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40岁重归职场

培训讲师谈管理:40岁重归职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回归职场”的提出

  “回归职场(Returnships)”项目让公司试用一些重新工作的专业人士。


  凯西·拜尔特(Kathy Bayert)是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MBA,有过在IBM和普华永道的工作经历。2003年,她暂时中止职业生涯,回家照顾两个孩子。5年后,42岁的她打算重回职场,却发现自己工作简历的空档期虽不算大问题,但在处于衰退期的美国经济中难以找到工作。某天,她正在求职网上遍搜招聘职位,却发现了一则不常见的公告:Sara Lee正推出一个“回归职场”的项目。具体情况是,该公司想短期招募一名离开职场几年、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传统上,这些人的职业空档期会让招聘公司避之不及。接下来,拜尔特应聘并得到了该职位,并正式入职。在工作6个月之后,她被公司正式聘为负责组织效率的高级经理。拜尔特说,“回归职场”让自己重新找到了用武之地。


  职业空档期出现的最通常原因是有些人要全职照顾孩子,之后,他们如何恢复职业生涯?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几十年以来,女性(以及一些男性)都在应对这一问题。在颇具开创性的一系列《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以及书籍中,经济学家安尼-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也探讨了该问题。然而,至今这仍是敏感问题。


  在《大西洋月刊》2012年7-8月合刊上,安尼-玛丽·斯劳特发表了《为什么女人仍然不能拥有一切》(Why women still can’t have it all)这篇被广泛讨论的文章,从中她分析了职场人士面临的这个两难困境。但是,在这些争论之中,却早已有一些创新型组织,悄然开展了一项名为“回归职场”的实验项目,为该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回归职场”这个术语于2008年由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推广开来,帮助构建了休利特(Hewlett)所谓帮助人们重回职场的“通道”。其中,重回职场的人士在非约束性协议的前提下从事一些短期工作,对于公司招募离开职场很久的人,能够帮助他们降低风险。


  考虑到目前脆弱的全球劳动力市场,现在似乎不适宜让雇主公司去拓展潜在员工的供应市场。然而,持此观点的人却忽略了重要一点,即:尽管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司却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员工,而“回归职场”项目的潜在对象恰恰就是那些高素质人才。在我主持召开回归职场会议的4年间,所有与会人员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其中,75%的人是研究生学历,75%的人在主动离职前,至少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这些重回职场的专业人士为开明的雇主公司提供了宝贵的机遇,要知道,这些人在职场上的老练成熟、丰富经验是新手所不能及的,而且对于这些人而言,产假、配偶到外地工作这些经历都不会重现了。总之,这些人员是一笔极佳的投资。“回归职场”这一项目,就像筛选工具一样,让雇主公司从潜在员工中找出最顶级人才,并可以在有价值的工作样本基础上最终作出用人决策。


  开始于1985年的英国达芙妮·杰克逊(Daphne Jackson)校友基金是最早的 “回归职场”项目之一。该基金面向在科学、工程、技术领域获得过学位、至少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的英国居民,向他们提供来自大学、公司的兼职研究员职位。按照规定。这些职位的申请人必须离开职场至少长达两年时间,大多数组织都有类似规定,这样,新近离职人员或正找工作的职场人士一般不具备申请该项目的资格。


  基本上,在为期两年的项目结束时,96%的申请人都找到了正式工作。虽然在申请的200多名校友中,大多数都是女性,但2003年,萨米·卡法拉(Sami Kafala)成为了获得达芙妮·杰克逊校友基金的首位男性。他是一位核物理学家,曾经因为照顾孩子而离开职场5年之久。现如今,他是伦敦帝国学院的一名分析物理学家,从事环境辐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得益于他在该校友基金中的兼职工作经历。


关于“回归职场”的七点建议

  那么,雇主公司如何才能成功启动“回归职场”项目呢?我研究了14个组织的相关项目(其中的高盛集团、Sara Lee,以及美国佩斯大学法学院赞助了我公司举办的一些会议),并采访了一些项目主任及人员。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以下7点建议。


  项目规模要小 “回归职场”是崭新的理念,即使在这方面有过开创性实践的公司也保持了项目的小规模;这样,它们更容易启动项目,确立成功的追踪纪录。在首次开展“回归职场”项目的2008年,高盛集团面向IT从业人员和金融后台业务人员推出了11个为期8周的“回归职场”短期职位,到2010年,职位总数是一开始的3倍多;但到了2011年,为了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接触的项目支持,高盛集团又把职位总数减少到16个。在项目结束时,大约一半的项目人员都成为了高盛集团的正式员工。


