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弗爵爷之领导力密码

培训讲师谈管理:弗爵爷之领导力密码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有人说,亚历克斯·弗格森是史上最伟大的教练,没有之一。

2013年5月,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从曼联引退,他执掌这家英超足球俱乐部已经整整26年了。如今的曼联已跻身体育界最具价值、最成功的品牌之列,弗格森因此被球迷们尊称为“弗爵爷”。在弗爵爷执教期间,曼联赢得过13次英超联赛冠军,还摘得其他25项英国和国际足球赛事的桂冠。在英超最成功俱乐部主帅的榜单上,弗格森赢得的冠军数比第二名几乎多出一倍,这个战绩令他傲视群雄。不过,弗格森的曼联角色绝不仅限于主教练,他一直位居核心——在打造球队的同时也在塑造整个俱乐部。曼联前CEO大卫·吉尔(David Gill)说,“如果乔布斯就是苹果,那么弗格森就是曼联。”

201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妮塔·埃尔贝斯获得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让她能近距离地剖析弗格森的管理方法,并据此形成了一个哈佛商学院的案例。现在,埃尔贝斯将与弗格森一起,为我们解读他的“成功之道”。

安妮塔·埃尔贝斯:如何才能像弗格森爵士那样成功,并能长时间地掌控大局这个话题很值得深究,即便我们跳出球迷的角度,也同样如此。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引导他走向成功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又有哪些?

弗格森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我和我曾经的学生汤姆·戴(Tom Dye)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深入探讨了他的领导方式。在曼联的训练基地,我们观摩他训练;在老特拉福德这座著名的球场(外面屹立着弗格森9英尺高的铜像),我们观察他指挥球队。

我们和许多与弗格森共事的人进行过交谈,其中就包括大卫·吉尔,还有球队的助理教练、球衣管理员和不少球员。在球员通道、自助餐厅、训练场以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地方,我们目睹了大量的弗格森与球员、员工会面和对话的场景。后来,弗格森到访哈佛商学院,旁听了我关于他的案例教学,分享了他对此的想法,还现场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当时我的课堂爆满,很多同学只能站着,弗格森爵士也和我们进行了一场非常精彩的互动。

至于弗格森的领导方法,我和他一共总结出八条法则,这些都是他成功的核心要素。虽然我不想特别鼓吹这一点,但弗格森的许多经验其实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无论对于商界还是人生都大有裨益。下文中,我会先阐述我眼中的这些法则,然后弗格森会给出自己的解释。

法则1:寻找天才,基础为先

1986年,弗格森刚接手曼联,立即开始改造俱乐部的青训营计划。为了打造更为长期的球队构架,他建立了两个“卓越中心”训练营,专门招募年龄低至9岁的希望之星。弗格森雇用了很多球探,敦促他们寻找最优秀的年轻天才。弗格森在早期签下的小球员中,最为著名的是大卫·贝克汉姆,而最重要的球员应该是瑞恩·吉格斯。吉格斯被弗格森看中时,他还是个13岁的瘦弱少年,但现在吉格斯已成为英超史上最成功的球员,吉格斯39岁时仍是曼联主力。再比如,保罗·斯科尔斯和加里·内维尔这两位运动生涯超长的球星,同样来自于弗格森先前的青训营。上述4名球员是曼联“黄金一代”(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核心成员,在弗格森看来,正是他们重塑了曼联的形象。

投资年轻天才其实是一场豪赌,当时质疑声不绝于耳,有位著名电视解说员的那句“你不可能靠一帮孩子赢得一切”就是明证。但是,弗格森却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他说,绝大部分主帅只对打造球队上心,我与他们不同,我的目标是塑造一家足球俱乐部。

弗格森爵士:我第一天到曼联,脑海里想的就只有一件事:塑造一家足球俱乐部。所以,我希望从根基上就是对的。青训营计划是为了给曼联一线持续地、不间断地输送人才。在这个项目里球员们可以一起成长,并能形成情感纽带,而团队精神也会由此而生。

我到曼联的时候,俱乐部一线队员中只有一名球员的年龄在24岁以下。你能想象吗,这可是曼彻斯特联队啊!我知道,重用年轻人是符合曼联传统的。而我早期的执教经历证明靠年轻球员打天下是可行的,我也擅长此道。因此,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曼联要重新崛起,队伍年轻化至关重要。也许你会说这是勇气使然,但幸运女神总是会青睐勇者。

