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以下问题,也许是制造业面临的通病:要避免加班超出限制而又要准时交货,毫无疑问地必须增加人手,这让工厂老板开支大增。此外,雇佣这些新员工,除了薪水,工厂还要供应三餐及宿舍,还有培训的成本,订单根本就无利可图。
如碰上原材料涨价和员工工资上涨,更是让工厂老板们焦虑重重……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碰到类似的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客户把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雅芳、迪斯尼、麦当劳、耐克等知名跨国公司纷纷采用一项新的评估供应方的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供应方,一般得不到订单。
这些,都给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就运用流水式车间,大量生产快速增长的模式奏效而取得巨额利润的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案例中的长风国际公司,多年以来凭借相对廉价的劳工成本,以量取胜,但是面对文章开头的那些新问题,该企业利用TOC制约法(TheoryOfConstraints),解决了这些困惑。
当然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只是企业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还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请看本期管理案例《今天的解决方案也许就是明天的问题所在――长风国际制约管理(TOC)案例》
物料已经早早发放到生产线上去,但出货时间仍然迟迟不定,单子越多,物料越来越混乱;
急和不急的订单混在一起,员工很容易错用物料,优先级被打乱,产生很多麻烦……
这些问题,都被东莞长风国际有限公司碰上了。作为一家珠三角典型的OEM工厂,其实它们所遭遇的也正是现在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订单根本就无利可图”
――制造业的困惑
这家在1979年成立的公司,员工共2500人,年营业额大概2500万美元,和珠三角众多企业一样,主营的是OEM业务。
长风年产量2000多万件帽子,机器投资亦相当大,一台计算机化的绣花机要花费50多万港币,这里就有70多台,每天24小时不停运作。
而在这两年长风碰到的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锐步?Reebok?、Mattel?Barbie?和迪斯尼?Disney?等大客户,相继要求工厂对待员工要符合相关的生产标准。例如:工作环境要好、要安全、要环保、员工不能太累、加班不能过多等等。
所以过去几年,长风为此花了很多钱把生产线和员工宿舍全面更新,大大改善员工的工作及居住环境,并致力减少加班时数。
而就在2002年初,一个客户还是认为长风做得不够,要求把每周工作时间限于60小时之内,对此,长风的总经理王湛华作了郑重的声明:“好,我一定办到。”
加班时间受到这么明确的限制,激烈的冲突就来了:长风公司惟有多招员工才能应付订单,而增加人手,则会让工厂的开支大增。
去年年中的一场让珠三角工厂都记忆尤深的“民工荒”,最终导致了工厂的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现在要压缩时间必须雇用这些新员工,而且除了薪水,工厂还要供应三餐及宿舍,还有培训的成本。”王湛华十分苦恼。
这几乎成了所有以代工为主要业务的制造业企业的所有烦恼,人力成本的高涨在逐渐压缩企业主们的利润。
“订单根本就无利可图。但市场的竞争对手如果偷偷摸摸违规加班,阳奉阴违,是可以避免这些庞大开支的,他们仍然会有钱赚,我却没有。”王湛华对此深有感触。
不仅如此,在实施订单的过程中,长风的经理人总是感觉无法控制实施订单的进程。项目开始时,总有大量的物料没备齐,各人的订单之间,在排程上有没有冲突,已启动的订单进展怎样,有没有延误的危机?这些重要讯息总是很含糊。最头痛的问题总是发生在旺季,如果客户要加插一张订单,工厂的经理人也说不出有没有产能空档可以容纳这张订单。在哪里加插,加插了会对其他订单造成什么冲击?统统说不出来,先把订单接下来再算。
于是“怎样跟别的工厂竞争,怎样生存下去”的疑问拉开了长风与TOC相识的大门。
“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寻找工厂的制约因素
“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寻找工厂的制约因素TOC制约法?TheoryOfConstraints?缘起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博士,其管理方法的关键词是“Constraints”,即“制约”,意思是指导工厂企业人员如何找出运作上的“制约”及如何尽量利用他们手上有限的资源(资金、设备、人员等),令企业在极短时间内及无需大量额外投资下,达到运作及盈利上的显著改善。
“当时发现TOC不是靠大量投资、加人加机、加班加点这类手法为企业谋得利润,而是运用企业现有资源,靠整体协作达成的。如果运用TOC能令工厂出货比竞争对手快、交货准时且质量优越的话,那这种竞争优势是所有制造业都迫切需要的。”王湛华在谈到为何选择TOC的时说。
而给长风做诊断的高德拉特机构区域董事长罗镇坤向记者介绍,TOC并不复杂,很多业界的专家誉之为“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认为TOC比MRP(物料需求计划)及JIT(及时生产系统)还优胜。而这个约束理论可以根据五大核心步骤逐一破解企业的制约因素,以长风公司为例,首先,可以通过下表来理解“TOC制约”的简单性:
由此可见,找出“制约”是重中之重,也是决定能否成功实施TOC的关键。所以在五大核心步骤里面,第一步就是开始找系统中存在的“制约”。
长风公司了解到,在制造业里,这个企业如果要增加有效产出,一般会在以下方面想办法:原料(Materials):即增加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投入;
能力(Capacity):如果由于某种生产资源的不足而导致市场需求无法满足,就要考虑增加这种资源;
市场(Market):如果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导致市场能力过剩,就要考虑开拓市场需求;
政策(Policy):找出企业内部和外部约束有效产出的各种政策规定。
通过诊断,结果表明,长风生产在线的产能实际上相当充裕,制约因素不在工厂里,而是在“市场”。也就是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导致市场能力过剩,需要不断增加人手,才能应付订单压力。
罗镇坤对于“市场”成为制约因素是这样解释的:现在长风受制于市场,也就是现在订单不够多,他们不能扩大产量。但由于现在管理的混乱,例如物料的发放、搬动没有秩序,发放也不按照订单的优先次序;每个岗位都摆满了东西,去哪取东西都要排队……这些造成了一种假象:人手不够,订单等待时间长,效率低下。而实际上,如果把这一切都理顺了以后,会发现产能增加,人手足够,自然能接更多的订单。
也就是说,当他们解决了以上混乱的局面后,产能可以快速提升,能接更多的订单。而在没解决之前,企业的运作比较混乱的,每个环节都是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
这个诊断结果让工厂的所有人都觉得惊讶和意外,长风的黄厂长表示,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工厂的产能严重短缺,要不断雇佣新员工,现在才知道,其实长风有相当多隐藏的产能,只是被一些假象遮蔽了。
现在找到了市场资源是约束的时候,首先要改变的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这个环节始终高效率生产。这就是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