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招聘培训人员,总是看三样东西:第一,会不会讲课?第二,会不会开发课程?第三,能不能把培训管得很好?称之为传统培训的“老三样”。
现在招人,则注重另外三项能力,即互联网培训的“新三样”:第一,社群运营。我们有很多培训课在结束后都会建一个群。这个群该怎么玩,能不能帮助大家学以致用,考量的就是社群运营能力。
第二,多媒体制作。例如,你能不能做一个5分钟的视频,来代替2个小时的战略宣讲?第三,爆点营销。你能不能像市场人员一样,去引爆市场?
互联网思维对培训最大的影响是,培训要产品化。互联网思维的价值是:和传统培训相比,在减少一半费用、一半时间的前提下,保证培训质量不变。
第三,用智能终端设备推动人们从记忆中解放出来,它可以让你更好更快地工作,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想象。实际上,就是“去培训化”。此外,建立培训私人化,有点像私塾。不是1对30或者1对50这样的班级培训,而是1对1的。老师也许是导师制中的导师,也许是上级,他对你非常了解,从而可以开启你的智慧,让你更好地去思考和想象。
培训并不是说说而已,要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够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在,有没有哪种方式可以不上课还能解决问题?让学习变得简单、快乐?让员工心甘情愿,也让组织心甘情愿,这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而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的培训能把很多个人的隐形智慧变成组织的显性智慧。因此,如果我们能通过各种方式让组织的显性智慧越来越多,组织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老板和高管自然就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