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包容与信任是最好的激励

包容与信任是最好的激励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如何挖掘人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呢?人们自然会想到激励手段。在学习的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中体现到,人们采取较为普遍的方式与手段是根据绩效,给员工以相应的奖金、高工资、晋升、培训深造、福利等,以此来唤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从制度层面来讲,这种与个人付出与回报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会获得我们追求的管理效果。制定企业培训制度,但人毕竟是情感复杂的综合体,管理也不是一门可以计算得清清楚楚的数学。作为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的现代职场人,既需要制度的公平感,也非常需要柔性的人性化管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西方心理学家奥格登在1963年进行了一项警觉实验,通过记录测试者对光强度变化的辨别能力以测定其警觉性。测试者被分为4个组:
A组:为控制组,不施加任何激励,只是一般地告知实验的要求与操作方法;
B组:挑选组,该组的人被告知,他们是经过挑选的,觉察能力最强;
C组:竞赛组,他们得知要以误差数量评定小组优劣与名次;
D组:奖惩组,每出现一次错误就罚款,每次反应无误就发少许奖金。
请猜一猜哪一组的警觉性最高,将在四组之中胜出?
不管经验丰富的管理层,还是常规思维一般人一定会想:不是C组就是D组吧,因为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人在“重奖之下”也往往个个都成为“勇夫”。针对企业里的员工都可以考虑开通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ELN网络学院,给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但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经测试,B组的警觉性最强。
心理学家分析原因如下:B组的人受到了良好的信任,受到了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结果他们比那些希望在竞争中胜出、害怕受罚或希望获奖的人表现得更加出色。领导学会经常给予员工一些充满期许的目光,信任的话语,使得员工对自己也充满自信,能够身心愉悦地接受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信任,对于员工而言,是一种最好的激励;而对于经理人而言,则代表一种能力。
在参加了杭州企业内训之后,认为首先是敢于授权的能力。信任的经理人敢于放手,会利用员工的优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形成网状管理模式,不必事必躬亲,有效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
其次要有包容他人的胸怀。优点鲜明的员工,背后的缺点很可能比较明显。会在工作中一不小心流露出来,这时经理人感觉员工不称心、不争气。其实,站在客观角度想,越是有能力的人,往往越是有一些与普通人不太一致的个性,就象孙悟空,一方面本领高强,能降妖捉怪,另一方面也难免脱不了一些“猴气”,上窜下跳,并无半点斯文;争强好斗,时不时惹出点祸事来。经理人的智慧不是发现员工的缺点,而是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并帮助他们扬其长避其短。所以包容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容员工个性,二是要允许员工在尝试的过程中犯错。
只有建立在信任和包容基础上的激励,才是激发员工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