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如何实现人岗匹配

如何实现人岗匹配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企业要实现人岗匹配的目标,必须把握选人、用人、育人等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而胜任能力体系是贯穿于各环节实现人岗匹配的核心。
所谓胜任能力,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能力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所以,人岗匹配简单来说就是,岗位要求的胜任能力与员工的能力素质完全匹配,这里的能力素质不仅指员工的知识结构、技能,还包括价值观、自我认知、个性、动机等,这些因素不像知识、技能那么容易考察,他们就像“冰山”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在诸葛亮对马谡的任用过程中,正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隐藏的这些素质和能力与岗位是否匹配,从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可见,这些隐藏着的素质和能力更能影响一个组织的绩效。
因此,企业的胜任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二是建立员工的能力素质评测体系。
1、建立各个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其步骤如下:首先要进行职位分析。其次,根据各岗位的职责与素质的要求,将所有岗位归为几个不同的序列;最后在初步的胜任力模型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专家小组评议等各种方法的运用,对各岗位胜任素质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确定胜任素质模型的整体架构、各个序列的胜任素质、形成评估要素并制订评估框架和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2、建立员工的能力素质评测体系。胜任素质模型建立以后,还需要测评员工的素质能力水平,这样才能知道员工到底胜任什么样的岗位。现代素质测评的工具与方法很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才测评手段,来了解、分析员工的个性特质。通过胜任能力体系的构建,实现个人的胜任能力和组织的要求、岗位的要求相一致,即真正的人岗匹配。这样,一方面在招聘新员工时,能够选择真正适合企业的员工;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将员工放到真正适合的岗位,并根据员工的特点,协助调整员工激励和晋升策略,完善员工培训和发展机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绩效。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