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重塑决策

培训讲师谈管理:重塑决策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众说1

 

       约翰·贝西尔斯、弗兰西斯卡·吉诺,

《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5月刊《好设计造就好决策》一文

每个人都会犯本可避免的无谓错误,部分原因是因为重置大脑的思维模式极其困难。作者提供了解决方案:改变决策环境,引导人们明智决策。领导者可通过5步重塑组织的决策机制。

可否在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基础上增加技术手段?假设我们对企业的资源规划和财务系统使用数据分析手段,技术系统可检测出明显高于或低于常规标准的事件行为,提示中层管理者加以应对。高层管理者可对数据点做趋势分析,并评估中层的决策效果。通过使用合适的分析工具并不断将其精细化,你可以持续创造“反思机会”。

——詹姆斯·金格里希

Maplesoft客户经理

在我看来,本文有两个议题:一、改变人们制定决策的方式;二、改变人们执行决策的方式。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均须要改变人们的行为,只是方式有所不同。做决策是一项智力活动,我们可以帮助人们掌握理性原则来避免系统一再犯错。这不是很高的要求;收集信息并明智决策并不比收集信息去证实我们的偏见困难太多。但执行决策涉及具体操作;人们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来改变工作方式。如果这需要人们承担风险,那可能是很高的要求。现在我们要来考虑行为经济学:如何设计激励手段,才能让人们更有动力执行决策。

——约翰·阿杰

Kepner-Tregoe咨询顾问

谁来决定什么是“好”决策?文中所举例子在大多数人看来应是好决策,但它们不一定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好决策。例如,安然公司的决策设计者可能引导员工将退休金买入本公司股票,这不会是好决策。不做任何决策设计、采取放任态度当然不可以;但至少这不会导致蓄意的自私决策。

——盖伊·希金斯

Performance2合伙人

与其让少数人独揽决策设计,为何不使用商业智能系统,并让各级员工了解相关数据?谷歌称之为“开诚布公原则”。

——马修·奥布莱恩

波音公司领导力教练、工程咨询顾问

该文的分析框架值得深思。作为一名组织发展方面的实践者,我的思考角度略有不同(当然并不一定更对),因此我会更关注决策的不同侧面和其他类型的认知偏差。我认为,许多不佳决策结果源自决策者未能采用系统性方法分析情况。文中多次提到思维系统,但我不确定文章是否特别分析了系统性思考的缺失。如果个体思维方式较为线性,错误决策的原因就更可能是缺乏动力和未能按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行动。与线性思维相关的还有短视和权衡使用稀缺资源(如时间精力)时的错误。上述问题也许可以在“拓展思路”的范畴内讨论。

——阿什利·威尔逊 公司高管

HBR.ORG

近期热门话题

《为什么有些男人假装每周工作80小时?》

Why Some Men Pretend to Work 80-Hour Weeks

《教皇揭示15种领导力病症》

The 15 Diseases of Leadership, AccordingPope Francis

《为何这么多人中年危机?》

Why So Many of Us Experience a MidlifeCrisis

《最好的演讲均符合听众胃口》

The Best Presentations Are Tailored to theAudience

《我们都难以理解他人》

We’re All Terrible at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如何软中带硬地谈判》

How to Negotiate Nicely Without Being aPushover

《战略第一问》

The First Question to Ask of Any Strategy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