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如何帮企业有效利用管理培训?

如何帮企业有效利用管理培训?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当管理培训成为一种风尚,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入了"为培训而培训"的误区。几乎所有的培训公司都曾遇到过客户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员工的改变不明显?培训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曾在培训行业有过十多年丰富经验的智越咨询首席顾问蔡汶倩提出,单纯跟风模仿地选择培训,是无法达到良好效果的。

理清客户最终目的 蔡汶倩认为,企业培训不是万灵丹,而是为企业传递某种信息的工具。她举例说,经常有销售经理打电话来要求公司提供一些销售课程。这时培训顾问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最主要用意是什么:是提升销售业绩、改善销售流程、还是要改变销售态度等等,再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企业有时并不清楚这些课程的差别,所以我要帮助他们理清培训的目的。"

全面了解企业背景拓扑企业的陈勇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要做好一个培训,首先对客户的企业文化、营销模式、盈利模式,以至于整个公司的运作系统、创始人的个性特征都应有相当的了解。另外,了解培训对象也很重要。"如果对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喜好没有起码的研究,那培训只能是浮于表面。"

亚太管理培训中心的彭昌龙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有些在国外流行的概念、理论并不一定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实际调研结果,与客户共同磋商培训方案。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以及内部人员之间的协作沟通方式,都是培训能否收到回报的要素。

标准化兼顾个性化现在的管理培训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供企业选择的标准化课程;二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图易顾问公司的朱智文介绍说,培训机构几乎从来不会提供一套事先设计好的完整课程,或多或少都会根据客户需求加以调整。

鹰孚咨询的汪渊菁把培训顾问比喻为医生,标准化课程比喻为现成的药方。她形象地指出,医生为每一个病人所开药方都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药,剂量也会因人而异。因此个性化的管理培训,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事实证明也更受企业的最终决策者们欢迎。

重视在岗培训一些企业的员工在参加培训课程时,常反映有醍醐灌顶之感,思路豁然开朗。而课程结束后回到工作岗位上,仍然继续着原先工作方式的惯性。汪渊菁认为,受训者之所以觉得培训效果不佳,是因为单纯的理念如果不与工作结合就很容易被遗忘。"必须让客户了解,我们传授的理念要和企业里的工作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够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见成效。"

帮助客户评估效果培训公司后期提供的服务和评估很重要。但许多培训公司提出,对于一些潜移默化地改变工作态度、管理风格的培训来说,其效果的量化评估是普遍存在的难题。

陈勇和石安介绍自己的经验说,虽然软性培训的效果难以判定,但在目标与需求明确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依据与经营业绩的相关程度来评判。而鹰孚咨询的杜正国则建议,可以邀请中立的第三方进行效果评估,这样有利于双方达成共识。

是否发展咨询式的培训?

在业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培训公司开始将咨询与培训相结合,寻求竞争中的突破口。朱智文等提出,用咨询的观念来做培训,能够更有效地向客户传递信息和价值。

借鉴首席教育官功能毕询科技的周容海曾在GE任职多年,他认为GE的首席教育执行官(CLO)一职值得企业借鉴,同时也是将来培训公司可采用的一个盈利模式。首席教育执行官的职责是站在战略层面,帮助企业进行诊断,在现阶段需要何种培训。

当企业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或新的市场环境时,都需要有相应的培训战略跟进。周容海指出,培训公司不应过于关注细节,而应当成为有战略高度的咨询专家,帮助企业搭脉,如何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设计培训战略,并保证其顺利的实施。他预言说,培训战略的制定,是未来真正有开发价值的业务。

成本是主要难题现代卓越的何朝霞对这种培训方式的出路提出疑问。她表示,培训市场竞争激烈而趋于无序,很多时候不得不比拚课程价格。虽然现代卓越目前也为客户提供各种前期后期的方案服务和评估,但如果提供咨询式的培训,势必公司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调研客户的特点和背景,这将有可能超出客户承受的价格限度。"咨询式的培训不是不可以做,但是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提供资源创造附加值蔡汶倩针对成本难题指出,培训公司如果能够为客户创造出其真正需要的价值,双方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那么有些时候价格并非最大的问题。

从事教育培训的王飞赞同这种观点。她认为客户在寻找培训机构时,对价格往往做好了预算准备,关键是双方应切准结合点。"让他觉得你是为他服务的,而不是来赚钱。"她介绍中迪的经验说,要时刻强调自己是资源平台,是服务方、支持方、企业的后盾。中迪甚至可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和产品规划。如果企业培训公司合理发展自身的咨询业务,为客户创造附加值的同时,也就建立起保护自己的竞争壁垒。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