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态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态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态度是指个体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人、事、物的评价性陈述。态度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认知、情感、行为,其三个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态度之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态度统一体。

在很多时候,态度和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行为方式的效果经验决定着一个人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时所变现出来的态度。那么,态度一度决定着行为吗?态度对行为的决定性受到以下五种因素的影响,即态度的重要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可提取性、是否存在社会压力或周围环境的压力、个人对此种态度是否存在直接经验。

当培训经理人认为培训需求的调查影响着整个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管理着就会在每次培训实施时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如果绩效经理人认为同事的评价对被考核者的绩效影响不大,他就会在制定考核制度时不加入同时考核因素。

人力资源经理人应该深入地了解态度相关的理论,为人力资源的各模块的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比如,在绩效管理中,为了让绩效考核能够得到顺利的进行,首先要改变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知,要对绩效考核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表格对员工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其真正了解绩效考核的真是目的、意义;在员工认可的考核制度下,其绩效考核的效果显而易见。后期根据客观的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的真实绩效反馈,使其绩效得到切实的改进,其工作技能水平得到显著地提升,这样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充分的发挥绩效管理的功能。

在招聘面试环节中,“态度”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面试是招聘中考察员工知识、技能、能力和动机的重要方式,通过被面试者对提问问题回答的结果,面试者就应该有意识的判断被面试者对此类问题所考查内容的认知,也能够判断出被面试者的价值观类型,更进一步的提问就能够了解被面试者的答案所隐藏的其真实动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