99%的新任主帅到球队后首先考虑的都是赢球,以此来保住帅印。所以,他们会引入那些有经验的球员。

这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业。在某些俱乐部,你只要连输三场,就得走人。现今的足球世界,不少经理和老板都是新面孔,我不知道哪家俱乐部还能容忍主教练为打造一支球队花4年以上的时间。

赢一场比赛只是短期成功,下一场你依然可能输掉。而塑造一家俱乐部却能带来稳定性和持续性。你当然可以把精力都花在一线队,但是我们的青训营计划,最终让曼联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些年轻球员也真正成为俱乐部的精神象征。

每当看到年轻球员进步的时候,我总是非常自豪。主教练的工作其实与导师类似,都是为了激励人们变得更加出色,教给他们更好的技巧,让他们成为赢家,使他们变得更好,然后受益一生。

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你不仅延长了整支球队的运动寿命,而且还能收获忠诚。他们会永远记得你是主教练,是你给了他们第一次机会。一旦年轻人意识到你是在为他们着想,他们就会接受你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培育的是一种家庭氛围。如果在年轻人身上倾注心血,并给他们成功的机会,那么他们给你的回报也会十分惊人。

法则2:着眼未来,重塑团队

即使在曼联最成功的日子里,弗格森都没有停止重塑球队。弗格森在曼联的执教生涯中持续地赢得奖杯,他用5套不同的阵容获得过英超联赛冠军。在重塑团队的过程中,弗格森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球队所处的位置;他对每个球员的运动周期都很敏感,总能及时判断出球员在队中的价值。弗格森所做的决断主要基于这种敏锐度。团队的人才发展管理免不了涉及清退老球员,甚至那些与弗格森私交很好的球员也不会例外。“他的目光永远不在当下,他总是着眼于未来,”瑞恩·吉格斯告诉我们,“弗格森爵士拥有一种直觉,他知道球队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哪些地方需要更新。”

我们分析了过去10年的球员转会费数据,结果显示在人才管理方面,弗格森的表现像一个效率极高的“投资组合经理”。他集策略性、理性和系统性于一体。过去10年,曼联5次登顶英超联赛冠军,但是在引进球员方面的花销,却比切尔西、曼城、利物浦这些对手少得多。原因之一是曼联致力于年轻球员的投入:曼联引进25岁以下球员的比例要比竞争对手高出许多。第二个理由是曼联敢于卖出那些处于当打之年的球员,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使球队在转会费收入方面超过对手,而且能让球队在明日之星的投入上可以持续。弗格森偶尔会花大价钱去招揽已经成名的超级球星(2012-2013赛季初,以3500万美元签下当时29岁的荷兰前锋范佩西),但是他更多还是会把钱花在优秀的年轻球员身上。弗格森给予年轻球员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而将大部分过了巅峰期但仍有价值的球员卖给其他球队,只保留少数几位最优秀的老球员,来维持球队的连贯性和传承曼联的文化。

弗格森爵士:我们把球员分成三类:30岁以上的、23岁到30岁之间的,以及新入队的年轻球员。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年轻球员正在成长,他们最终会达到前辈球员设立的标准。我认为,一支成功球队的持续周期恐怕只有4年(尽管我一直试图打破这个规律),超过这个周期球队就需要有所改变。因此,我们总是设想3到4年以后的情况,并据此做决策。因为我在曼联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没人会轻易质疑我的决定,所以我能提前对球队做计划。从这点来说,我相当幸运。

出售老队员,补充年轻血液,重塑球队是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谁是我们需要引进的球员,3年后他们会在球队的哪个位置上?第二,现役队员中,是否有老化的迹象?像吉格斯、斯科尔斯、费迪南德等少数球员的运动生涯可以很长,但年龄增长的确会影响状态。最困难的事是你必须和一些曾经非常伟大,但赛场表现已经远不如前的球员解约。如果感觉到异常,球队出现退化,你就需要问问自己,两年后,事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法则3:提高标准,一视同仁

弗格森谈及向球员传递价值观的时候,总是激情澎湃。他希望不仅能教他们踢球技巧,还能激励他们努力做到更好,永不言弃。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变成赢家。

