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商业即数字

培训讲师谈管理:商业即数字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2013年的7大信息技术趋势

  过去25年间,诸多公司在做同一件事:专注核心业务,不断剥离非核心部分。在聚焦业务的浪潮下,信息技术不幸沦为“非核心部分”,很多人认为它存在的意义仅是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


  但这一趋势已经改变:我们周边的世界正发生巨变,信息技术的进步正是这些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今天,信息技术不但是保障公司有效运营的工具,更成为推动公司发展成长的源动力。在数字世界中,缺乏信息和技术的公司犹如失去双目的盲人。未来,信息技术不仅将改变所有行业,还将改变每家公司设计和生产产品的方式、创建和管理交易的方式,与客户合作、互动的方式。因此,在未来,所有企业都将成为数字化企业。


  我们已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信息技术视为战略资产,并依此对核心业务进行全面升级。它们不断对数字工具进行投资,扩张数字能力,积累数据分析技巧。它们对有价值的数据进行辨别、评估、提取、分析、归纳、分享、管理以及最重要的——依据数据行动。例如,通过无线传感器技术,耐克公司监测、改进并为用户创建新的训练计划。福特公司则收集汽车运转以及客户的驾驶行为数据,并正尝试用数据分析法改进下一代汽车的驾驶体验。


  在这种技术与业务紧密相连的环境下,信息技术的进步将深刻影响公司的业务,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将无法与之匹配。25年前,企业管理者尚有理由轻视信息技术的革新;但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应只是公司CTO或CIO的关注重点,它们应得到COO、CMO甚至CEO的重视。


  每年埃森哲技术试验室的技术展望小组,都会发布未来三到五年内可能对商业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趋势。今年,我们采取众包的方式,从埃森哲的顾问、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处征集到两千多个趋势提案。根据商业试验室的最新动向、学术研究、风险投资流向、IT分析师观察以及行业大会的热门主题,我们对这些提案进行了初步筛选。最后,我们与内部专家合作,对结果进行总结和排名。这些新的趋势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标准:


  ·对公司影响巨大


  ·技术变革影响的范围广,发展速度快


  ·影响范围超过任何一个单独的行业


  ·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能在12个月内采取相关行动


  ·不只一家供应商能提供相关产品与技术


  最终我们总结出2013年的7大信息技术趋势,它们与公司在商业世界中面临的挑战有重要的关联,并将迅速出现在绝大多数公司C级管理者的备忘录或日程表中。


趋势一:无处不在的“关系”

  趋势一


  无处不在的“关系”


  你是否还记得,在几十年前,顾客与商家的关系是怎样的?那时无论是杂货店、裁缝店还是药店,商家与消费者是邻居,甚至是朋友。工业生产与IT技术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种社区式的商业生态圈。手工艺人和传统技术被规模化生产所替代。人们再也听不到柜台上的热情推荐和亲切叮嘱,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异国他乡的呼叫服务。电子商务更是用一张张网页取代了销售人员的工作。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很多消费者感到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


  今天,在技术的帮助下,这种趋势终有可能被逆转。企业现在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定位服务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与他们建立真正个性化的关系。消费者终于可以再次体验个性化的服务,客户关系也不再只是一串串数据、交易记录和Cookie文件。和过去不同,这种客户关系是数字化的,企业可以大规模地对客户关系进行个性化处理。对于那些高瞻远瞩的企业,大规模客户关系管理代表着绝好的商机,第一,他们可以建立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客户亲密度;第二,他们可以让品牌更具影响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更了解你的客户。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网页、在线聊天或移动应用,企业总有新的方式来加深对客户的了解。这些新的客户信息不但让在线互动更加顺畅,更能让线下销售受益。


  Catalina是一家市场营销公司,他们在这方面树立了成功的先例。当购买商品时,顾客会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通过新技术,公司会得知消费者现在的地理位置。计算机会自动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与位置信息匹配,最后向消费者推送新的促销信息。而推送的产品信息正是消费者喜好或需要的商品。


  通过对客户更深的了解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公司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客户体验——用过去的交易记录提示现在的对话沟通,通过定位服务让交易变成互动关系,最终将客户信息转化为更高的客户亲密度。


  意识到消费者不仅仅是购买者。今天任何一位消费者不再是单独个体,他们因品牌或相同的喜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有更多、更便捷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好恶,给出自己的消费建议。他们不仅是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他们无时不在,全知全能。


