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的设计就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员工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其实质就是要求经理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谋求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的目的。
研究激励首先要搞清楚激励因素,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张岩曾较为系统地归纳了工作动机中的激励因素。他认为激励因素共包含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即组织管理中的各种政策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员工晋升制度等;工作条件和环境,如工作时间、地点等;工作特性,如工作复杂程度、技能多样性等;组织特性,如公司组织结构、公司文化等;团队和领导特性,如团队合作、员工和主管的关系等;物质待遇,如薪酬、福利等;员工心理感受,如工作压力、自尊需要满足程度等;员工个人发展,如工作挑战性、专业技能培训等。
1、激励机制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设计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谋求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设计核心是分配制度和行为规范,效率标准是使激励机制的运行富有效率,运行的最佳效果是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达到激励相容,即同时实现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2、激励与监督的取舍原则。在激励机制设计时,应确定哪些员工以激励为主,哪些员工以监督为主,对他们区别对待。越到企业上层的人,因为监督困难,激励越重要;越到下层的人,越容易监督,相对来说监督越重要。
3、激励强度与平衡原则。对不同的员工应实施不同的激励强度,同时让员工在不同的任务之间、不同的工作之间,实现不同努力之间的激励平衡。
4、激励目标和手段的匹配原则。即实现不同的目标要采用不同的手段,目标和手段之间必须匹配,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目标的冲突,同时员工的目标的设置应具体而适当。
5、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富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激励人才一过程中,企业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6、注重员工约束机制的作用。激励和约束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体,激励和约束正如胡萝卜与大棒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激励—约束的主客体关系由对立走向统一。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必须设计相应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是保障,只有建立平衡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好激励机制的作用。
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