弗格森对于胜利的强烈渴望,部分来源于他当球员时的经历。球员时期,弗格森在几家小球会获得成功后,加盟了苏格兰的顶级球队——格拉斯哥流浪者队,他儿时就是该队的球迷。但是,他与时任新主帅不和,进而失宠。三年后,弗格森离开了流浪者队,带走的只有一枚苏格兰杯赛的亚军奖牌。“逆境让我勇往直前,这也重塑了我的人生,”弗格森告诉我们,“当时我下定决心,今后永不放弃。”

弗格森总是一视同仁的看待所有球员。他会招入那些被他称作“输得起”的球员,并敦促他们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时间久了,这种特质在曼联弥散开来,球员们会因为队友不尽全力而不满,即使你再大牌也没用。

弗格森爵士: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俱乐部的标准。这个理念适用于球队建设、赛前准备、动员会议和战术部署。比如,我们从不容忍训练的低质量,因为训练场上的表现决定了比赛中的表现。所以,每一次训练我们都追求高质量,不允许有任何的分心。高质量的训练包含三个方面:强度、专注度和速度,我们希望强调这些能让球员在每次训练中得到提升。

我必须提高球员的预期,他们应该永不言弃。我总是提醒他们,“如果你放弃一次,那么你就会放弃第二次。”我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热情似乎传递到了整个俱乐部。以前,我总是习惯早晨第一个抵达球场。而执教的后几年,当我7点钟来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员工在那儿做事了。我想,他们是明白了我早到的理由——球队有工作要做。这是种竞赛心理,他们会觉得,“既然你能做到,那么我也能”。

我时常对我的队员说,在生命中努力工作是一种能力。而对那些明星球员,我会要求更多,我希望他们能加倍努力。我说,“你们必须证明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球员。”明星球星也的确时刻这样准备着,这也是他们能成为明星的原因。有些人以为,那些超级球星太自负,会坏事,但我不这么认为。球星的自负让他们必须成为赢家,为了满足自负的心理需求,他们会竭尽所能。我发现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世界顶级前锋之一,现效力于皇马)、贝克汉姆、吉格斯、斯科尔斯等明星球员,喜欢在训练场上多练习好几个小时不回更衣室。有时候我不得不出马,敲着玻璃对他们说,“周六我们还有比赛”,才能让他们停下来。但是,球星们自己希望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因为他们知道,为曼联踢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法则4:千万别放弃掌控权

“你永远不能失去掌控权,特别是当你面对30个顶尖职业球员,而且他们还是百万富翁的时候,”弗格森说,“如果有哪个球员胆敢挑战我,挑战我的权威和对球队的控制,那么我对他不会手软。”,当球员违规时,弗格森会使出铁腕手段,这是整个俱乐部保持高水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球员犯错,他们会受到惩罚;如果他们的行为太出格,损害到了整支队伍的表现,那么弗格森会请他们走人。

2005年,曼联的老队长罗伊·基恩公开批评队友,他的合约随即被终止。下一年,曼联的当家前锋范尼斯特鲁伊,因为公然表示对坐冷板凳的不满,弗格森立马将他出售给了皇马。

保持控制权,重要的是要遇事强硬。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同样重要的另一面是应对及时,避免情况失控。

弗格森爵士:如果哪一天曼联的主帅被球员控制了——或者说,球员能够自行决定训练内容,自行决定休息时间,自行决定球队的纪律和战术,那么曼联将会面目全非。到曼联之前,我就暗下决心,不会允许任何人挑战我的权威。主教练的个性必须强过球员,这非常重要。

有时候,你不得不问自己:是否有球员正在左右更衣室气氛,影响球队表现,危及到你对俱乐部的控制?如果有这样的球员存在,你必须让他离开。就算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你也别无他途。俱乐部的长远利益应该在单个球员之上,而主教练必须是球队中最重要的那一个。

某些英超俱乐部换帅频繁,偏向让球员掌控更衣室的氛围,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主教练失去控制权,那么他在球队就待不了多久了。你要对局面进行全面的掌控,球员必须认识到,只有作为主教练的你,才能发号施令。你不能总想“球员是否喜欢我”这个问题,因为它会让你心乱如麻。如果我工作干好了,自然就能赢得球员的尊敬,这就足够了。

