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昨天小米签约美国高通,疯狂成长的背后藏着这样一条生态链

昨天小米签约美国高通,疯狂成长的背后藏着这样一条生态链

吉宁博士 2017年11月15日 企业管理培训

11月9日上午,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美企业家对话会。雷军和美国高通公司CEO Steve Mollenkopf签署了芯片采购项目合作备忘录,这表明小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小米成功的背后,是小米不断地努力与创新,助推其一次次交出满意的答卷。

早在2013年,小米就开始打造生态链,提前布局物联网。小米生态链由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德挂帅,通过“投资+孵化”的方式,“扫描”市场上优秀的创业团队,用小米的平台和资源,帮助他们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抢占物联网市场先机。

至2017年6月,小米生态链公司已达89家,其中有40家发布了产品,16家年收入过亿,3家年收入过十亿,并诞生了5家独角兽公司。这是短短四年时间内,小米一路狂奔,打下一场又一场的硬仗后交出的答卷。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给小米生态链打出了99.99的高分。

选出靠谱的团队

小米生态链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物种,没有可参照的对象。遵循小米的价值观以及“专注、极致、快、口碑”的互联网七字诀,小米生态链在探索中确立了覆盖日常生活场景中一切可能出现的硬件产品的投资布局,以及由工程师组成的投资团队。

找到合适的投资圈层

小米的主营业务是手机,在手机领域拥有庞大的用户红利,因此,一开始小米生态链的投资是围绕手机周边展开的。经过不断摸索,面向硬件创业领域,小米生态链形成了三大投资圈层。

第一圈层是手机周边产品,如移动电源、耳机等。毋庸置疑,这是小米具有先天市场优势的一个领域。

第二圈层是智能硬件,如净水器、电饭煲等传统白电的智能化,平衡车、机器人等极客酷玩类产品。小米投资孵化智能硬件的一个目的是,让人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第三圈层是生活耗材类产品,如毛巾、牙刷等。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小米相信,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品质的消费类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而切入此类产品领域也能很好地对冲科技公司的不确定性。

“小米生态链逐渐形成的投资顺序是,离手机近的早点儿干,离手机远的晚点儿干;离用户群近的早点儿干,离用户群远的晚点儿干。——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院长洪华”

让工程师当产品经理

初接到投资生态链的任务时,由于小米内部人员构成以工程师为主,没有人做过投资,刘德便抽调了十几位资深的工程师,组成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团队。这些工程师在生态链内部的称谓是产品经理。

小米对产品有着极致的要求,让这些深刻懂得小米的工程师做投资,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他们最为了解小米的价值观、产品标准,能够将其准确输出;

其次,新产品、新公司孵化出来以后,还需与小米的各种资源对接,有人脉、有经验的工程师能更好地协调小米内部资源;

再次,他们深刻认同小米的价值观,对公司的忠诚度高,抗诱惑能力比较强。

此外,工程师背景的产品经理懂产品,也更加关注产品本身。投资初期,这些产品经理考量的重点是团队和产品的潜力,有的项目甚至仅谈论一个小时就投了。这其中一方面有抢占项目的考虑;另一方面,小米生态链的本质是孵化,而不是投资,产品的潜力比企业估值更重要。

小米生态链企业Yeelight创始人姜兆宁表示,别的投资人都是来谈钱、谈估值、谈股份,而小米的工程师则与创业者探讨对产品的想法、使用什么技术、未来走向等。

严格选拔生态链企业

小米生态链的一个基本逻辑是,找到信任小米模式的创业者,赋能于他们,与其一同打造最好的产品。鉴于硬件创业风险较大,为提升创业成功率,小米生态链秉持严格的标准选拔生态链企业。

价值观一致是基础

在创业团队选择方面,生态链关注的核心是价值观一致。小米生态链的价值观是:不赚快钱;立志做最好的产品;追求产品的高性价比;坚信互联网模式是先进的;提升效率,改造传统行业。

“价值观一致,自然会过渡到利益一致、目标一致,双方的合作才能顺利;价值观不统一,在一起就很难受。——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院长洪华”

小米生态链拒绝有贪念的人,欣赏执行力超强的团队。在生态链看来,执行力不需要什么专业性,而是一定要有做成这件事的决心。同时,生态链沿用小米的人才模式,努力挖掘全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完善生态链企业的人才结构。

