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薪酬调整与适时激励分析

薪酬调整与适时激励分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薪资分配的内部公平,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原则。不少员工存在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不仅在国企存在,民企也同样存在。要实现薪资的内部公平,关键是建立大多数员工普遍认同的薪酬制度。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薪酬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起到消极作用。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要做到内部公平,应该把握三点:一是做好岗位系列划分,譬如将全部岗位分为管理、技术、生产、勤务等系列;二是确定各系列薪资标准;三是确定同系列薪资级差。

企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不是资本,而人才能不能用好,关键在于薪资待遇。民企和国企相比,唯一的优势也就剩下薪资待遇自主权,如何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这是民企需要认真考虑的大问题。

而企业薪酬调整分为整体调整和个别调整。整体调整是针对全员的,是根据外部宏观形势变化、行业状况、企业效益而进行的调整,包括薪酬水平的调整和薪酬结构的调整,调整幅度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确定,此项调整一般以年度为单位进行。

个别调整是指对企业一个局部的调整,表现形式为不定期。譬如一个岗位因技术进步,使劳动强度降低,或者劳动环境改善,继续再按过去标准已经不合适,就需要对这个岗位的薪资标准进行调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员工因岗位变动或者职务级别变动,也需要及时对其工资级别进行调整。

从某种意义上讲,薪酬的固定部分是用来留人的,薪酬的浮动部分是用来激励的,适时激励也是薪酬激励的一个重要手段。

民企应该做到并且能够做到“奖罚分明”,这对建立一支好的队伍非常关键。对那些工作上表现突出的员工,对那些社会上见义勇为的员工,应该用工资晋级方式给予及时激励;对不能胜任工作、甚至经常出现问题的员工,也可采取降低工资级别的方式进行处理。

此外,对那些在技术进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职务、工资、奖金方面的直接奖励。适时激励与绩效考核相区别,凡是可在绩效奖金中予以体现的,就不要采用适时激励措施,避免适时激励使用过滥。

人力资源的三栖专家乐载兵老师的培训课程通过案例和情景模拟,深入剖析年度绩效考核的方法和工具;同时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情况对企业薪酬政策进行调整。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