  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的克里夫兰印第安人队就积极利用这种新的趋势,他们召集球队最狂热的粉丝,建立了“印第安人社交俱乐部”。球队鼓励粉丝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对球队进行全方位讨论。为了鼓励球迷参与,俱乐部不但提供免费的球票和海报,更邀请活跃的球迷观看现场比赛并分享观赛感想。


  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媒体,92%的消费者更信赖赢得媒体(Earned Media),例如口耳相传或朋友推荐。这使得消费者之间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企业应抓住机会,让消费者成为你最强大的销售顾问。


  改变与消费者的接触方式。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广告和市场调查的时代;当需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时,公司就通过各种市场渠道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当需要聆听时,他们就抽出一个小小的消费者样本,进行市场调查。现在必须要改变这种过时的沟通方式了。无论是YouTube、Twitter还是网上聊天内容,企业了解消费者的渠道大大增加了,消费者信息采样样本也极大地扩充。此外,消费者更多地在他们的群体之间讨论公司的产品与服务,这些对话发生在公司的视线范围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常常在公司参与对话前就已完成,很多消费者与公司接触仅仅是为了完成最后的交易。因此,公司需要彻底改变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从对话的发起者转变为对话的参与者。当消费者之间发生讨论时,公司应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消除他们的顾虑,解答他们的难题。


  要完成这种转变,公司就要打破各种渠道之间的藩篱,以一种全方位的形式与消费者进行接触。最近SAP公司就为奢侈品公司博柏利(Burberry)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它可以将公司从各种渠道的数据汇集到一起。当顾客进入卖场时,摄像头会进行自动识别。博柏利的销售人员就可以通过手中的iPad了解顾客的详细信息,包括联系方式、购买历史、消费数据、喜好产品以及其在社交媒体上对本品牌的评价。这样销售人员就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接触。


  采用“全渠道”关系管理战略。明智的公司已经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不同沟通渠道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将这些渠道整合到一起,企业就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互动。举例来说,用电子邮件发送促销信息会被客户当作垃圾邮件,而通过扫描二维码推送打折信息则是服务创新。如果公司能够掌握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那么他们就能创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甚至能媲美人际交往。


  维珍航空公司美国分公司通过Facebook和Twitter提供服务,客服人员检测社交媒体上有关航空公司的信息,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们会及时回应。乘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完成一些简单的请求,例如预订飞机上轮椅,这样他们就不必与客服中心联系了。


  将客户信息转化为满意度。有了更丰富的客户信息和更深入的客户互动,公司便能快速发现客户需要什么、反感什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带来的是更多的重复消费,更低的客户获得成本。此外,在满足客户的同时,公司对客户的了解进步一部加深了。换句话说,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越牢固,他们从消费者处获取的数据就越可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要大规模地建立个性化客户关系。尽管大规模与个性化听起来是一对相悖的概念,但在多渠道和大数据分析的帮助下,企业现在有能力与消费者建立前所未有的互动和亲密度,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他们是独一无二的。 









趋势二:嵌入式数据分析

  趋势二


  嵌入式数据分析


  预测未来,原本只存在科幻电影与想象中。大数据的出现,终于让人类有可能掌握这一神奇的力量。每个公司都在贪婪地收集数据,期待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大部分公司认为,收集的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性就越高。但这种论断并不完全正确。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泛滥,很多企业已经被海量的数据淹没。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飞速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和日新月异的数据挖掘工具,这些都为公司带来大量非结构化的原始数据。公司现在缺乏的是“正确”的数据。


  想要正确的答案,先问正确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企业所应用的软件系统是以功能为基础的。举例来说,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交易。尽管它也会收集数据,但这些数据都是和改善消费体验相关的,它不会去收集其他数据。换言之,公司凭借本能去鲸吞数据,并没有带着明确的目的和问题。当然,这些数据对完成交易功能已绰绰有余,但当公司用数据分析制定战略决策时,例如进入新市场或为产品定价,他们就会发现,手头的数据根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数据缺口。


  要填补数据缺口,公司要彻底改变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思路,它们要为数据分析而生。公司要抛弃漫无目的的数据收集方式,要有的放矢地去收集数据。未来,新一代软件系统将成为公司数字供应链的第一个环节,它不但能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为消费者服务,更能为公司收集正确的数据,解答公司最迫切的问题。因此,对公司来说,技术现在已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的挑战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设计出正确的问题。