“高手云集,降维攻击”“跨界合作,梦幻组合”是小米生态链团队的核心特征。其中,“降维”在本质上是一种跨行,即外行人做内行事。降维攻击时,创业者会设定更高的目标,从而创造更高质量的产品,也更容易破除思维的天花板。

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

在项目或产品方面,小米生态链的投资标准有以下四条。

第一,面向广阔的大众市场,在定义产品的时候,着眼于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如果出发时的方向选错了,之后的努力都是徒劳。”洪华说。

第二,该产品领域一定要存在不足和痛点。小米生态链相信,痛点程度越深、出现频次越高,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产品势能就越大。目前,生态链体系下出现的很多爆款产品,如小米手环、米家LED智能灯,即在于产品的核心功能很好地切中并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第三,产品符合小米用户群体。这是因为,庞大的用户群体是小米的一大流量红利。小米用户群一般指17~40岁左右的用户群体,以男性居多,目前女性比例也在增加。

第四,该公司的产品能够为粉丝所追逐,这契合了互联网传播的属性。

多种资源全方位附能

在不断成长的六年中,小米积累了团队、品牌热度、用户群、电商平台、供应链、资本、信誉、方法论等方面的资源。小米也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赋能生态链企业,帮助它们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同时,由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充当整个体系的指导员角色,负责生态链企业的系统性培训。

筑就小米生态链“孵化矩阵”

在助推生态链企业发展上,小米几乎开放了所有资源,来补足这些企业的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小米生态链的“孵化矩阵”。

该矩阵的横坐标是一家又一家生态链公司,纵坐标是小米提供的帮助,覆盖了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的方方面面。除了必要的辅导之外,小米生态链团队常常会加入到生态链企业中,与其一同作战。

这是因为,一个初创团队的能力不可能是完备的,面对入孵企业形形色色的不足与短板,小米需要因地制宜,调动相应的资源进行补给。

在产品设计上,如果生态链公司的设计能力欠缺,小米的ID(工业设计)部门就会顶上,指导、帮助其完成设计这一模块。迄今,生态链公司的产品设计有70%出自小米生态链的ID部门。

产品定义方面,由于很多初创公司的产品定义能力不够强,小米会派出产品经理和企业共同定义第一款产品。

在品牌支持上,小米会为通过小米内测的产品,开放“小米”和“米家”两种品牌。这些产品也有机会在小米发布会上亮相。

供应链方面,小米发挥自身整合产业的能力,以高信誉为生态链公司提供供应链背书。

在渠道支持上,小米为获准使用“小米”和“米家”品牌的产品提供四大渠道,包括小米网,小米商城和米家商城APP,以及线下的小米之家。

资本方面,除了自己投资以外,小米会安排生态链公司分批路演,集中邀请一线投资机构、投资人,为生态链公司的融资提供支持。

小米生态链坚持的原则是“骑上马,送一程”,帮助生态链企业脱离危险区,直至它们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起飞”。

谷仓学院的培训支持

除了小米以及生态链现有团队的帮助与辅导,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的谷仓学院也承担生态链企业的各种培训工作,如产品经理培养等。谷仓学院是小米生态链本着“指导员角色公司化”思路设立的机构,主要负责梳理、提炼小米生态链的打法和经验,并以培训、出版等多种方式在小米生态链体系内外,传播、分享小米的价值观和打法。

超级硬件产品经理训战营

谷仓学院认为,硬件产品经理将是物联网和消费升级风口上的弄潮儿。为迎接下一波技术变革的人才需求,谷仓学院推出了“硬件产品经理训战营”。该训战营由谷仓学院团队和小米生态链的实操大咖等组成导师队伍,面向生态链企业内外。

硬件产品经理训战营覆盖产品定义、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案例复盘、实战项目演练等方面,涵盖了硬件产品经理工作中的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小米生态链顶级产品经理也会手把手指导产品定义、开发的全流程。

谷仓消费升级加速营

为了推广小米生态链的打法与经验,洪华在总结小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谷仓学院的实践,提炼出“反向孵化”理论,即先有方向再有团队,先有供应链再有方案,先有渠道再有产品,先有资金再有项目。洪华认为,由于特定的条件,小米彪悍的团队、7年来积累的资源、独特的产品文化是很难学的,而“四个反向”则是小米生态链打法中的“根”,可以给创业者带来启发。

