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研究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成长机制

企业培训师观点:研究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成长机制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民营企业初创阶段成功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却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依然没有超越人治式管理模式。本文对民营企业的变革路径及所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权让利”重新安排民营企业制度,以实现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持续阶段。

  一、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变革路径与成长特点

  作为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民营企业可以说是汇聚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中的各种矛盾,各种新旧思想、新旧规则、新旧利益在此发生着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激烈的碰撞与交锋。为了准确把握什么是“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安排设计更富成长性的制度,需要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民营企业变革路径与成长特点看,其演进过程可大致划分为混沌、激情与理性三个阶段:

  (一)混沌阶段(1978-1992年):在争论中发展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民营企业春天的来临,但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思维和“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历程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经济形式。从1978年到1992年,民营企业是以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的形式出现,这在具体政策上体现为两个限制:一是限制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使用包括银行贷款、石油、矿藏、钢材、煤炭等重要物资在内的体制内资源;二是限制民营企业进入一些被认为重要的行业。尽管民营企业存在上述种种约束,在理论上也有关于它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诸多争论,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政策上的反复,但由于其自身机制的优势和社会上所存在的“两大空白”(市场空白和法律空白),使得它在这种充满争论、又充满机遇的混沌的环境中,一直快速地向前发展着。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发展历程成长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营者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与其财富的迅速膨胀形成巨大反差。具体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民营企业领导人主要来自于农民。这一时期,人们经常用两个70%来刻画这一时期民营企业领导人的状况,即70%的领导人出身于农民,70%的领导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短缺经济”和体制缺陷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长期的计划经济严重地束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企业发展,即便在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1978-1997年),我国经济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短缺的局面,这种短缺的经济格局所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由于存在着很多法律上、政策上的空白与漏洞,就为这一时期的民营企业老板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用武”之地,使得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地积聚了巨大的财富。

  (二)激情阶段(1992-1997年):在肯定中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战略。与此同时,党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再是过去的“补充”。这一思想隐含着给予民营企业“国民待遇”的政策取向。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开始变得明朗起来,政治风险大大地降低,打消了很多人对私人从事工商经营的顾虑。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神州大地到处都掀起一股股经商的热潮,到处都飞扬着人们创业的激情。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成长特点可以概括为:知识分子成为经商的主体,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经商人员主要来自于有一定社会关系或学历较高的那部分人群。过去知识分子不愿意经商是因为放弃的成本对他们来说太高,而随着社会上其他群体收入的不断增加,收入增长缓慢的知识分子感觉到继续留在现有工作单位的机会成本在迅速上升,于是心理上就越来越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达到了顶峰。由于缺乏“用手投票”的机制,知识分子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之下选择了“用脚投票”,即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转向通过办企业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当时社会将其称之为“下海”)。例如,北京的中关村地区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享誉海内外,但是其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却是在1992年以后,一大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陆续创办起来的。
  (三)理性阶段(1997年至今):在竞争中发展

  1997年是中国宏观经济从总体上的“短缺”到“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分水岭。有效需求不足或总供给过剩意味着市场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残酷。与此同时,1997年7月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使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感觉到,现在的市场越来越难做了。总之,在宏观经济退潮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民营企业失败了,更多的民营企业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并对自身的经营方式和体制开始进行深入的反思,民营企业进人了一个理性、反思、学习的年代。

  这一时期民营企业的成长特点可以概括为:“集中”破产,普遍陷入“二次创业”的困境之中。这一时期民营企业的破产不是以分散的形式出现,而呈现出一种集中的特点:一是时间上的集中,即民营企业破产数量在1997-1998年这两年时间突然飙升,以致有人把这两年称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破产年”。二是出现问题的形式也比较集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民营企业是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急转直下的。显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离不开对改革开放后中国这段历史的分析。其实,民营经济的问题并不是1997年后才开始出现,而是很早就已经存在,只不过这些问题被短缺所推动的经济繁荣所掩盖,当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之后,这些被掩盖着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还基本上是一种人治型企业,企业老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实现持续成长的制度安排

  通过对民营企业成长过程和成长特点的分析,民营企业只有从管理层面上建立起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的“责、权、利”相统一的企业管理体制,真正走出家族式、人治式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成长。从实践中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制度和人才,而制度和人才则来自于企业的“分权让利”,所以,通过“分权让利”重新安排设计更富成长性的制度,是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壮大的关键。

  (一)“分权”

  “分权”可以给企业带来制度。民营企业能不能突破原来的家族经营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离经营权和部分控制权,安排设计更富成长性的制度成为民营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我们清楚的看到,许多民营企业并不缺乏纸上的制度,但是很难落到实处。这除了企业老板带头破坏制度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三权合一”所带来的权力的过度集中。设想一下,当一个企业老板集“三权”于一身的时候,那么他所制定的关于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呢?但是,如果老板开始分权,即把自己掌握的部分权力让给别人来行使,他就会这样考虑:我把这项权力给了张三,张三会不会滥用?他会在什么情况下滥用?如果滥用,他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在下放权力的时候,他就会与对方约法三章,规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等。显然,这种“约法三章”的过程也就是制度的制定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板也有积极性来执行和监督它。

  (二)“让利”

  “让利”可以为企业赢得人才。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历程、实现自身持续成长的主要障碍是缺乏高层次经营人才,而家族经营像一堵高墙拦住了外面经营人才的进入。能否赢得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对利益的态度,中国古代就总结出了“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的经营智慧。这就是说,当企业的老板把盈利全部装入自己口袋的时候,就没有人愿意给他干活;而当老板同员工一起分享利益的时候,则人才就会从四面八方而来。这并不是说人才都是见钱眼开的,而是人才可以从老板对金钱的态度当中,发现企业的经营哲学、老板的胸怀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决定自己的去留。

  有鉴于此,建立一套基于约束的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企业所有者的物质资本与经营者的人力资本有机结合,使两者的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调动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已经开始重视通过管理层持股或员工持股的方式来实现利益的共享,虽然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通过规范治理结构、硬化约束,是可以实现多赢目标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