  量化周边世界。当公司无法收集需要的数据,那么就应重新审视收集这些数据的方法。有很多软件公司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代软件系统,添加更多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让用户更便捷地从软件中提取数据。


  公司也在行动,他们在客户交互系统中添加更多的数据收集点。Netflix(在线影片租赁公司)会记录用户观看影片的整个过程,例如用户何时会暂停播放,又会重复观看哪些片段。Knewton(在线教育公司)则观测学生如何使用公司的软件,例如他们完成作业的时间、最高得分、甚至学生的键盘记录和完成某一问题的时间。公司创始人兼CEO何塞·费雷拉说:“我们每天要从每位学生身上获取数千个数据点。”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公司获得了又一件填补数据缺口的利器。UPS开发了一套车载传感器和手持电脑系统,它不仅可以追踪货物的位置,还可以跟踪送货车辆的行程。通过这套系统,公司发现,送货路线中左转弯越多,送货的速度就越慢,油耗越高。根据这些发现,公司将送货路线中的左转弯限制到最低的数量,仅这一措施,就使公司每年节省约九百万加仑的汽油。


  创建数据供应链。在很多公司中,辛苦得来的数据只停留在硬盘中,无人问津。公司应停止建立数据仓库,而去打造一条数据供应链。得到可靠的数据源后,公司还要将这些数据组合、分析,就像工厂的生产线将零部件组装成产品一样。一直以来,数据分析对公司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前公司分析数据方式无目的性。要有效地分析数据,公司必须想方设法地搞清楚,什么样的数据才能够支持战略决策,并确保收集正确的数据。换句话说,公司要带着明确的目的收集数据,这样才能带来更好的数据和更好的分析结果。


  福特公司研究发现,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都颇具环保意识,他们希望电力驾驶的比例尽可能高。但是在原先的驾驶系统中,是否进行油电切换取决于电池的剩余电量。如何在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电力行驶的比例呢?带着这一明确的问题,福特分析了车载GPS上的数据,他们发现很多车主的驾驶范围集中在几个固定的位置之间,例如学校、公司和超市等。于是公司开发了一套路径算法,当电脑发现汽车的行驶范围在电池的容量之内时,汽车就会更多地依赖电池行驶。


  在不久的将来,一些公司将会建立起行动敏捷的数据供应链,形成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的良性循环。随着商业环境和战略的变化,他们会重新设计自己的问题,收集并分析全新的数据。


  转变企业文化。在向数据分析转型中,仅仅在软件开发环节加入数据需求还不够,下一步是要培养以数据和事实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公司要淡化业务模块(数据的使用者)与IT模块(数据的提供者)之间的界限,这样才能同时提高两者的效率。


  为达成这一目标,很多公司在内部设定新的高级管理职位,例如首席数据官(Chief Data Officer)。他们负责数据的收集、整合、输送和分析。即便没有这样一位数据带头人,每位员工都要培养寻找更好、更多和更新的数据的意识。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系统性地使用数据引导决策,变成更聪明、更成功的组织。 









趋势三:数据加速度

  趋势三


  数据加速度


  早在大数据概念出现之前,人们就普遍接受了数据的3V特征,即容量(Volume),种类(Variety)和速度(Velocity)。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容量和种类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掩盖了数据处理速度的发展。今天商业世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机会转瞬即逝,一个组织的行动速度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获得数据到产生分析结果,如果这一过程用时过长,公司就面临被更敏捷的对手所取代的风险。


  永远不够快。你是否曾焦急地等待智能手机打开网页,运营商的网络速度似乎总无法让人满意,但这时你是否还能回想起,十年前人们拨号上网的情形。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它反映了人们对回应速度永无止境地期许。正是这种期许推动了所有公司加快行动速度。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将对速度的追求推向极致,我们已习惯随时随地获取大量数据。


  企业界也一样,既然我们早已习惯用网络实时追踪顺丰或UPS的个人快递,为何企业不能用相同的方式管理自己的供应链?