四个反向孵化主要针对硬件创业的四个“大坑”,分别是方向性错误、搞不定供应链、卖不掉产品、融资困难,并且得到了小米生态链的印证。

以反向孵化理论为基础,谷仓学院推出了“谷仓消费升级加速营”,聚焦消费升级领域,为小米生态链孵化创业企业的同时,也帮助创业者和传统企业提高创业或转型的成功率。

该加速营一次会针对10~15支队伍,通过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找出方向、精准定义产品、搭建好团队、确定供应链。

例如,在定位产品方向时,加速营会教团队如何看数据,又如何分析淘宝、京东上的产品负面评论,还会提供数据爬虫工具;确定方向以后,紧接着进行产品定义,包括产品功能、定价、未来产品规划等。

三个月之后,所有团队都会经历三次左右的路演。第一次在小米内部,第二次面向社会上的基金及投资者,第三次针对渠道,目的是用三种不同类型的路演,为项目寻找出口。

洪华将小米生态链寻找项目的方式称为“打猎模式”,看准了就投资,将其纳入小米生态链体系进行孵化,因而非常高效。而谷仓学院脱胎于培训的基因,推崇“种地模式”,从无到有,从0到1孵化团队与项目,这可被看作谷仓为小米生态链孵化创业团队的一种补充做法。

打造灵活的运作机制

正如洪华在总结小米生态链的打法时所说,一个生态链的建立,如果没有机制,是不可能维系的。虽然采取“投资+孵化”的模式,小米生态链的机制却与投资机构和孵化器都略有不同。

投资不控股

小米生态链成立时,确立的第一个机制便是投资不控股,由生态链创业团队享有大部分股权,以保障他们是为自己打天下。小米充分尊重生态链企业,往往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小米生态链相信,每个选手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服,也有自己认为舒服的方式,只要大家目标、价值观一致,“即使跑偏,又能偏到哪儿去呢?”逐渐地,小米生态链形成了“只帮忙,不添乱”的行动准则。

保持微妙的竞争

小米为生态链企业设置了一个保护期:2~3年内,不投资同品类的其他企业。但小米生态链并不是温室,生态链企业之间会出现产品交叉,从而形成适度的竞争。

一种情况是,如果某个产品的出现时机很重要,而生态链企业能力不够,没能做出足够好的产品,小米会让另外一家企业先“补位”。待前者能力完善了,小米生态链会把该业务线交回。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指定领域的产品做得不够好,没能击穿所在市场,小米会投资另一家生态链企业来拿下这个市场。

此外,如果多家生态链企业都想做某一个产品,小米也不会过多干涉,做得好的企业,则会受到小米的青睐。

小米生态链持有的态度是“保持微妙的竞争”。因为“没有小生态里的竞争力,就没有大市场里的竞争力,这样的企业一定不是市场上真正需要的企业。”

鼓励独立品牌和渠道

小米生态链企业都是独立的公司,除了米家和小米的品牌外,小米也非常鼓励它们研发、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也就是说,生态链企业的业务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小米高度协同,另一部分则是生态链企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有业务。

小米持有如此开放的心态,是因为有足够的保障机制,无论生态链企业是做出一个非常成功的小米品牌产品,还是独立做大,作为股东的小米都将是受益者。

同时,小米也充分认识到,生态链公司的最终成功,是要让每一家企业都具备自我存活能力,各自做大、做强,而不是长久依赖小米的平台。毕竟,这些创业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会面临B轮、C轮、D轮的融资等。

“迟早要做自有品牌,要不然这个局解不开,不能成为小米的包袱。——纯米创始人杨华”

实际上,很多生态链企业都已踏出自有品牌建设之路。例如,在小米手环成为生态链的扛鼎之作以后,华米又与李宁联合研发了智能跑鞋,探索可穿戴设备市场,后来又推出定位较为高端的新品手环Amazfit,跳出了小米的主流用户群体。

洪华介绍,无论是从公司的正常营收,还是从资本市场的要求来说,生态链企业都需要改善营收结构,不能仅仅依靠小米,这样它们的财务收入才会比较健康。

小米生态链一直在奔跑中不断进化。这条智能硬件生态链,既避免了小米成为一家体量庞大的公司,也不会消解小米“专注、快”的特色。同时,为自己奋斗的生态链企业自驱力更强,有着做大、做强,以及尝试更多新业务的决心。这也是小米做事情非常巧妙的一个地方。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或已标明来源,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