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加强食品质量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企业培训师观点:加强食品质量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要求企业和食品企业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不断暴露出的食品质量管理的安全事件,其波及面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也一次比一次严重,在多次伤害和失望后,相信所有的消费者都会问同样的一个问题:现在吃什么才是安全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没有赢家的游戏频频上演,谁才是事件的最终作俑者?我认为是“市场”,包括市场中的消费者、食品经营者及市场监管者。虽然每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最直接受害者是消费者,但在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伤害最彻底的应当是企业自身。作为食品企业没有理由去抱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理性,更无法奢求监管者更加有所作为,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机制来减少自身风险,确保食品安全,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将自身风险降到最低呢?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食品质量管理问题:

  食品质量管理要树立良好的道德信仰和守法意识

  很多人将食品安全问题归结于体制问题,不可否认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完善市场机制,提升企业机构的执法水平,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事实证明,对于一个不完善的市场,单纯的靠制度来保障食品安全是远远不够的。巨大的市场机会及超额利润,加上缺乏有效食品质量管理监管,足以让道德沦丧者变得疯狂。所以,建设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公民守法意识,可能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道德信仰的约束力通常是可以超越市场、超越监管,在企业内发挥巨大作用的。

  温家宝总理在奶粉事件后,是这样阐述企业家道德血液的:“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从总理的呼吁中我们能体会到中国企业家真正的悲哀。食品工程是个良心工程,没有良好的道德信仰是无法生产出放心食品的,所以应在企业内部开展道德信仰和守法意识教育,使企业的每个员工均具备应有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面对他人生命和健康时充满敬畏感。

  食品质量管理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质量管理正是基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联合国及世界各国均建立了专属部门来负责管理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在于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设和实施以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很多国际组织也推出了适于认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HACCP认证、GMP认证、ISO22000认证、BRC认证、IFS认证、SQF认证、NFS认证及EFSIS认证等等,非常多,但目前应用最广的是ISO22000、HACCP、GMP及BRC认证,出发点也都是希望组织通过策划、实施、保持和更新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在组织内部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通过系统规范的形式来确保所提供的产品对消费者是安全的,作为专业的认证的机构,SGS可依据上述标准提供为食品企业提供认证审核服务。有效提升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信心。

  食品质量管理建立安全的供应链系统

  从诸多案例可以看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生产企业所能完全掌控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其供应商,甚至是其供应商的供应商,更广一点还有可能会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为了控制食品安全危害,企业应对供应链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对直接供应商施加影响和管理是可行的,如果再将管理环节向前端延伸,会面临诸多现实困难;除非该企业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否则很难实现。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可行的做法是加强对直接供应商的管理,再通过直接供应商向上游供应链施加必要的影响。

  当然,供应商管理不能一刀切,不同的供应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同,应对其进行分类管理,重要性分类应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关注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商业零售企业的采购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目的市场的特殊要求等等;然后根据不同重要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果企业想有效的管理供应商,还应当积极考虑和供应商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这种良性关系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将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环节和风险向上游转移,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由原料引入的可能性。SGS提供的供应商审核服务,能够帮助您加强供应商管理与控制。有效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

  食品质量管理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在中国市场,食品安全的监督体系分三个环节:企业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公众监督。企业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是被动监督,正是因为这种被动性决定了出现问题的后果的严重性,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的伤害最大,企业付出的成本也最高,甚至是致命的。企业自律是企业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改进,成本和风险最低,效果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所以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对于企业非常重要。内部监督的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明确的职责和权限、有效的内外部沟通和充分的资源支持。监督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常见的是通过开展内部审核、管理层评审、内部安全例会或成立专题项目小组的形式来开展。

  以上是个人对于食品安全的一些看法。总结起来四句话“良好的道德是前提,体系管理是关键,供应链支持是保障,内部监督是手段”。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希望每一个组织和个人能肩负起一份社会责任,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让所有人吃的放心、吃的健康!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