  飞逝的机会窗口。商业世界的机会窗口正不断缩短,这是推动数据处理速度的另一主要因素。在电商领域,速度尤为重要。当消费者登陆网站时,你必须在几毫秒内,传递给消费者极具吸引力又高度相关的信息。这段时间不止包括网页的打开时间,还包含后台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咀嚼时间,包括过去的互动、购买历史和社交网络内容等。实时广告拍卖也是如此,你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网页浏览者的喜好,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点击广告。在网络世界之外,数据分析速度与反应速度也越来越重要。一架飞机停工一天,航空公司就要损失25万美元。一座油井停工一天,100万美元就会蒸发。如果能更快的获得故障信息和运行数据,人们就能更快地进行修复。对速度要求最高的应用当属资本市场,报价的提交和撤销常常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


  新技术让数据运行速度更快。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让企业处理数据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中之一是固态硬盘(SSD)的出现,它大大改进了传统数据储存和提取速度。更进一步的是内存计算技术(In Memory),它可以让CPU 直接从内存而非硬盘上读取数据。Sap公司的HANA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自2011年发布以来,HANA已成为公司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上文中中博柏丽的例子就使用了这种技术。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预测,到2015年,内存计算技术的使用率将提高三倍。


  在软件方面,开源分析软件套装,如Apache Mahout使非专业人士能更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还有实时分析与批量分析转换工具,它让用户快速地分析大批量数据,同时降低出错率。


  速度PK时代。通用电气CEO杰佛里·伊梅尔特最近在其致股东信中写道:“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未来尚不明朗之际,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需要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充足的现金、继续投入的勇气和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伊梅尔特说的没错,在这个动荡的经济环境中,风险危机四伏。但我们观察到,很多伟大的公司将不确定性视为机遇。正是不断提高的数据处理速度让他们灵活敏捷,很好地适应了多变的环境,并最终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趋势四:无缝协作

  趋势四


  无缝协作


  公司总是想法设法地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理由很简单:通畅的沟通带来高效合作,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效率。社交网络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式。公司自然也想借助这股浪潮,加强公司内部的沟通协作。


  尽管Twitter等社交工具大行其道,但用它来解决一个公司面临的协作挑战并不合适。原因很简单,人们进行社交的动机不同。在个人生活层面,人们进行社交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所以我们才会追踪朋友和家人的最新动态和生活细节;但在工作中,人们进行社交是为了更快、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如果简单地将现有社交工具移植到公司内部,后果将适得其反——员工工作非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会浪费大把时间。


  把社交纳入到业务流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高社交协作的目的性。公司要把社交融入到业务流程中,例如针对产品开发和销售,让员工可以对某一特定的任务进行对话和分享,他们还可以快速地求助相关领域的内部专家并获得正确的信息。这样员工可以变得更明智,反应更快并更具生产力。例如他们可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评论,发送即时信息或对产品进行“关注”,相比传统的生产线,这种模式可以提供前所未有自由信息交换。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从社交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分享,减少无法获得信息的挫败感。并且当他们获得帮助和指导后,他们与同事的沟通将更加顺畅,并能更快地融入公司环境。


  一些软件开发公司,例如甲骨文(Oracle)和SAP已经在他们的ERP系统和CRM系统软件中加入了社交平台功能。公司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社交协作打造一个员工合作、工作流控制、知识分享以及知识管理的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与社交合作的员工越多,每个人获得益处就越大。如何让员工积极地使用社交工具?要记住,社交工具并不只为了提高公司效率,它首先要让员工更方便地工作。反观第一代CRM工具,销售人员对其极为抵触,认为它过于复杂繁琐。如果公司只关注业务功能,不关心员工使用起来是否简单,社交协作将很难得到普及。因此在进行开发时,公司不但目的要明确,更要有用户至上的心态。将社交工具的用户想象为你的客户,而不是员工,这样才能开发出友好、易用的工具,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交协作中。


  营造协作文化。要建立社交协作,IT部门不仅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适应新的身份,肩负新的责任。在以前,无论是何种沟通渠道——电话、电子邮件或远程会议,IT只是渠道的提供者和监管者。未来IT部门要成为业务部门的伙伴,与后者紧密合作,按照不同的需求打造不同的社交工具。由于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截然不同,原先万能型的沟通工具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因此IT部门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努力学习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流程。总之要记住,要让技术为业务流程服务,而不是让业务流程为技术服务。









趋势五:软件定义网络

  趋势五


  软件定义网络


  无论是虚拟服务器还是虚拟数据存储,公司已经从虚拟化技术的投资中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但这些应用都是以节省成本为目的。现在,是时候走完虚拟化的最后一步了。随着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出现,网络设置终于可以与路由器等硬件相剥离,实现网络互连的虚拟化。SDN技术将完全释放虚拟技术的潜力,让企业与云应用更加紧密的结合。这将彻底改变企业的现有面貌,给予他们无限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这无疑是巨大的竞争优势。


