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企业集团是由有控制地位的母公司为核心的、以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及相对独立的由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或组织组成的企业联合体。集团总部和各子公司、分公司之间主要通过资本纽带关系连接,形成层层控股、参股的关系。在面对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的情况下,客观上要求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设计出适应新时代企业竞争与发展需要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根据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理论和和实践,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主要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观点,其中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是目前为止理论界公认的最为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集团不仅仅与投资者有着利益关系,而且还与社会中的其他主体有着利益关系,这包括企业内部的职工、企业的客户、企业的供应商、企业的债权人以及企业有关主管部门,这些利益者群体对企业也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既然企业处在社会环境之中,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就需要对社会做出一定的承诺,不仅要使企业集团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且要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于体现企业管理的目标,更能揭示市场认可企业的价值;这一观点反映了企业对资产保值增值的客观要求,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有利于克服企业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同时也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一观点应该成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变革与财务战略

  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变革的趋势

  要做到合理定位财务战略,准确构建财务战略思想,确立财务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重点,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必须统一其先进性与可行性,密切衔接其长期、中期、短期目标以及科学地预见财务管理的变革趋势。顺应财务变革发展的需要,才能寻求到突破实施财务战略障碍的路径。当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内容已呈现如下的趋势:

  (1)财务管理观念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各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的差异日趋缩小,财务管理学国际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开放意识,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引进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了解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拓宽财务管理研究视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投资决策水平,促进市场均衡,减少投资风险。

  (2)财务管理目标由“利己”型转向“利他”与“利己”的统一。

  每个企业的行为只有有利于相关主体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实现,才能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共享知识。因此,追求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

  (3)财务管理对象由企业内部向金融市场延伸。

  经济全球化将使市场规模和容量达到一个空前未有的水平,使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应拓展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特别是金融市场的资金运动。因此,财务研究向金融方向延伸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战略须突破的障碍

  “财务战略”实施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但是在进行财务变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例如财会部门必须在交易处理与策略性作业之间取得平衡,在二者之间均衡地分配财务功能的资源;在未来的预算中,财务部门的运营成本呈下降趋势,财务主管要更多地考虑少投入多产出的问题。此外,对财务系统大幅度地改进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将主要用来转变传统的观念,因为现在的财务人员仍然注重对交易的处理而不是策略性的项目,而在此期间,信息系统仍将不断发展。同时,目前财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单一,财务和企业整体缺少合适的绩效衡量方法,财务分析缺乏相关性,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互不兼容,公司和部门的财务组织权限和职责相互混淆等问题,也是一道道横亘在财务变革路程上的关口。

  财务变革是一个转型的大变革,面临着诸如领导能力、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职能定义、绩效评估等重大问题。财务经理们已意识到,若想在战略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学会如何将数据变为信息,再由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再由知识付诸于行动。财务工作的内容将逐步转向改善基本财务作业流程,评估企业风险与机会,提供具有附加价值的企业营运分析,发展整个公司的绩效管理架构等财务战略性工作。在未来的财务组织中,财务经理们的主要责任也将转向分析企业增长的机遇,建立绩效衡量架构,了解并化解商业风险,领导“财务战略”转变并进行全面的知识积累。
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般模式

  企业集团必须在集团内部建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模式。一般而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有三种模式:

  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将子公司的业务看作是母公司(集团公司)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对于整个集团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其特点是大部分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很少部分的决策权,其人财物及产供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收益分配、资产重组、财务人员人任免等重大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子公司只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或公司,投资功能完全集中于母公司。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统一指挥和安排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全统一集团财务目标;能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资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高度集权使决策压力集中于母公司,一旦决策失误,企业集团将产生巨大损失。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体制。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子公司决策快捷,易于捕捉商机,增加创利机会;减轻了母公司的决策压力,减少了母公司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其缺陷表现为: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集团整体,子公司各自为战,容易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不便于发挥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以及时发现子公司的风险和重大问题。  3.3集权和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和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强调恰当的集权与分权,这样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职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分分权或集权的缺陷,融合了集权与分权的优势。

  四、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合理而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瞬息万变,集团公司的财权配置方式是动态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随着母公司、子公司的发展,以及各种环境的改变,应及时调整财权配置政策与方式,使之保持最佳状态,发挥其最大效能。因此,我认为我们应采取一种动态集分权结合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强调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权限在集团内部不同成员企业的动态配置。

  企业集团的构成包括了核心层、控股层、参股层以及协作层等不同疏密关系程度的企业。而这些成员企业无论是产品构成、人员素质、地理位置、行业分布以及在集团中的重要性,还是面临的市场环境都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成员企业,集团公司可以采用不同的财权分配政策。即使同是全资子公司,也可能由于其具体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财权配置。

  2、财务管理权限在集团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配置。

  企业集团不仅要从自身发展的不同层次调整,还要从企业集团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母子公司间的财权配置。比如在企业集团初始创建阶段,如果集团规模不大,管理的跨度不是很长,集团公司可以采用集权式管理;在企业集团发展成熟阶段,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涉及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所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这时企业集团要根据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情况,合理地划分财务管理权限。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是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符合市场济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集团的关键。构建与企业集团组织架构相协调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要从企业集团的成员结构和发展阶段性出发,实现财务决策权在整个集团的动态优化配置。

  财务总监需要做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工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当今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理人,不仅要遵循某些传统的原则,还必须了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及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并掌握最新的策略与技术,以便高效地完成工作,给企业所有者和股东们提供强有力的利益保障与支持!

  清华大学财务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从系统和宏观层面帮助企业财务总监及所有高层经理人提升其现代战略财务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和财务控制能力,以更全面、更深刻的眼光审视企业价值,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