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使企业培训计划更为有效的方法

使企业培训计划更为有效的方法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企业管理培训

  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资金的不断扩大,企业对培训的观念也在随之改变。企业规模的扩大、公司财力的增强、生产和业务的不断发展、新员工不断地加入企业,使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工作倍受重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已把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到重要地位。因为,他们意识到,培训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在目前的形势下,一个管理正规和财力允许的企业,都会设有自己专门的培训职能部门——培训中心。

  一、我国企业已普遍重视企业培训

  现在的问题是:企业为培训投入了人力、物力,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我们如何发挥好一个企业培训部门的作用、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和价值呢?即如何把有限的“钢”用在刀刃上呢?

  问题的答案是:首先是做好企业培训计划。因为,这个策划环节很最重要,它是把有限的“钢”用在刀刃上最有效的保证。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企业有了自己的培训职能部门后,是否就是每年随意做些培训活动、或着说为了培训而培训向上“交差”呢?显然,这不是我们企业设立培训部门的初衷。我们必须要精心研究、制订好企业的年度培训计划,否则,就会出现无目标和随意性。企业培训计划不能主观臆造,不能脱离生产现场实际,要经过细致严谨的培训需求调查后再做培训的计划。否则,其培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会出现很多漏洞和瑕疵,变相地给企业培训的投入造成浪费。那么,面对数千人员工和部门、基层科室、班组众多的企业,如何才能保证培训部门所做的年度企业培训计划有效和实用呢?

  一个完善的企业培训计划必须要提早筹划。对于较大型企业培训中心更要早些行动,一般是每年的第4季开始做次年企业培训计划的准备工作,经过近3个月有步骤的一系列工作,方能使次年度企业培训计划在年底编制完成。可能有人疑问:一个企业的年度培训计划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的确是的。我们只所以花这么多时间,主要是在对培训的需求做调查和分析工作,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怎样进行培训的需求调查工作

  1.对收回的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

  培训中心将从各部门收回的培训需求调查表按专业(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由有经验的培训管理工作者或专、兼职教员及培训中心的行政领导,对某专业(工种)的工作范围和对应的专业技能要求进行分析,分析和评估所提出的培训需求是否恰当合理。对各培训需求项目主要应从如下的因素进行分析:

  ①该培训是本专业的基本、基础知识或技能;

  ②工作中某方面经常出现某些问题,需要通过培训进行改善;

  ③为推动某专项工作的开展而对培训的要求;

  ④由于引进新技术或设备改造需要的培训;

  ⑤由于引进新员工而需要某项培训;

  ⑥为培养企业专门的人才而需要培训;

  ⑦为学习法规或通过某项认证进行的培训;

  ⑧为获得更好的收益而进行的培训(应考虑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

  ⑨因企业发展战略对培训的要求;

  ⑩上级领导曾明确对某方面工作的特别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后,可以初步得出对各培训项目取舍的大致结论,特别是要对可能被否定的项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一步与培训需求部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和交换意见。通过交换意见,能使培训管理部门(培训中心)真正地了解需求部门的意图,最终为确定培训项目的取与舍提供判定依据。

  2.发出培训需求调查的通知

  首先,培训中心向全企业的各部门发出培训需求调查的通知,通知中除必要的说明外,应注明培训需求调查结束的截止日期,并且,还应附有备需求用户填写的“培训需求调查表”,该调查表中所调查的内容应包括:

  ①课程名称;

  ②课程内容;
  ③培训目标;是否需要到企业外部去培训;

  ④课程开办天数;培训对象及知识背景;

  ⑤课程开办期数;每班培训的最大人数限制;

  ⑥开课具体日期;能否推荐授课教员;

  ⑦举办地点;培训结果的衡量标准(即考核方式)

  ⑧有无实际操作要求;等信息。

  ⑨有无设备或其他的硬件设施需求;

  ⑩要求企业内部教员授课或外请教员授课;

  对已有成熟“成品”课程的企业,培训中心应将这些课程的清单列出附在培训需求调查的通知上,以便各部门能从这些备选课程内直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这些备选课程不仅要列出课程的名称,也应列出如下内容以方便各需求部门了解这些备选课程的详细情况:

  ①课程名称;

  ②培训目的;

  ③课程内容;

  ④课程开办天数;

  ⑤培训对象及知识背景;

  ⑥有无实际操作;

  ⑦授课教员的信息;

  ⑧每班培训的最大人数限制等信息。

  培训需求调查通知发出后,培训中心还应专门召集各部门的培训负责人会议,讲解、讨论需求调查中的注意事项,充分进行沟通,以达成理解的一致性。

  3.对培训需求部门进行访谈

  尽管培训需求调查的各项调查内容已列在调查表格上,但由于填表人不同,其个人理解也有差异,因此,调查表格上的描述往往是五花八门,与我们的期望有差距,有些过于简单,表述模糊;有些未完全表达出关键要素,不能准确表达需求方的含义。由于这些原因,培训管理部门分别组织与培训需求部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环节。

  为组织好访谈工作,培训管理部门应提前做出访谈安排计划,并将该企业培训计划发给各培训需求部门,以便双方在参加访谈、沟通前进行充分准备。参加访谈、沟通的双方人员中,要求有行政领导参加,以保证对所访谈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可执行性、并可当场拍定该部门的课程。对于培训需求部门方,还应有填表人和培训负责人参加。而培训管理部门,还应由教务计划和授课教员参加。如果课程由企业内部的员工担任兼职教员,最好能一起参加访谈。这样安排访谈的结果,就能保证各课程在准备、实施环节的顺畅和避免漏洞。

  在访谈和沟通中,要对该部门所提出的全部培训需求项目,分别按前面所述的所有要素进行讨论,不可漏掉。这个过程看似耗时间、麻烦,但这是很值得的工作。因为,培训课程关系到投入和产出,一定要认真分析不能轻率和随意。

  在访谈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还有:

  ①培训内容的必要性(岗位的需求程度)。

  ②参加培训课程的人数。不能太少、否则不经济。相反,人数不能太多、人数太多会影响培训效果,尤其对有实际操作练习的课程,一定要控制人数,一般在6-12人为宜。这个问题在国外非常受关注,培训不是走形式,而应追求实效。

  ③对于需求部门不恰当的培训要求,要向其说明理由并予回绝,或要求其自行安排在岗培训,因为这样会成本低些。

  ④对各部门所上报的培训需求的总负荷要予以提醒和控制,以防企业培训计划太大无人力去实现,要遵循“先急后缓”的原则。培训课程确定后,双方领导要签定确认单(即签字画押),以保障课程来日实施双方均不会出现问题。

  ⑤对具体的课程应落实对口联系人,以便在课程准备中落实一些具体事宜,如:提供现场设备系统情况、异常案例提供、配合教员现场调研等课前准备工作。如遇有到企业外部培训项目,双方应确定是由谁牵头去落实预算立项和准备工作。

  四、根据访谈结果编制年度企业培训计划初稿

  上述访谈工作结束后,可真正进入企业培训计划编制环节中。在编制企业培训计划时,不能简单地将访谈结果进行课程罗列和时间编排,还要对各部门的要求与企业培训中心可用资源进行全盘考虑,不能超出其所能承载的负荷。应考虑的因素有:老师、学员、教室、训练场地、部门工作安排、对新课程要多留准备时间等。对有时间窗口要求的培训,在安排计划时一定要保障,对时间要求灵活一些的培训,可根据授课教员的安排、学员时间或整体计划情况进行安排。总之,要照顾大家都合适才可能将培训实施好。

  企业培训计划初稿编制完后,要征求对口部门的意见,一般要反复修改多次直到满意。这才是一个完善企业培训计划的真正完成。

  五、结论

  经过前面对各个环节的描述,大家已经清楚一个企业培训计划的产生过程。可以说它是一个很科学、实用的方法,是值得推广的方法。尽管工作量大一些,但它使我们企业的培训更有效。总之年度企业培训计划,做到了“有的放矢”,是把有限的“钢”用在了刀刃上,其实用性得到了保证,这样,我们才不会对企业培训的投入造成人为浪费。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