  指定一两名内部支持人员 基本上,只有当专业人士的回归职场项目得到强有力的公司内部支持时,它才能获得成功。无论这样的支持,来自于人力资源主管,还是像Sara Lee一样来自于公司CEO。事实上,当Sara Lee启动回归职场项目时,其CEO布伦达·巴恩斯(Brenda Barnes)本人也曾为了养育孩子而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培养多名支持人员对于项目的长期存在至关重要;否则,一旦项目的惟一一名支持人员离职了,该项目就可能停滞,就像2010年,巴恩斯离开Sara Lee之后,该公司的回归职场项目就无疾而终了。


  确定回归职场项目模式 对于回归职场的项目,没必要完全从头开始。事实上,很多公司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实习项目都相当成熟。虽然针对专业人士重回职场的项目工作应该更具有挑战性,但两种项目在很多方面都是类似的,甚至可以共享的,譬如:申请流程、新员工培训、项目持续时间、指导人员的安排。


  管理人员对接项目人员 尤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管理人员通常不愿意考虑已经离开职场一段时间的人,因为他们担心这些人的技能已经过时。所以,要为管理人员和重回职场的人员安排面对面的交流,以改变管理人员对他们所持的保留意见;这样,管理人员也能清楚了解重回职场人员的能力及他们认真的态度。


  “过来人”的现身说法 回归职场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为重回职场的专业人士创造入职机会,但让他们明白,如果他们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也能有晋升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好的“回归职场”项目能够让这些专业人士接触到公司里的高绩效员工,让他们了解到,原来有些高绩效员工本人也曾离开职场。重回职场的成功人士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可以鼓励重回职场的新进员工,还能够说服抱有怀疑态度的招聘经理。事实上,公司高管通常不知道,某位高绩效员工也曾离开过职场;对成功回归员工的宣传,会让高管们积极看待仍有事业抱负的新回归者。为了找到这些模范员工,公司需要广泛了解整个员工队伍,或者请人力资源部门核查员工的工作档案。


  扩大校园招聘范围 要把重回职场的专业人士涵括进公司的人才库,这是最简单的方式。虽然,大多数公司都忽略了这一点。在招聘实习生的时候,清楚说明:欢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前来应聘。芝加哥大学MBA在职班的一位学生,41岁的埃里卡·格里纽斯(Erika Grinius),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在20多岁获得了社会工作的硕士学历后,她全职在家照顾女儿长达5年之久。之后,她申请到了惠特尼汽车集团(Whitney Automotive Group)(一家网上汽车零件零售公司)的学生实习工作。实习结束时,她成了该公司的正式员工;之后,在读完MBA课程之后,她还升职了。这个事例说明,通过扩充传统的实习生项目,公司可以不必启动特殊项目,就能吸引到经验丰富的人员。


  求助于有教学计划的合作伙伴 重回职场项目还可以求助于大学和研究生院,从它们那里寻求机会。因为这些单位正在为重回职场的各年龄阶段人士,提供短期技能培训课程。比如,佩斯大学法学院就为曾经离开职场的律师开展一项为期5个月的兼职项目New Directions。项目参与人员可以作为实习生,为诸如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Sikorsky Aircraft)、茱莉亚学院(Juilliard School)等机构免费每周工作20小时。该项目促成了很多人成功回归职场,最值得一提的是辛西娅·韦乐思(Cynthia Wells)。在2009年申请该项目时,她是一位6个孩子的母亲,职业停滞期长达20年。然而,在完成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的实习工作后,她成为了该事务所的法务专员。


  虽然“回归职场”项目尚处于星星之火的阶段,但必须认识到,总有很多成功的专业人士因为种种原因离开职场,之后,他们又泰然自若地重归。例如:桑德拉· 戴· 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曾经为了养育3个儿子,离开律所5年时间;安·富奇(Ann Fudge)在成为杨-罗比凯品牌集团(Young & Rubicam)的CEO之前,也曾离开职场两年时间。这些重回职场的专业人士经验丰富,阅历精彩,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拥有一切”就意味着离开传统工作几年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他们的巨大潜能,这些激励人心的故事必定将成燎原之势。(译/邓小莉 校/陈圆妮)


  卡罗尔·菲什曼·科恩是iRelaunch公司(关注重归职场问题)的创办人之一,与人合著了《重回职场:全职母亲的求职指南》(Back on the Career Track: A Guide for Stay-at-Home Moms Who Want to Return to Work)一书,该书于2007年出版。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