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职场中的“政治动物”(一)

职场中的“政治动物”(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北大商业评论  作者:LeovanGeffen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如是说。职场之上,同样生存着一类“政治动物”。“政治动物”固然令人可恼,但我们仍要学习如何与他们共处,甚至可从中学习晋升之道。

  在观察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时,我们往往会听到两类迥异的故事。一类故事中,主人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他们能在复杂的情形下处理问题,并愿意承担责任。另一类故事则告诉我们,有些经理人虽然不具备第一类人的才干,但纯熟掌握人际关系技巧,知道如何伪装自己在领导远见和能力方面的匮乏,并总是能够不择手段地保全自己,最终逢凶化吉。他们,就是职场中的“政治动物”。

  “政治动物”十宗罪

  公司中的“政治动物”,是指那些在提升时经常能够在教育背景、工作成绩和为人等因素之外获得偏爱的人。在多数人眼中,这类人危险而令人生厌,并且身负“十宗罪”。
最圆滑的石头滚得最远。当一名公司主管在电视上被问到为什么会被提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打开一袋石子,从山顶上把它们扔出去,最圆滑的那颗滚得最远。”无庸置疑的是,在组织中,你的确需要被经理人喜欢。

  有些基层人员直言不讳,或是公开对当前的处境表示不满,而他们的上司多少应对此负责,那么,他们的公开言辞就很容易引起上司不安,毕竟很少有人能接受批评。年轻人在个性上锋芒毕露、太过自我或者过于直率,都很容易惹恼那些将来有可能决定他们职业变迁的人。在团队中,那种持极端观点且拒绝经协调达成共识的人,其实是在孤立自己、对抗他人。有趣的是,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团队中最优秀的成员身上。结果就是,他们个人能力强大,却没有运用这样的能力去完成组织的目标。

  友善随和的个性,依然是最为商界人士所普遍接受的。尽管这样一种圆滑、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不会必然地使你得到提升,但却似乎是成为提升对象的必要条件。
想方设法,接近上司。《圣经》里称,一个人不应该掩饰自己的锋芒。如果上级根本不知道你,那就没有办法提升你。因此,“政治动物”特别善于联络上司。不论是作为社团、协会或特别工作组的成员,还是主动向新任经理做简报的人,他总是在组织内外努力洞悉上司的一切。他们在招待会和讨论会上很活跃,时刻确保在上司的周围,以便随时提供服务。他们甚至让自己的家庭成员,比如小孩与上司的小孩同处一所学校,以便拐弯抹角地和上司发生间接联系。特别是当自己读了和上司相同的大学或院系,他们就公然宣称,和自己的上司拥有同样的教育背景和人际网络,其实根本就是校友。

  人际关系冠军,实至名归。当同事们都去上工商管理或其他课程时,“政治动物”们大都忙于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一旦公司里突然出现一个高职位的空缺,人们总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候选人出于礼貌而不好意思提名自己,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免让其他竞争者处于有利位置。而在这前后,“政治动物”们已经动员他们人际网络中的非竞争人员和忠实的支持者,让他们为自己公开或半公开地四处游说。作为回报,“政治动物”们会承诺在新的组织中给他们以满意的职位。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年,玛格丽特•撒切尔被她的同僚们以一场小叛乱逐出。当大多数人还在长吁短叹时,一向对首相一职虎视眈眈的约翰•梅杰已经集合了一众拥趸,组好了他的竞选班子。这时候,大多数候选人才刚刚清醒过来,意识到原来他们也可以竞争这个高位,但其实这场政治角逐早已开始了。

  出色演技,粉饰太平。“政治动物”往往都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能力,最拿手的也许就是粉饰太平。比如,在公众场合毫不犹豫地赞扬上司,称赞他的幽默感并且保持非正式的联系;控制任何向上传达的信息,卖力地过滤或隔离坏消息,绝不给上司任何不愉快的意外。

  在比较注重管理的公司里,通常都有一套绩效体系来评价员工对各种任务的贡献程度。一些“聪明人”知道如何利用这套体系,施展精彩演技取悦项目中的临时负责人,诱使客户给自己打高分,挑选那些容易成功的任务来获取表扬。这些手法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他干得不错”的好印象。
不择手段,避免失败。“政治动物”善于营造一个自身竞争力很强的印象。他们认为,在领导决定提拔谁的时候,关键问题往往并不是“谁工作得好?”,而是“谁有‘工作好’的口碑?”。因此,“政治动物”偏爱“秘书”的角色,因为这样就有机会向上司汇报。如果事情进展顺利,他们就汇报给上司并且获得表扬;如果不顺,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其他同事身上。

  “政治动物”们不得不提防着那些有能力的、能够威胁到他们提升的下级。由于不信任这些下级,他们永远不会对这些下级委以重任。然而,“政治动物”也难免遇到难题,比如他们的“提携者”权势衰弱或被逐出权力圈。这时候,你将会看到他们是多么迅速地抽身而逃、加入新的“掌权联盟”,完全没有一点点原则或忠诚度可言。换句话说,他们千方百计地避免失败。

  降低标准,投机取巧。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与“政治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质量的看法。前者会尽力地做每一件事,他的基本目标就是把当前的工作高标准地做好;在挑选伙伴时,他会偏爱一个能助他一臂之力完成工作的人。而一个典型的“政治动物”则根本不考虑这种观念,他要寻找的合作伙伴是那种他可以利用的人,而不在乎他们的工作完成质量如何。如果这种合作出来的成果在上司那里得到了通过,“政治动物”们就会感到满意,然而,他们只是达到了工作任务完成的最低标准,并且给那些严格要求的人和客户带来了麻烦。如果哪一天这种低质量绩效被人发现,他们也不会感到任何不安,相反,会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或把责任推卸到别人头上。

  他们处理事情并不以原则为基础,而是信奉着机会主义。只要能达成目标,他们就会拉帮结派、组织联盟,甚至有时毫不犹豫地加入“小团体”,只要它能更好地为他们的目标服务。

  彻底缺乏个人远见。约翰•梅杰,从一个保险推销员摇身一变成了英国首相,对于这样一个公众人物的能力,玛格丽特•撒切尔曾在回忆录中将他描述为“一个眼光狭小、无法胜任的知识分子”,而且“无法提出重大思想”。那么,已经身处高位的“政治动物”,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应对这种个人远见上的不足呢?

  一种策略,就是让自己身边始终有一批出谋划策的忠实拥趸。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动物”往往亮出与他最后一个谈话的人相同的观点。这里唯一的风险是,有时候不同的人会给出相反的提议。就像乔治•W•布什总统刚刚宣布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天又在一些煤炭企业的游说之后站到了相反的立场上。所以,一个人需要避免在同一事件上表达前后相悖的观点。

  另一种策略,就是推迟做决定的时间,或只给一个不明确答复。从政治角度考虑,“政治动物”需要有一位优秀的演讲稿撰写者协助,以便对其言辞进行巧妙粉饰,使其清楚连贯。或者,“政治动物”必须在每一个具体事件上,用其并不连贯的政策主张为其辩解,比如梅杰在欧共体中的谈判。

  这里,就暴露出“政治动物”的一个潜在问题,没有一套连贯的个人远见,而这种远见是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统一清晰的原则、价值观和目标上的。这可能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于是我们便见到他们经常机警地用一个笑话、一句非常笼统的话,或借用支持者总结出来的话来掩饰自己。

  决策中的政治手腕。高质量的决策是指:对事件拥有清晰的、为众人接受的观点;审视周围环境,以便及时采取行动;对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进行了充分探讨,而且对于其它相关的备选方案也非常清楚,因此,当进展与计划不一致时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