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关于VC的六大谎言

培训讲师谈管理:关于VC的六大谎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认清风险投资的本质  在我们庆祝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谢尔盖·布林这些创业者成功的同时,常常还会连带颂扬那些风险投资人,他们曾经支持这些初创企业,并最终分享了创业者的荣耀。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比如克莱纳·帕金斯公司(Kleiner Perkins)和红杉(Sequoia),总是能找到最具潜力的年轻公司并成功投资,这给它们的品牌戴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福布斯》专门推出最佳创业投资人榜单,表彰他们点石成金的“慧眼”。乍听上去,风险投资的故事摄人心魄,似乎只要大胆投资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事实绝非如此。在苹果、Facebook和谷歌成功故事的背后,更多的是初创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却以失败而告终的实例。事实上,风险投资人本身并不比别人更擅长创造收益。十几年来,大部分风险投资收益不敌股票市场收益,1999年以来,风险投资基金的平均收益几乎为零。


  没有创业者,风险投资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然而,跟风险投资人打交道时,创业者常常感觉被压迫。对正在成立(或者打算成立)公司的创业者而言,风险资本的神秘感常令人无法抵制。本文将揭开那些常见的谎言,帮助企业创始人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行业,认清风险投资的本质。


谎言一:风险资本是初创基金的主要来源

  谎言1


  风险资本是初创基金的主要来源


  初创企业寻求风险投资的概率极小,并非常态。从历史上看,只有极小部分(少于1%)的美国初创企业曾经获得风险投资。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数据显示,该行业正在走向萎缩:自上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后,随后10年间(2001-2011年),活跃的风投公司从744家减少到526家,2001年全行业共筹集到390亿美元风险资本,而在2011年这一数字则降至190亿美元以下。


  但是,风险投资减少并不意味着创业资本减少。非风险投资类的融资方式正在快速增长,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天使投资就是其中之一。天使投资人是一群富裕人士,与风险投资人相比,他们更关注前期项目,单笔投资额相对更小。目前,天使投资人投资的公司数量是风险投资人投资的16倍之多,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11年,天使投资人投资了近6.5万家公司,总投资额为220多亿美元,而风险投资人仅投资了3700家公司,投资额为280亿美元。AngeList是一个联结初创公司和天使资本的在线平台,它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天使投资的飞速发展。自2010年该网站上线以来,2000多家公司借助该平台成功融资,在那里,初创企业可以在1个月内就筹集到超过1000多万美元的资金。(考夫曼基金会是AngeList的一家投资人。)


  创业投资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新形式——众筹(Crowdfunding),即创业者面向数目较多的个体投资人,以非股权回报的形式(例如初创公司的产品)募集少量金额的资金,每个个体投资人的出资额度均较低。Kickstarter报道说,2012年,1.8万多个项目在该平台上募集了近3.2亿美元资金,是2011年的三倍。去年,《创业企业扶助法》(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获得通过。该法案承诺支持初创企业更快发展,允许公众小额集资人获得股权回报,并放宽了可参与投资人群的规模。


谎言二:投资初创企业风险很大

  谎言2


  投资初创企业风险很大


  风险投资人常被描绘成敢于支持大胆创新想法的冒险家。没错,风险投资人的确承担了很大风险,但用的是投资者的资本,很少是他们的自有资本。在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基金中,合伙人的资金只占总额的1%。由于该行业自身独特的盈利模式,加之投资周期长和缺乏有效的业绩数据,风险投资家承担的责任要小于大多数的专业投资人。如果一家风投公司投资你的初创企业,它会为你的成功加油。但是即便你最后一败涂地,该公司的财务指标也不会太过难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家标准的风投基金在基金周期内(通常是10年)会对托管资金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如果企业成功退出,通常是被收购或上市,该基金还会得相当比例的收益提成。因此,如果一家风投筹集到10亿美元的基金,它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那么一年就能获得2000万美元的固定酬金,这笔收入足以支付它的日常费用和开支。风险投资公司通常每3-4年筹集一笔新基金,所以如果风险投资公司在第一笔基金的第3年,筹集到第二笔10亿美元的基金,那么它就会获得另外一笔2000万美元的酬金,一年下来,总共可以得到4000万美元。这些管理费用旱涝保收,且不断累积,有了它,风投合伙人的报酬就有了保障,即便投资收益低,他们也可高枕无忧。不管基金投资表现如何,很多合伙人都能拿回家7位数的工资报酬。大多数创业者则没有这种安全保障。


  其他投资专业人士通常面临更为严峻的投资业绩压力,比如说共同基金经理,他们需要每日汇报基金业绩状况,一旦表现不佳,他们就会被炒鱿鱼,而投资者可以随时抽回资金。这种情况在其他投资领域也较为普遍,但是风险投资管理人并不受其困扰,因为风险投资公司的业绩评判,通常要等到基金十年周期结束之后才见分晓。因此,风险投资管理人面临的个人风险要小于天使投资人和众筹投资人所面临的风险,因为后两者使用的是自有资本。所以风险投资面临的风险小于大部分创业者;同时,创业者通常是倾其所有及所能进行创业。


谎言三:风险投资人能提供很好的建议和指导

  谎言3


  风险投资人能提供很好的建议和指导


  风险投资人说服创业者的一套常用说辞是,风险投资公司除提供资金外,还会提供更多的东西,比如经验、运营和行业专业知识、广泛的人脉、针对初创企业的一系列服务和过去成功的投资记录。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非货币资源确实极具价值。但是,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人参差不齐,他们在指导和协助企业方面下的功夫也各不相同。即使一些风险投资人愿意指导企业的CEO,他们提供建议的能力和质量也千差万别。有关风险投资行业的指导承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数据显示其最终能够兑现。如果你询问100家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的CEO,风险投资人对他们的帮助,一些人会说他们很棒,另外一些人会说他们很活跃但帮助不大,还有一些人会说他们除了开支票几乎毫无用处。当然,最后一类情况未必不好:一些CEO可能乐于省掉指导环节,直接拿到现金。但是如果创业者深信风投会提供很多附加价值的帮助,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大失所望。


