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人才。根据调查显示,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5年,学历背景以本科为主。约有28%的从业人员会在任职1年内跳槽,而32%的人会在2~3年内跳槽。而由于企业间人才争夺激烈,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平均薪资水平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互联网在中国从1994年开始起步,至今只有21年的历程,新兴行业的特征和高技术密集度,再加上快节奏、强竞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群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
而如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互联网已经渗透企业的主要商业活动。
那么随之商业模式的改变,使得各企业对人才要求也出现了明显的互联网要素:产品开发者需要由“工程师思维”转向“消费者思维”,具有敏锐的消费者需求洞察力,识别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或痛点,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进行产品设计。
其中,市场推广人才需要熟悉各种社交媒体,擅长制造热点话题并利用合适的社交媒体与目标消费者互动并进行产品推广。此外,该类人才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及时应对用户反馈,调整市场营销方案。电商运营人才需求渐增,需要熟悉电商渠道运营模式,包括网店管理、电商渠道维护、客服管理等。
而除了专业能力,人才是否具备互联网特质是企业非常看重的软实力,例如快速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互联网形态下,个人价值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互联网人才在职业诉求上,更多看重机会,看重发展空间。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温馨提醒:人才争夺战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所有的企业或许都应该去仔细、系统地回顾一下,自身在人才管理体系上,包括管理思维、做法是不是需要重新的梳理。在人才的获取、保留、管理文化氛围的建立,以及人才激励措施等方面,这些环节是否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