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BAI管理合伙人龙宇:有泡沫才好喝——干了这杯香槟!

培训讲师谈管理:BAI管理合伙人龙宇:有泡沫才好喝——干了这杯香槟!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3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从硅谷到北京,一场关于泡沫的争论和恐慌已经蔓延了许久。在中国,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边是悲观的,许多投资人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科技泡沫的担忧;而另一边是积极的,承载了硅谷著名投资人Peter Thiel投资和创业哲学的《从0到1》在中国受到疯狂崇拜。

泡沫——这是Peter Thiel来到中国也绕不开的话题。5月27日,Peter Thiel在北京参加了他本次中国之旅的最后一场主题论坛,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应邀参加了与Peter Thiel的圆桌讨论,并发表了题为《有泡沫才好喝——干了这杯香槟!》的演讲。

BAI一直活跃在风险投资行业一线,投资标的涵盖了早中后期各个阶段,对科技泡沫、中国式创业和创新、未来的行业走势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龙宇认为“泡沫已经是如今中国的新常态”——资本市场确实存在泡沫,但我们既要冷静又无需恐惧。她把中国的创业投资比喻成还未发酵成香槟的粉红气泡酒,正因为有泡沫才好喝,是盛夏Party的绝佳饮品。她把美国、德国和中国的市场比喻为威士忌,红酒和香槟,认为中国的发展路径通常是泡沫先至,先有屋顶后建地基,空中楼阁后来落地。中国式的创新突出在商业模式的进化。

另外,龙宇还在演讲中分享了她关于对于中国在大数据、智能硬件时代将扮演的角色,预测了社区分化和“她”时代的感性经济来临,同时还对时下热炒的90后概念提出了质疑。

我们整理了现场演讲的全文内容,以飨读者:

龙宇:有泡沫才好喝,干了这杯香槟!

这真的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所以我选了个耸动的标题。我自己曾就读位于硅谷的学校斯坦福,现在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每年会回到学校开两次会,所以会有学校安排的司机来接机。上一次我去的时候,司机跟我谈起他曾经接送的各种客座教授和讲演者和他的有趣对话,其中也有Peter Thiel。我心想,我还曾跟Peter共享过一个司机,回中国我可以大吹特吹了——现在他在中国真是一位明星!

但是,为什么Peter Thiel能在中国掀起天皇巨星级的风潮?在硅谷不是每一个风险投资的大咖都要写一本书吗?这是一个行业标准,大神标配啊!为什么这本Zero to One会这么红?在他这次去过的四个城市,我看到了涌动的热情。我想,Peter 击中了我们的痛点——创新,从0到1的创新。Peter的真知灼见里很多都是禅宗似的经典,句句切中要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引用。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上,有太多的喧嚣和泡沫,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忘记了一些事情的基础。我觉得在这里有向他致敬的必要。

刚刚在圆桌上,大家都讨论了中国创投是否存在泡沫。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投资人回到中国短短七年里,作为旁观者的观察,但也有切肤之痛。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是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旗下一支活跃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下面,我借三种饮品来说一下以下三个国家的特质:

威士忌、红酒、桃红香槟。

在我心里,美国市场的特点更像是浓烈的威士忌:高强度的、密集的资本投入,是石破天惊的突破性技术的进步和颠覆式创新,是胜者为王的制高点垄断,牢牢把控的市场格局。力道十足,喝一口就醉了,非常强烈。而且一旦离开美国本土,这么高强度的醉人饮料很多地方水土不服,必须加水和加冰,才能喝得下去。

如果说德国的经济怎样,工业4.0是他们要走的路,那么我想比喻成醇厚的、回味绵长的葡萄酒。由于当地的土壤特点,它们很可能要经历长达半年的发酵,然而余味特别令人回味。这是基于高端制造业为骨干的、企业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极高的坚实下盘,迅速有效地嫁接物联信息系统,将产业链数据化智能化。德国的产业高度集成,许多在中国需要用人工服务和强运营补位的所谓O2O项目,在德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替代。例如,每个加油站都有全自动的洗车服务,上门洗车这种低效率、浪费能源且污染环境的生意,在那里没有可能。

当下的中国,是一杯冒着粉红色泡沫的的气泡酒,但它是还没有变成香槟。虽然有泡沫,但它真的已经不是水和果汁,是酒,它醉人、有力量,让人心跳加快血脉贲张,而这里面,只有0.1%的粉红色的气泡酒会沉淀下来成为香槟。里面的更少数才会成为陈年的香槟。