  判断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或者合伙人能否提供资金以外的其他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尽职调查,就像招聘一个关键职位人选时,你需要做彻底的背景调查一样。你可以跟这家公司的其他投资组合中的公司CEO聊聊,问一下这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是否平易近人,他能给公司带来多少价值,以及他是否曾给CEO提供一些解决企业问题的建设性帮助。此外,你还需要问清该公司提供的资源情况,比如公关、招聘等,以及这些资源是否有用。


  有些问题你应该直接问风险投资公司,比如,它会派谁跟你的公司接洽?此人是合伙人还是助理?他是否有你所在行业的经验(或者其他投资组合公司)?他正在为多少家公司服务?咨询这些问题天经地义,但令人惊讶的是,只有极少数公司的创始人在跟风险投资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关系之前,真正打电话咨询过上述问题。如果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凭借其卓越的专业技能、指导和服务胜出,那么创业者需要核实这家公司及其合伙人是否名副其实。


谎言四:风险投资人能带来可观收益

  谎言4


  风险投资人能带来可观收益


  去年我和考夫曼基金会同事发表了一篇风险投资行业现状及其收益的报告,题目是“我们遇到了敌人……他就是我们自己”,这份报告后来广为流传。我们发现该行业的整体业绩不佳。自上世纪90年代末,风险投资基金收益就不再明显优于公募基金,1997年以后,风险资本投资者的收益低于其投资额。小部分一流风险投资公司的确表现优异,它们创造了极高的“风险投资回报率”:回报至少是投入资本的两倍,且是净收益。但是由于它们的业绩数据通常并不为人所知,业绩报告也不连续,我们无法知晓哪些风险投资公司属于这一群组。但是,大多数基金确实毫无盈利,甚至亏损。


  考夫曼基金会在20年间投资了近100家风险投资基金,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逐一分析,最终发现只有20家风险投资基金收益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每年高出3%至5%,我们希望以此补偿我们支付的管理费,以及由于私募投资而非公募投资导致的低流动性。更糟糕的是,其中62家风险投资基金收益低于小盘股的股指收益。


  风险投资通常被视为一项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投资。我们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风险资本投资者承担着高额费用、低流动性以及其他风险,但是很少能够获得高回报。那些惨被拒绝的创业者根本无需郁闷,只需查看一下风投基金业绩数据,就会发现风险投资人根本就没有点石成金的投资妙手。


谎言五:规模越大越好

  谎言5


  规模越大越好


  美国早期的风险投资行业就像手工作坊式的小产业,早期引人注目的交易包括对英特尔、微软和苹果等公司的投资。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1990年,全美共活跃着100家风险投资公司,它们管理的资金规模不足300亿美元。那个时期,这些公司创造出远超市场回报的强劲收益,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其投资业绩都十分优秀。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2000年,互联网行业迎来了鼎盛时期,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数量骤增至1000余家,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2200亿美元。但是风险投资并未节节高升,跟大部分的投资类别一样,当大量资本蜂拥而至时,它的收益开始下跌,直至目前,风险投资尚未走出下跌的阴影。此后,风险投资公司的数量减少,管理的资金规模降低,但仍然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和中期的水平。


  更大未必更好!这条原理不仅适用于这个行业,还适用于单独的风投基金。企业创始人总感觉跟一家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签约能带来威望,就像MBA学生如果收到一家著名大公司的工作邀约,会感觉特别高兴一样。但是行业研究和学术研究均显示,基金规模一旦超过2.5亿美元,基金业绩就开始走下坡路。我们发现考夫曼基金会的投资组合里,那些规模超过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通常无法带来有吸引力的收益,30家公司里只有4家公司的收益超过上市小盘股股指基金的回报。


谎言六:风险投资人也是创新者

  谎言6


  风险投资人也是创新者


  风投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创新的支持者、投资者甚至是煽动者,但极具讽刺的是,在过去的20年间,该行业本身毫无创新可言。在此期间,风险资本经历了种种变化,包括基金数量增多,管理资本上升,基金规模扩大,收益下降等,但是风险投资基金的结构、筹资方式和合伙人薪酬跟20年前别无二样。初创企业融资形式的创新,比如众筹和类似AngeList和SecondMarket的平台,均来自风险投资行业之外。


  风险资本的故事正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之间的权力天平过于倾向风险投资人,现在随着创业者融资选择的增多,双方权力的平衡正在发生转移。创业者与风险投资人的谈判地位,也将从后座转移到驾驶员的位置,实现平起平坐。这一位置的转变将会给创业者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角。一群“风投2.0”公司正在蓬勃兴起,它们将重新回归到小规模基金模式,关注创造高回报,而不是收取巨额管理费。而且,风险投资行业持续的不佳表现,已引起机构投资者的顾虑,他们在投资风险资本前会更加谨慎。因此,风险投资人在极具颠覆性的初创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尽管还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作用很可能会大大削弱。(译/李茂 校/陈晨)


  戴安·马尔卡希,曾做过风险投资人,是尤因·马里昂·考夫曼基金会私募股权主任、巴布森学院创业部兼职讲师和艾森豪威尔研究员。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