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诺基亚公司:企业品牌管理理念的文化

企业培训师观点:诺基亚公司:企业品牌管理理念的文化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品牌资产管理方法

  品牌资产管理从外到内包含品牌执行要素、品牌个性、策略性品牌资产和核心品牌资产四个方面:

  首先,品牌管理理念执行要素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包括品牌标识、品牌口号、品牌标准色系和代言人、代言物等。

  其次,品牌管理理念个性是品牌独特的、长期的、稳定的个性,如同一个人的个性一样,能够让一个品牌具有一些鲜活的拟人特性。比如百事可乐的个性是年轻有活力、特立独行和自我张扬。

  再次,策略性品牌资产,包含着品牌管理理念所赋予消费者的功能利益和情感利益,以及让消费者信服地购买的理由。比如消费者购买汽车,得以满足的功能利益是驾驶安全、快捷、方便,同时还能通过汽车的品牌、价位和外形来彰显自己的品位和个性,即品牌管理理念所带来的情感利益。

  最后,核心品牌管理理念资产是品牌最核心的灵魂和精髓,是品牌要传达给消费者的最传神、最富有吸引力的思想。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直接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核心品牌资产开展。

  品牌是对企业核心价值的发挥、放大,最终形成竞争力。成功的品牌资产管理,是在核心品牌资产的统帅下从内到外、从外到内高度统一的贯穿、执行,品牌核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任何一个细枝末节都要反映品牌管理理念的核心价值。如此不断灌输、扩大,品牌的价值不断放大,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管理理念执行要素

  —让你的品牌形象与众不同

  品牌的形成要靠一系列的执行要素来实现。品牌识别系统(BrandRecognitionSystem),即拥有一整套标准化的体系和规则来指导品牌执行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在品牌概念、颜色、标识、口号、音乐和广告用语等方面遵循高度一致性的设计原则,用以将自己的品牌同其他品牌区隔开来,形成鲜明的特色形象。

  诺基亚将自己的品牌管理理念识别系统做到了全球统一,确立了强势的品牌形象。无论在哪个国家,诺基亚的店面形象都是统一的。无论是上万元的顶级产品还是数百元的低端手机,开机时都会伴随着统一的、简短的音乐出现握手的画面,其诉求都是“科技以人为本”。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简单的广告宣传画,诺基亚的统一品牌执行元素无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006年,诺基亚在全球市场推出6300手机,尽管这是一款比较有个性的高端产品,其主题理念为“褪尽浮华,钢显本色”,在Nokia品牌识别系统统率下,广告代言人、主题音乐和色彩基调等都是高度一致,在全球统一使用,成为诺基亚品牌管理理念推广的一个经典案例。

  品牌管理理念个性—彰显自我

  诺基亚移动电话中国区总经理大卫·哈利说:“诺基亚的理想是通过开发领先的产品和科技改善、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生活中的梦想,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人性化设计是诺基亚手机的一贯追求,无论性能、外观还是材料,每一款产品都为不同的消费者量身定做,更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使他们在选择人性化科技的同时尽享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生活。”

  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必定具有极其鲜明、独特的“个性”。个性既是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品牌管理理念核心价值的支撑。那么诺基亚的品牌个性是什么?

  诺基亚是一个科技领先、有个性、充满人性化的品牌,是一个勇于创新、颇具品位、时尚感和生活情趣的品牌管理理念。

  1998年11月,诺基亚推出一款就当时来说是非常小巧的手机——诺基亚5110,并且这也是第一款消费者能够随心所欲更换彩壳的手机,掀起了“彩壳天天换”的个性化旋风,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直到现在,诺基亚的随心换彩壳功能依然被其大部分机型延续了下来,成为年轻人标榜个性的一种方式。

  策略性品牌资产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说到底,品牌就是要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并由此让他们产生情感。这可以从功能利益、情感利益两方面进行分析,这两者构成了策略性品牌资产,是品牌管理理念无形的魅力。

  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功能利益

  就功能利益来说,消费者购买手机比较在意的基本功能是:通话质量高,沟通顺畅,操作简便,待机时间长,手感舒适,外形美观,便于携带,等等。其他功能则是辅助或者特殊功能,如电话号码存储、短信息、游戏、快速拨号、无线上网、设定铃声等等。

  比如诺基亚8910手机,其功能利益是内置震动、内置天线、语音拨号、时钟、情景模式、来电铃声识别、通话时间提示、录音功能等。

  诺基亚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所有的产品,不论是上万元的高端机型,还是数百元的低端手机,操作界面、使用方法保持一致,这让消费者一旦用上诺基亚就不会轻易换其他品牌。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