去,那样做的成本也是相当巨大的。我是希望许强能带领他的设计和营销人员到濮院去,在那边因地制宜地组建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小公司,负责嘉皇羊毛衫厂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他自己要在濮院长期坐镇指挥,及时决策。这也是借鉴目前我们创建品牌所采取的做法,在上海设立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中心,而生产制造环节仍放在江苏。

濮院是一个集羊毛衫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市场,那里的市场瞬息万变,信息充分对称。他在濮院,必然如鱼得水,龙归大海,能见识到纷繁复杂的羊毛衫款式,更好地兼容并蓄,触发他的创作灵感,推出更多的自主设计作品。我还建议许强聘请熟悉知识产权法的律师,为他的经营行为保驾护航。客户看中他设计的款式,同意价格并落实订单,要请律师见证,签订合同,实现正规化的商业运作,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

说到创品牌,我认为根据嘉皇目前现状,创品牌的时机还远未成熟。创品牌是个长期、系统和科学的工程,需要充足的资金、广泛的资源,还需要齐心协力、各有所长的团队,而许强的羊毛衫厂目前仍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从案例中,我看到他似乎还是独自在打拼——既是工厂的生产管理者,又是产品设计师,同时要操心成品的市场销售。我建议他迁厂濮院后,结识更多的人脉,寻找到理想的创业伙伴,为将来的羊毛衫品牌事业打下稳健的基础。

许强对于做品牌的茫然,还体现在他为产品起的商标名称“颂橘”上。这个名称激发不起批发商的兴趣是情理之中的,现在中国的服装消费者多少都有些崇洋心理,都青睐“有知名度,听起来洋气的名字”,这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有关。因此,我们创品牌时要做必要的市场调查,要以目标消费者群体的意见为导向。注册商标是创品牌的第一步,给自己的品牌起名字也是很有讲究的,除了听起来洋气外,通俗易读易懂,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从名称产生对羊毛衫功能和属性的联想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你做内销订单的羊毛衫厂叫“嘉皇”没关系,批发商和客户最关注的是质量,价格和交期,不太在乎是哪家厂生产的,但是如果你开店或者自创品牌,选择一个合适的营业名称就很重要了。我在创“雅淑”这个品牌时就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当我们决定转型创建女装品牌时,我们就摈弃了“耀龙”这个阳刚味十足的企业名称,经过反复的比对和参考,才得以成功注册“雅淑”这个商标,而“雅淑”也准确地诠释出我们高档品牌女装的目标消费群体——都市成熟白领女性的特征。

许强从屈原的《橘颂》中汲取要素,作为商标的名称,其实也包含着他创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品牌的梦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代服装人的愿景是一致的。泱泱大中华迟早会有属于自己的光辉夺目的民族服装品牌。还是屈原的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以此与许强们共勉。

楼百金

深圳金坚制衣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沃谷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订单丢了,人不能丢!自救者,得救!自己没信心,靠别人总是靠不住。

早在三十年前,香港就是世界制衣业中心。那时港人有句话叫:“对你有仇的请你去做制衣,对你有恩的也请你去做制衣。”

此话怎讲?

一、形容制衣业极其繁琐,属于非标准产品,每个款式都不同。管人,人难管;管物,面料、辅料、颜色、工艺、质量、货期……分分钟都会出一大堆问题。有个笑话:男人为了解决生产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变成了婆婆妈妈的女人;女人为了不断矫正生产中屡教不改的问题,变成了坏脾气的男人!

二、当然,制衣业也成就了少数商界巨子,像邢李,大名鼎鼎的电影明星林青霞的老公,Esprit的老板;还有利丰洋行的冯国经,垄断了很多国外品牌的采购业务;金利来老板曾宪梓,是从做领带开始自己的品牌之路,最后做出了知名品牌。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弹丸之地的香港因人力资源匮乏,开始逐步向大陆产业转移,经过二十多年在大陆的发展,从兴盛到近几年的举步维艰。当时沿海地方政府把港人当财神请进来,大环境改变后,政府又把该产业当成产业转移的首要目标,欲去之而后快。这个行业有太多的恶名声: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血汗工厂、夕阳产业、招工难、劳资纠纷多等等。面临着资本唾弃、政府打压,我们在夹缝中求生存,真难!

从我的经历来看,十年来,民营企业年年都有新困惑:欧美订单要配额,民企很难拿到指标;出口退税降低;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政府出台劳动合同法;原材料上涨和08年金融危机。这一套一套的组合拳,打得民营企业喘不过气来。这个行业的业态,也是前赴后继——倒掉一批,起来一批。在这种环境下,做企业的心态变得非常重要。我的感悟是:世间万物,从来都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我们企业从来都是在逆势中成长,变得见怪不怪,在任何环境下都泰然自若。在不断的变化中,只要你有扎实的内功,就能取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经营企业或投资,最可贵的品质是审时度势、逆势而动!人云亦云,随大流,面对危机束手无策,就是平庸的表现!

变则通,不变则不通!

你不能改变大环境,但你总能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小环境。衣食住行,百业之首,困难也好,灾难也罢,哪怕发生战争,人也是要穿衣服的。所以,就算服装业是夕阳产业,也是永不落山的夕阳产业,何惧之有?

前方的路实在不凄迷:

一、做外贸,也可以做得风生水起。你可以直接去国外欧美市场接订单,浙江的华丝、华鼎订单多得做不完。

二、ODM同样前景光明。同行抄你M108,你就出M109、M110……招聘专业设计师,组建设计师团队,不断推出新款,快速反应,让别人来不及抄!在广州白马、东莞虎门、杭州四季青都有一大批采用这种模式的人,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三、做品牌。你听说过一个杭州小姑娘创品牌的故事吗?她2006年用4,000元买货开网店,2010年的营业额接近2个亿,现在已有两个品牌,她的店铺就叫七格格,你不妨去淘宝网逛逛。

四、把公司搬到濮院去,贴近市场。至于工厂,你要不要去拯救它?依我看:你现在不救则是救,救则是不救。你把前面环节做好了,工厂则自然得救啦!哈哈!甚至还能救别人的工厂哦!

战略上要看方向,要变。一旦认准方向目标,就要抓住它、咬死它。你的M108就是个契机,M108好似地下的一股细细的清泉,已经被你发现了水源,为什么不在此基础上挖深、挖透、挖成一口大水井呢?要知道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我在写这篇点评的时候,其实也是给自己的企业做一个总结。小兄弟,路长着呢!现在要考验你的心智能力和决心喽,一路走好!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