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打拼,有时候做的事情难免琐碎,时间久了,人就会被琐碎埋葬,像腾不出蹄子摘掉眼罩的骡子一般,老是不能跳出来,以致忽视了从全局上把握具体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职场人来说,从宏观角度分析具体工作的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工作和生活一样,不如意十有八九。你只要在打工,就可能会抱怨你的平台不够好,要么是有小人当道,要么上司不欣赏你,要么提升无望,要么待遇不满意,要么工作不够体面,要么工作难度太大……但你能像换衣服般换工作么?要在职场得到打拼,必须做好关键4件事情:
1.从整体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去把握工作。
比如说某项业务的利润每个月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但如今出现的却是一个比所有月份都低的增长率,显然也不对。这些错误说出来都浅显得很,但现实中犯此类错误的人却非常多,就是因为完成工作后,没有从整体上去检查合理性。
2.遇到陌生的事情要理清头绪再干。
有些新人,在初入职场之时,临时被叫去做会议记录。一屋子二十几个人,他基本都不认识,按道理肯定会把记录做得乱七八糟。这时候,有一个办法可以帮你解决。用手机把所有人都拍下来,然后在纸上画出每个人的位置草图,给每个人编了号,记录1号说什么了,3号又说什么了。等会后再确认哪个编号是谁。
因此遇到不熟悉却要负责处理的工作,一定不要浮躁,静下心来,先花心思理出头绪,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3.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急于做简单的回答。
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位老总在电梯里随便问身边的一个小伙子附近新开的一家酒楼怎么样,那小伙思考了几秒钟,用“一、二、三”的模式,概括了5条内容,回复了李总。小伙子说了些什么,我忘了,其实也就是些寻常话。但让人觉得不寻常的,是他回答问题的方式,听着有思路、有关键点,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被不常见的大领导问话,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急于做简单的回答,哪怕是再无关紧要的问题,你能用几秒钟走走心,用“一、二、三”这样的方式来应对,很容易表现出你的思路和对关键点的认识能力。
4.摆脱情绪的困扰,达到全力以赴的状态后再去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脏活、累活、干不完的活,总会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是无效的,不会让工作变少、变轻松。与其这样,不如深呼吸,用一点时间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然后全力以赴去做那些貌似艰苦的工作。
在浮躁风行的年代,你若能定下来,哪怕做再小的事,也能不忘初衷,多多思考,其实是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的。人很多时候是被情绪和惯性牵着鼻子走的,几分钟的冷静,可以让你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