这是三条不同的发展路径。总结到中国的当下的现实,就是资本泡沫、产业跃进, 资源重置,补位创新,“互联网+”的概念无处不在。

大家为什么要恐惧呢?我觉得泡沫是今天中国的新常态。有泡沫才好喝!大家为什么要点有泡沫的饮料?卡布其诺没有泡沫吗?啤酒没有泡沫吗?香槟没有泡沫吗?香槟是因为有泡沫才好喝的。泡沫是舆论关注,是概念先行,是政策导向,之后是资本涌入。有泡沫不意味着这之下没有真正可喝的内容。中国的路径从来都不是从下至上的,而是先有泡沫的。因此,我觉得我们要用淡定的心态来拥抱中国泡沫的新常态。我们要在相当长的时间用淡定的心态对待他,理解什么是泡沫,什么是泡沫下面的真正的内容。

先搭屋顶后建地基,空中楼阁能落地

中国的创新道路往往是从屋顶到地基,空中楼阁能落地。想象一下阿里巴巴,他刚开始的时候,既没有物流又没有支付,这样两端不占的公司居然可以做成电子商务。是因为他没有把空中楼阁的概念架在上面,因为这家公司的雄心,才拉动了整个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四通一达”起来了。今天中国人享受着take for granted的快递标准,同城八块钱、一小时送达的快递服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可以想象。我们投资了一家小公司叫“宅米”,他们可以在一公里内5分钟送达——一些大学生打游戏懒得下床,于是共享经济一下,另外一些勤工俭学的同学就送零食给他吃来赚钱。当年京东说自建仓储物流的时候人人觉得刘强东吹牛,今天它已经把中国的消费者惯到了当天送达,一日三送的程度。10年前诞生的支付宝现在也跨出国门,我们在欧洲机场退税的时候,AliPay堂而皇之地和visa, master card并肩列为选项。这就是我们讲的空中楼阁能落地的例子。

“向钱!向钱!向钱!”

空气中充满了赚钱的欲望,货币化一向是中国的创新当中,非常不可忽略的一项。中国的创业者们在过去20年里太饥渴了,所以很快就可以从眼球变现成为经济模式。刚才强调从0到1,除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也不可忽略。是中国人第一个发明了大型端游的freemium玩法,我们创造虚拟物品、道具从空气里来抓钱,之后我们围绕它做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产业。

总说我们是眼球经济,可美国比我们的眼球更多。WhatsApp已经有将近8亿用户,微信只有不到6亿,然而在腾讯2015年一季度财报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手机QQ+微信已经贡献了40亿人民币的收入;而在Facebook的财报上你却看不到Whatsapp除了收1欧元/年/人的费用,还有什么收入路径。

2003到2005年那个时候,我在斯坦福读书,是刚刚创立的Facebook的第一代用户,Google那时也正在准备上市。我近距离地目睹了这些伟大公司的童年时代,和它们走过的不短的变现之路。今天,我的同学们都在Uber、Pinterest等公司,或者成为了Facebook和Google的元老或资深高管。他们都常常感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迅速的变现能力。Pinterest现在的商业模式还只是接一些广告,而被称为“中国Pinterest”的BAI投资的蘑菇街早就直接切交易,做成了Marketplace,去年交易额是40亿,今年已经到达100亿。这不是特例,这是中国创新的一条典型路径。

于是你不再害怕:是,空气中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味道,但,直接奔着赚钱而去不一定就短视,也可能是犀利切中刚需要害,迅速补位原本薄弱的传统经济的缺失。

先有泡沫,后有陈酿,在这里一定有一些规律可以被总结成为共性。勤劳的我们同样会把空中楼阁的基地一根一根夯实。

我下面我要分享的是基于一些基于中国特性的观察,我看到的大家都在谈论的全世界最时髦的一些潮流和大方向。我猜想——个人之见——在中国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射和路径。

软中带硬,双极创新引擎驱动智能硬件浪潮

大家都在谈论智能未来。(PPT)上面这张图是硅谷,下面是东莞。我认为,以后的创新不再是硅谷为绝对唯一中心的单极软件为主的驱动,未来10年的创新是智能硬件的浪潮,将由中国和美国共同引领。这是一个硬中有软、硬中带软的时代。在中国差不多产出全世界50%的智能机,而97%的操作系统来自美国,但现在中间界限已经模糊了。中国东南沿海的硬件产能不可能一夜之间被复制,即便是美国,也必须带着中国玩。如此完整密集、快速反映的供应链是很高的竞争壁垒。所以在智能硬件的浪潮里,小米首先讲出了无与伦比的性价比的故事,这家中国公司的全球化野心已经直逼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Android市场份额。大疆科技刚刚卖出了它的第一个10万台无人机,这已经不是一个只关乎效率与成本的创新。我们有谁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很大的创新?这些明星公司不只不是偶然,而且只是开始。

我相信,在这一波智能硬件的浪潮中,中国会在双极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以隐私换实惠,大数据C端大突破