  最后一块拼图。虚拟化技术的出现是企业和各类组织的福音。通过虚拟化,美国政府每年的IT开支可以节省20%。虚拟化节省了硬件、空间、电源和冷却的成本,更能使软件在任何地点运行,还可在灾后快速地进行数据恢复,从而提高了公司业务的延续性和灵活性。如果使用得当,虚拟化可以减少企业对硬件的依赖,并让软件部署更便捷。


  更重要的是,虚拟化让公司能真正享受云计算服务。无论是通过SaaS还是IaaS(SaaS,Soft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指通过网络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指通过网络提供IT基础设施),公司都可以把流程和服务转移到虚拟的云环境中。例如,一个网络零售商想赶在圣诞节促销前增加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或者一个软件公司接到了一个容量庞大的临时项目,这时他们就可以租用虚拟服务,而不必添置价格昂贵的服务器了。


  尽管形式多样的虚拟化技术让企业获益匪浅,但他们依旧被固定的物理网络连接锁死。公司要变得更加灵活和敏捷,他们还缺少最后一片拼图,虚拟网络连接,即SDN技术。


  它能为我们做什么。SDN到底是什么?传统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固件是由设备制造商锁定和控制,SDN将网络控制与物理网络拓扑分离,从而摆脱硬件对网络架构的限制。这样企业便可以像升级、安装软件一样对网络架构进行修改,满足企业对整个网站架构进行调整、扩容或升级的需求。而底层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则无需替换,在节省大量的成本的同时,网络架构迭代周期将大大缩短。


  SDN技术正获得越来多的关注。思科在2012年末以1.41亿美金收购了SDN初创公司Cariden。VMware则花费12.6亿美元收购了Nicira,作为其虚拟化战略的一部分。


  SDN技术缘何受到追捧?因为它可以让公司更快、风险更小地进行创新。当公司对网络进行改进或安装新的软件应用时,不必再耗时费力地调整硬件,他们可以通过编程,轻松对网络连接进行更改。公司一直以来对IT部门的反应速度怨声载道,SDN技术终于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反应速度。无论是IT部门还是业务部门,公司实验新项目的成本和风险都将大大降低。









趋势六:主动防御

  趋势六


  主动防御


  很多公司对自己的网络安全系统感到非常满意。外围防火墙、密码自动更新机制和智能手机远程控制(在被盗时),这些新技术让管理者感到高枕无忧。但实际上,要降低一个组织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这些还远远不够。


  今天的网络安全环境正变得异常复杂和凶险。黑客的攻击面正在不断扩张,它不但涉及公司自身的安全,更牵扯越来越多的人、设备、系统和基础设施。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更为黑客提供了新的乐园。网络犯罪正变得越来越有组织,针对性也越来越强,各类组织甚至国家政府都有可能是网络攻击的幕后支持者。无论是集体行动的黑客组织,还是技术高强的“独狼”都变得更加危险,因为他们获得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不仅仅是IT部门要承担网络攻击带来的恶果。当重要数据被窃时,公司要承受知识产权风险;当网络遭到攻击而崩溃时,公司面临运营风险;当用户资料被盗时,公司要面临社会和商誉风险。面对这些风险,网络安全不应只是IT部门或CIO关心的事情,它必然上升为公司级别的行为。


  主动出击。过去,所有网络安全措施都是围绕着“防止坏人进来”的理念。但由于IT领域的快速创新,现有外围防御和安全标准会很快变得过时并漏洞百出。理想的网络安全措施不是完全被动的,IT部门要学会像黑客一样思考,了解他们如何、何时以及在何处发起攻击。其他员工则应转被动合规为主动行动,与IT人员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攻击,并在造成损失前快速行动。


  主动控制风险的关键,是要绘制公司网络安全的“地形图”——了解公司业务流程和关键战略资产。换句话说,你要搞清需要保护的是什么。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某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规格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假设一位员工在休假中,管理系统却发现该员工的个人账号在申请下载该技术规格。这时系统应能主动判断,这属于异常行为,并自动进行更严格的身份验证。


