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管理学大师彼得:穿越时空地域的旁观者

企业培训师观点:管理学大师彼得:穿越时空地域的旁观者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洛杉矶郊区的家里,95岁高龄的他走得很安详。在他的身边,有一起生活了68年的结发妻子窦瑞斯,还有他的4个孩子和6个孙子。

  51年前,当彼得·德鲁克出版《管理实践》之后,现代管理理论才开始成为一门严肃的学科。也正因为此,他是管理学界公认的“现代管理之父”,他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21岁做记者开始,彼得·德鲁克作为记者、作家、顾问和教师的职业生涯已经跨越了75年,比很多人的一生还要长。他一生笔耕不辍,撰写了约40本学术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明年1月,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将付诸印刷。

  “大师中的大师”

  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有的美誉中,其炫目的称号无疑是“大师中的大师”,那些被称之为“管理大师”的人都对他推崇备至。这份“管理大师”的名单同样令人炫目,包括《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GE前CEO杰克·韦尔奇等。

  昨天,正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演讲的彼得·圣吉听到德鲁克去世的消息后,满脸的惊讶和震惊。他回忆起六年前德鲁克90岁生日时和德鲁克见面的情景,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他的睿智和知识渊博在当前的管理学者中无人能及,他是一个非常谦虚和蔼的人,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很难过。”

  “他曾经做过记者,加上他具有欧洲的学术背景,这一切都使得他的视野非常开阔,对事情的看法也颇具洞察力,这一点在当前越来越细分的管理学术中尤显珍贵。”彼得·圣吉说。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无疑是这一领域最关键的人物,他第一次提出:勤勉和负责任的员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开辟市场和革新对企业来说,比财务状况要优先考虑。他还要求企业经理人要善待和尊重员工。

  “他对美国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米尔斯(D.QuinnMills)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企业如何架构,企业高层对他们经理人角色的思考,这些都是从德鲁克而来。”

  米尔斯也在德鲁克90岁的生日聚会上见过他。“那时候,他已经非常虚弱,很多时间是在轮椅上。”米尔斯说。

  GE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承认,德鲁克的一个有力提问帮助他理解怎样去重新架构通用帝国,也将他塑造成为美国最知名的经理人。

  “德鲁克对我说,如果你不在这个行业当中,你会现在加入吗?如果不是的话,你要做些什么。”韦尔奇在上周五晚上回忆说,“很简单,是吗?但是难以置信地有力量。”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主要兴趣在于怎样成功地管理一个制造业、运输或者零售业的企业。除了如何管理员工,德鲁克认为对于企业,最重要的就是顾客,企业最先应该考虑的不是自己作为一个组织,而是顾客,这是所有企业和组织的基石。

  “他对这一点理解得非常好。”米尔斯说,“他非常善于确认首要和原则的东西,对企业要有顾客的定义也是开一代风气先河。‘如果你没有顾客,你就没有企业’,这是德鲁克说的。”

  西方媒体对彼得·德鲁克也是推崇备至,其中以《哈佛商业评论》最具代表性:“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

  “旁观者的历险”

  在他85岁那年,彼得·德鲁克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书名就是《旁观者的历险》。他认为,他一生从事过的职业,包括记者、作家、顾问和教授的身份都是“旁观者”,“旁观者主动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经理人也是如此。”

  1909年,德鲁克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荷兰语原意就是“印刷者”)。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高中毕业之后便去英国的商行做实习生,并于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他一边半工半读,并于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获国际法学博士。1933年,因文章遭到纳粹德国查禁,德鲁克离开德国到英国伦敦,1937年又移居美国。

  1939年,德鲁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工业人的末日》,在书中他深入剖析了法西斯主义的荒谬性。1940年,法国沦陷后,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把该书列为英国军官学校的必读书,并在《泰晤士报》上撰文高度评价德鲁克的见解。

  德鲁克曾在纽约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任教20多年,并从1971年起在加州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一直到他80多岁的时候,他还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并坚持写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米尔斯教授评价说:“他总是从欧洲和美国的背景来审视商务和管理。当他谈论和写作管理的时候,他心中既有欧洲也有美国,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德鲁克后来对亚洲的发展开始感兴趣。他预测到上个世纪70年代会出现大的通货膨胀,日本制造业将会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从任何角度上来说,他不是只在思考美国的企业。”米尔斯说。

  “我很想再去中国看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鲁克的著作来到中国,恰好被当时的张瑞敏看到了。一开始他本来以为国外的管理学者的学说不适合中国,但看了德鲁克的著作之后便立即被吸引住了。他开始成了一个“德鲁克迷”,到处收集德鲁克的著作,并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运用到海尔的公司管理中。

  张瑞敏非常喜欢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经理人》,并为该书的中文版作序。在序言中他这样说道:“看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他的书中获得新的启示。”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是彼得·德鲁克的学生,他把德鲁克的中文著作陆续地引进到中国来。“很多管理学家,要么在学术圈里得到认同,而在企业实践者中没有市场;要么在企业实践界有影响,但是学术界却认为其故弄玄虚。但德鲁克先生是不同的,他的影响是跨越时空、地域和界限的。”

  德鲁克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很关注,他曾对赵曙明说:“80年代我曾经到过中国,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能够取得成功应该也有很多特有的东西值得总结。我很想再去中国看一看,但现在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德鲁克曾讲过一个寓言,用这个寓言来形容他的一生也许正合适。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雅典市的会计官却拒绝了对他的支薪。拒绝理由是他把雕像的后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美丽,“没有人能看到这座雕像的背面!”

  菲迪亚斯当时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见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