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企业绩效排名的三重战略意义

企业绩效排名的三重战略意义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履行官杰克·韦尔奇以采取员工绩效排名而驰名。在韦尔奇的引导下,通用电气的表现凸起,引起很多公司纷纷效法,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并随之带动了员工的排名风潮。

在很多企业的绩效制度中,都会把排名写进其中的条款,作为纲领性的绩效保证。这个制度的用意在于营造企业内部良性竞争的风气,如果运用得到,那么不仅可以在平时督促或淘汰表现不佳的员工,在公司需要裁员或不景气的时候,更可以辅助公司精准“减肥”。从员工角度看,通过排名,也可让员工晓得本人表现得如何、是否需要改良,也可以鼓励员工尽力工作。

一般而言,绩效排名有着如下3种意义:

1. 绩效奖励的标准

绩效奖励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员工激励手段,它能激励绩效先进的人更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让绩效排名靠后的人有个榜样作用,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这样可以稳步提升团队的执行力。

可以说没有绩效排名的团队,就好比如是大锅饭团队,没有竞争也没有动力,只不是是在执行任务,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可以通过绩效好在经济奖励的同时,给予精神荣誉激励,对于绩效差的人,督促其进行改善。

2.制订优化人力规划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管理,目前还在事务性的阶段处理中,能做人力规划的经理人不太多,在实施绩效排名后,可以对人事管理做更好的级别处理,绩效排名高的可以给予涨薪、晋升等,对于绩效排名中等的,可以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对于绩效排名低的员工,可以进行沟通、指导,甚至淘汰。这样有利于整个人力资源的规范化,也有助于人力规划的清晰性。

3.促使组织创新

创新一直是目前这个竞争时代的永久话题,但是创新都应该从内部开始,管理上的创新是人力资源的基础。通过企业的培训, 团队应该具有忧患意识,经理人更加注重团队活力,这是创新的根本。对于各个表现类别,公司给予严格定义,主管在评估员工时,必须根据定义的客观标准,担负起正确评估员工的责任。

其实对于员工绩效的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方法,系统及执行者是否公平扮演着 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维持公平性,公司需要制定客观、具体的评估标准,尽量让不同的主管参与,不要只有一个人主掌评估大权,让员工了解他们如何被评估,这样可以减少员工排名的负面影响。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