人们都在讨论大数据,如果没有这么大量的人口、没有这么大量的行为,没有这么大量的消费,哪里来的数据?数据一定要由大到小,由深入浅,由繁至简,我们谈论大数据的时候,是混乱的、无序的、毫无意义的数据。我一直以为,我们原有的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流程、自动化水平非常低,因此其他国家走的B2B的路径,完成大数据的改造和服务,在中国可能花的时间要长一点,我们还是copy比较好。然而,对消费者端的应用,人们能得到什么样的便利,很可能在中国得到首先突破。因为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隐私相对最不敏感,非常不介意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交换一些小实惠和小便利。例如在德国这样的国家。有非常深的个人隐私保护的心理文化背景,在美国也有非常健全严格的法制规范,使得数据之间不能随意流动,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有非常多的限制。

而大数据的消费端的应用其实是什么?是一场人性的博弈,是到底在哪里画一条红线。是我为换取生活便利而愿意分享的隐私边界,过了这条线就是骚扰和侵犯。沃尔玛可以猜想给宝宝买纸尿裤的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大概在看球赛,要喝啤酒推送到家,没有问题,但是进一步地推销年轻夫妇可使用的情趣用品是否有好的效果不得而知。对消费者行为的敏感度和解读准确性没有第二条路可以到达,只能通过大量的试错、博弈、磨合,反复大量的消费端的真实案例,回路数据,变成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有这样基础、这样数据量、这样开放心态占便宜的国民,我相信就数我们了。一旦C大数据逻辑成立,我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竞争力,会给零售业服务消费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O2O:凹的是人口红利,凸的是共享经济

大家都在谈论共享经济和O2O,我想,我们是“凹”的是人口红利,“凸”的是共享经济。中国已经不再是印度那样年轻的国家,我们的平均年龄已经36岁了,人人都在顾虑我们劳动力的成本结构越来越成为一个脆弱的倒三角。但事实上,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勤劳致富,愿意延长自己工作时间的人。因此,共享经济在中国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更多的兼职,更多的更灵活的劳动时间,来补足可能短缺的劳动力供应量,直到逐渐放松的人口政策在中长期根本性地解决人口的结构隐患。

另一方面的所谓O2O,线上到线下打通的共享经济,大家真的是用人力、用运营、用服务来弥补很多基础设施的不足。因此我想这是中国的一条独特解决方案和发展道路。我也但愿它是暂时的折衷之计。

人心不古,合久必分

社交平台的分化也是在中国发展得轰轰烈烈。大家一直谈论社交网络天下合一,可是早在《三国演义》里就有这样的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个人的猜想是,社交和社区的分化会成为必然的现实。在中国,这已经变成了现实。也许微信可以做得最完美,是中国全世界最牛的社交产品,但就是因为我的父母和老师在上面,所以我不愿意在上面,仅此就是一个足够强的理由。更可况,它还承载不了很多消费的、弱社交关系的,兴趣分隔,或目的导向的功能。人性愿意把它分开,社交网络也有很多维度,包括功能、目的性、群组。其实在中国大家看到了非常多的实例,我们最近投资的探探发展很快,也是在探索健康常态的年轻人约会恋爱该怎么去服务。 这些分化的社区非常兴旺蓬勃,有的根据调性、有的根据功能。

而且同样地,中国的社区在流量变现上也很领先。Pinterest还像Instagram一样是一个图片分享社区;而蘑菇街把购物和商家引入,人们在上面购物,有更强的目的性,用户体验反而更好,流量反而与销售齐增。

大姨吗,我们投这家公司的时候,所有的国外同事都质疑,认为这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概念——经期管理工具,我们坚信它有机会变成社区,结果它最开始做成了一个妇女的负能量社区,之后又渐渐温暖倾诉了起来,最后找到了卖女性卫生用品的切入点,天然地让他们一个月至少来买一次,于是流量又随着销量涨上去了。我认为它以后是一个女性身心健康护理产品与服务的大卖场。这种能性社区的分化,直接且电子商务交易的模式,我们认为中国是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潮流方向。

合久必分是一个人间大道。多元社交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还未被填补,例如语音的社区我认为会更符合手机的天然属性。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不要用发达国家的现有产业的存量来预设未来中国的产业天花板,不要用它们既有的市场格局来格式化中国企业的成长空间。因为,原来我们有很多非常欠发达行业,比如金融,欧美有很多传统金融的业务是难以撼动的,中国原本就没有(比如信用卡消费),这就给了创业公司机会。我们投的“分期乐”这家公司,向年轻人提供小额消费分期贷款和电商消费服务,发展非常迅猛,未来可能成为capital one的一家公司。他走的就不是典型的信用卡发展路径。

