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仍有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肤浅,存在照搬照抄的“拿来”文化和照本念经的“纸上”文化。其实,企业文化是企业具有的个性化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在自身特有的个性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积淀而自然形成的个性化精神、文化和理念,是拿不来、学不去的东西。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自己的、实用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文化。
我国的个性化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个性缺乏,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也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论文百事通只有创建富有个性化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促使企业繁荣发展。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有少数企业开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现在,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但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停留于大众化的标语和口号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种状况的存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严密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上下,不论企业的规模怎样,所处的行业如何,更不去理会企业的位置、环境,都采用一个标准、一个思想来管理,这就使得我国的企业在相同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形成了相同的企业文化。企业虽有文化,但毫无个性,只有共性。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开放较早的城市的少数企业开始自觉地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但过去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除。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几次座谈会、读书活动或举办一些文艺晚会是不可能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又较晚,尚属稚嫩,大多还处于从简单模仿到积极创造的过渡阶段,缺乏个性,没有特色也就在所难免。
人们往往重视有形的东西,而对无形的东西则较少关注,常常能够看到生产了多少产品,利润是多少,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认为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个性化企业文化是大型企业、重点企业的事,自己的企业小用不着什么企业文化;还有企业领导认为,自己的企业正处于开创阶段或企业正面临困境,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搞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建设上,等等。以上这种种看法都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都会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更别提构筑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了。
不同的企业其自身特点是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性质、企业职工的素质以及企业历史发展状况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构筑符合企业客观实际的企业文化。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只有创建充满个性化企业文化,才能使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每个企业都有其各自的企业背景、组织形态、人员构成、发展经历,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应具有强烈的企业个性。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虽然我们可以在一些优秀的企业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诚实和正直在许多公司的价值观中都有体现,但每个公司最为称道的企业理念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如波音的“在航空的世界中吃饭、呼吸、睡觉”;天士力的“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等等。
一个企业成立了,便会有企业文化的存在,也许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它,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要从分析现有文化入手,将其加以提炼和完善,升华为理论、制度和规范。另外,企业文化要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也必须考虑员工的心态和素质。
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海尔集团最初成立的时候提出的口号是“要冰箱不要命”、“谁砸了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企业走上正轨后,就提出“创中国冰箱名牌”、“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1995年以后,海尔集团把进军世界500强作为企业的目标,企业精神又改成“创世界名牌”、“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完成了加入WTO的进程。从此以后,我国的企业可以平等的待遇进入国际市场,国外的跨国公司也可以同等的待遇进入中国的市场,我国企业将面临国际性的竞争,竞争的对象和范围都有所扩大,竞争的强度也将愈加激烈。这对我们的企业来说虽然是难得的机遇,但更主要的是严峻的挑战,我国的企业大多比较年轻,象同仁堂这样的百年老店不多,而且规模也不够大,欲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赢得未来,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独有的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既包括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也包括文化和机制方面的。这种竞争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纳科尔公司的一位主管总结说:“我们的成功20%来自于新技术,80%来自于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只有高品质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担当得起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任,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充满个性的。美国哈佛商学院调查中发现: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是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力量。因此,在“与狼共舞”的时代企业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