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当经典企业培训模式遭遇新锐90后

当经典企业培训模式遭遇新锐90后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每一个企业都会迎来新一批初出茅庐的90后新员工,这类人群属于百分百的手机控、圈子达人、自主意识强、渴望被关注、个性不羁、酷爱自由、讨厌约束,对于他们的培养,如果还固守传统的培训模式显然会力不从心。

新员工培养体系通常是统一规划,课程呈现的时间和顺序掌握在培训部门手中,求知心切的新员工对学习的控制过于被动,常会感叹课程去哪了?

其次,与其统一的课堂培训时间、统一的课堂培训内容,对于通用知识的学习,新员工更喜欢能够自主学习,自定步调。前期填鸭与后期放羊之间的矛盾:新员工培训第一阶段往往被称作是压缩式成长,短时间内会给员工灌输过多的信息,而培训结束后,新员工进入岗位中的行为表现却少有人关注,缺乏持续跟踪机制。

众所周知,初入职场,新员工期望能有更多的归属感,如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和部门团队,快速与其他新员工建立同学友谊、快速与部门同事和业务能手形成对话……这些需求都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所以,时间过长与速度过缓之间的矛盾:通用知识集中培训往往要投入长达数天的时间,这种信息轰炸式的学习设计不仅无法让学员快速了解公司情况,反而会加重学员学习负担,降低知识转化效果,而且投入大块时间的学习相对于后期专业成长和在岗学习来说,投入产出比并不明显。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形势?最关键的是掌握以下四点:

1、前置化新员工培训时间,在新员工入职前就把所有学习课程于专属学习平台发布,营造新员工即需即学、即学即用、即用即学的学习环境。

2、传统培训课程体系化并无大碍,如果要满足新员工随需随学,随学随用的学习需求必须要再体系化的基础上做二次微化处理,将体系课程切割成小的知识颗粒,放置于专属平台,确保体系课程的“散”而不“散”。

3、创建一个新员工专属交流圈,引入企业内部的多层社交关系网,让新员工体验大家庭的温暖和话语权的被关注。

4、创建个性化的新员工成长档案,定期监控,并跟踪效果,规避单向新鲜与反馈缺位的问题,创建持续的信息和效果反馈机制。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