我不像某个互联网分析师乐观到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轻易超越国有四大行,但是当腾讯和阿里纷纷推出他们自己的金融平台,没有消费者会感到非常惊讶。小米已经发行了首支货币基金,并且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说,他们要做个人的征信体系。今天的中国人要去放贷给别人,没有可靠的个人信息来源,没有足够的风控技术,没有成熟的融资渠道的时候,P2P就野蛮生长起来了。虽然鱼龙混杂,但我相信市场会逐渐去伪存真。以前作为VC,我们当然感谢市场空白,如果中国市场真的早有债务融资的话,我们的饭碗要被砸掉一大半。 再例如前海微众银行,几乎没有网点,几乎没有存贷,很少发卡,而是直接扮演中介,对接企业和个人的服务。我相信这个也会创造出来非传统模式创造的巨大增量的新经济。

走了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且会成为中国式道路,可能会定义一个崭新不同的商业环境。

未来属于高感性的“她”时代

我们一直在喊理性,我认为这是一个回归感性的“她”时代,女性的时代。我以一个女性的身份,要把最后的观察在这里结束。不仅仅是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导致性别严重不平衡。这使得女性更为可贵,因而有了强势的话语权。所以围绕她们的服务,悦“她”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凸显的话题,这只是一部分。都市女性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的族群,在这里,女性几乎大多数人都是独立的,经济独立,她们做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有着独立的女性化的思考,这是非常不同的一点。家庭主妇作为一个阶层在中国几乎不存在。

另外我说的“她”是拟人的视角。我指感性会引领互联网前进中的下一波浪潮。在以前,大家看到特别基础的数据分析,performance driven,理性的,讲究ROI的。人人面对标准推广渠道里的雷同投放策略,感叹再也刷不出有效的真用户。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在互联网第一波的洗礼以后,现在人性的复杂度在一个新的海拔又重新浮现上来。原来没有单刀直入的捷径,一个品牌一个产品真正影响一个人使用它、传播它、发展它,这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感性工程。我们看到更多原来已经被放弃的品牌建设、文化建设、调性渲染,又在这个务实的民族中回归了。这是一场由简单物理到有机化学的更高级进阶游戏。

这就是这个“她”经济的时代。

“90后”:我听过的最荒谬的命题

我个人还有一个特别想吐槽的点,在感性的“她”经济的时代,有人在谈90后,我觉得这是我听过的最荒谬的命题。当下的人群哪里可以以年代来区分呢?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模糊的、丰富的,和不可预见的个体。以前我们非常可怜,在60年代50年代经历过集体的大事件,可能是反右,可能是文革,都上过山下过乡。更何况经历物质精神双重特别匮乏的年代,吃过最好的东西是大白兔奶糖,看过最好东西是《黑猫警长》。这个事情早已经在70后慢慢发生了变化;80年代已经呈现一个多元化的个性范围,90后的孩子已经跟全球其他地方的小朋友非常趋同。

如果我总结所谓的“90后”他们有什么共性?就是“正常”。他们就是喜怒哀乐、独立个体、再正常不过的小朋友。他们只是正常的童年少年青春反叛长大成人。不要忘记90后今年已经25岁,00后也已经15岁了。15岁的Gossip girls才是主导这个世界所有舆论的中心。 Youth Culture千变万化,但又像时尚一样,潮流轮回,风格永存。我认为以年代为区隔的年龄的界限从此抹去,你要的是一个回归初心,去充满好奇地认知一个个真实的个体,群体画像会越来越失真。

但凡认为只有90后才能看懂90后的想法,那是之前年代烙印的既定思维。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时代缺失。我认为任何一个未来对产品对感性敏感的人,都要拥抱人性的最大共性,而非夸张差异。投资人要寻找的更是现象下的深层人性共性规律。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作为投资人我最近看到有一大批公司在拆VIE,在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新的可能性也是新的课题。很多公司在做探索,如何融资,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人,在哪里怎样退出。投资人在思考是否需要调整如何发现公司,如何选择公司,如何管理公司。我以为以后是一个多元的新常态。从BAI基金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来改变价值投资的取向,评估标准和选择逻辑。但我们会积极开放地看待市场机制带来的多种显示可能性,机会与挑战都要面对。

盛宴过后,大家要回到本质,生活里不变的是喝水而已,谁天天喝香槟都受不了。资本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适合你的资本跟你以同样的节奏发展。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投不同标准的公司,因为它适合在哪里上市。我想说,原则性的标准不能随意变通。由供求关系在短期造成的泡沫现象和虚高估值会被拉平,市场会在一定阶段回归到理性。但是以后大家是不是有了更多,无论是业务、产品和融资的不同选择?是的,你将不只有一个选择了。未来大家喝的水,可能有气的、可能不带气。你会像去任何一个餐馆一样,被侍者问道,still or sparkling?这个要看你自己的口味了。

我个人有的时候还是喝一点有泡沫的苏打水,这让我觉得口气清新,同时充满兴奋。

这是我的个人分享,非常感谢大家。有泡沫才好喝。

标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