  自动化在这里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全人员应提前进行情景设置和相应的防御措施,就像人类的反射系统,能立刻对网络威胁进行侦测、评估和反应。回到上面的例子,这时安全系统应该自动锁定数据库,并向安全团队发出警告。


  第二道防线。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攻击,企业有必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铺设第二道防线。数据分析法能帮助企业以一种新的角度审视网络安全状况,并且能及时地进行侦测和反应。


  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的主动身份验证系统(ActiveAuthentication)就通过对用户足迹进行分析,验证其真实身份。该系统会收集并分析大量和用户习惯相关的数据,最终描绘出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方式,例如使用鼠标的习惯(双击、单击、拖曳)或在文档中的写作习惯。该系统能帮助公司判断,使用电脑和用户登录的人是否是用户本人。在医疗领域,安全系统会分析患者的医疗记录,实时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浏览病人的医疗档案。


  扩充你的武器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网络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安全人员的技术手段。有两种基于SDN的防御技术正方兴未艾,第一种被称为“蜜罐”,例如Datasoft公司的NOVA。简单地说,这种技术就是设置诱饵,向攻击者发送错误信息,让他们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种技术被称为“沙箱”(Sandboxing),例如Invincea和Bromium公司的技术,它们的目的是迷惑攻击者,让他们无法发现你。沙箱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有价值的数据,例如PDF文件和各类文档等,隔离保存在虚拟空间内。由于系统是虚拟化的,不单单是密码,连网络连接都是随机的,这让攻击者很难破解。


  无论是蜜罐还是沙箱,任何技术都不能万无一失,更不能一劳永逸。真正的挑战,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防御架构,它不但能融合各种防御措施,还要足够灵活,能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以应对不断进化的网络威胁。









趋势七:别具慧“云”

  趋势七


  别具慧“云”


  有些事物,人们总将其挂在嘴边,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接触过,云计算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实际上,云本身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CRM云服务公司——Salesforce建立至今已历经14个年头,5年前它的用户数量就突破了100万。财务和人力资源云服务公司Workday建立于2005年。2006年,亚马逊开始提供IaaS服务。云计算已经非常成熟,公司不应再将其视为一个高深莫测的概念,而应该去思考如何将其视为一个工具,如何利用云计算改善公司的业务。


  掌握混合云。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如何选择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掌握混合云变得越来越重要。混合云有两层含义,它可能指不同云技术的混合,也可能指云与传统IT系统的融合。当云计算刚刚起步时,各个云系统就像互相隔绝的应用程序。而现在,即便是私有云项目也不仅是简单的SaaS应用,而是将各类云服务与公司传统的ERP系统紧密地编织到一起。当EMC公司用Salesforce来升级公司的CRM系统时,云服务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公司将其与项目管理工具以及电子邮件系统融合到一起,使整个系统可以同时处理财务、运营和通讯信息。


  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软件系统仍将在公司的IT系统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公司要意识到,云计算和传统IT将长期共存,如何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云技术之间的融合也异常重要,在大多数公司中,负责不同云项目的员工相互独立,例如专门负责Salesforce的小组和负责微软Aruze的小组。然而混合云需要混合型技术。未来,IT部门管理者需要对云计算各个部分的功能与角色了如指掌,并且他们知道如何让这些云技术像一个整体那样运作。


  公共云VS私有云。关于云计算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选择公共云,还是私有云?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公共云天生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和便捷性,但很多管理者还是对其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无非是出于数据安全的考量。对于刚刚踏上云转型的公司,搭建私有云无疑是更安全的选择。随着数据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共云应用,毕竟其规模效益和网络效益是私有云无法比拟的。尽管现在对于公共云和私有云,公司只能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但在未来,我们将有能力对云应用进行进一步细化,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以服务为基础的数据层。这样就解除了公司对公共云的后顾之忧。


  如果你的公司还在讨论云技术,这说明你们已经落伍了。云技术已不再神秘,它早已来到我们身边,每个组织都可以便捷地使用云技术,让其变得更好。


  在现实商业世界中,已经有先驱者对以上的每一种趋势进行探索和实践。我们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新的技术将深刻地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甚至会改变公司的组织架构。历史证明,每一次技术变革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转变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IT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力量远远不够。公司管理者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援,抓住每一次技术机遇,带领公司完成技术转型,让企业在飞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译/安健)









  丁宝洛是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董事总经理。


  刘东是埃森哲北京技术研究院院长。


  安健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高级编译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