假如发现有球员给球队带来负面影响,我倾向于马上采取行动。有人会说这很冲动,但我认为迅速决断极为重要。为什么要带着困惑入眠呢?我会在第二天醒来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持球队纪律。重要的是,你必须要对自己的决定有信心,一旦下定决心就必须推进。这么做并非是要刻意找茬或找机会来凸显你的权力,而是当有情况发生的时候,能确保你对球队的控制和权威。

法则5:选时择言

弗格森是个以强硬和苛刻形象著称的主帅,但是他其实并非一贯如此,而是根据情况选择沟通方式。

比如,弗格森要是想让一名球员去踢他此前从没踢过的位置时,他会非常小心地传递这个信息。“这并不容易,我会私底下找他谈话。我会说,‘瞧,这也许是个错误’——我经常这样说,‘但我相信这是目前球队最好的选择。’我会给他们一些信心,告诉他们重要的比赛要来了,这只是战术需要。”弗格森告诉我们。

比赛前夕的训练课上,弗格森和他的助理教练会尽可能地传递积极的信息。虽然媒体经常把弗格森在半场和赛后谈话中的形象描绘成暴君,但实际上他经常变换表达方式。“你不能总是进来就大吼大叫,”弗格森说,“这没用。”曼联的前球员安迪·科尔这样描述弗格森的方法:“如果你输了,弗格森爵士认为你尽了全力,那么他不会为难你;但如果你是因为懈怠而输了,那么你就等着挨骂吧。”

弗格森爵士:没人喜欢被批评。很少有人能从批评中成长;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鼓励。所以,只要可能我会尽量给予鼓励。对任何一个球员来说,“干得好”是他们最乐于听到的话,这三个字是语言史上的伟大发明,你甚至不用“最”字就能鼓励他人。

如果有球员达不到你的预期,你必须在更衣室中指出他们的错误。这时,责备就能发挥作用。比赛之后,我会马上纠错,绝不等到第二天。当场训斥完,也就过去了,我会转而专注于下一场比赛——一直批评球员毫无意义。

一般而言,我的赛前讲话无外乎三方面:第一是我们的期望,第二是球员要自信,第三是球员间要相互信任。我喜欢提及工人阶级的操守,尽管不是所有球员都来自于工人阶级家庭,但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有可能是。我发现让球员意识到他们从这些传统出发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对球队是很有益处的。我告诉他们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这显然有助于提升球员们的自豪感。我还会提醒他们要信任队友,不要辜负队友的期望,这样对塑造球队特质也有帮助。

中场休息时,你大概只有8分钟向球员传达信息。因此,运用好这段时间非常关键。当球队领先时,所有的都好办,你可以讲讲专注比赛,别骄傲,或者其他一些小事情。当球队落后时,你就不得不施加影响,我更乐于谈球队本身和我们自身的优势,但是你必须纠正导致输球的错误。

训练中,我们试图打造一支这样的球队:它由最顶级的球员组成,而且战术素养极高。如果你的方式过于软弱,你就无法统领这样的队伍,你得令人畏惧。但是,你又不能太强硬,如果球员时刻处在恐惧状态,同样会表现不好。我的年纪越来越大,开始发现一直对球员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作为主帅,你必须把握好时机,在不同的时点扮演不同角色,有时候你是医生,而其他时候你又要当导师,或是父亲。

法则6:“赢”的信念

弗格森的球队似乎有一种本领,总能在比赛后期取胜对手。我们分析过去10个赛季的赛果发现,如果比赛进行到后半场或者还剩15分钟,双方仍处于僵局时,曼联的后期表现要胜过其他任何英超球队。也许是中场时鼓舞性的谈话,或者是比赛中恰当地改变战术对曼联善于后期取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是全部。

当比赛进行到尾声,球队依然落后的时候,许多主教练会让球员压上,鼓励他们进攻。在这一点上,弗格森不仅格外具有进攻性,而且会非比寻常地彻底。他时刻都在准备迎接球队的胜利。他经常让球员练习,当比赛剩下10分钟、5分钟、3分钟的时候怎样踢进致胜球。“我们会训练球员在场面被动时如何踢球,所以曼联知道那种情况下的取胜之法,”一位曼联的助理教练如是说。

曼联的训练课注重对技巧和战术的反复操练。“我们把每次训练都当成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弗格森说,“有时候球员会想‘怎么又是这些内容’,但正是这些训练帮助我们赢得比赛。”许多人都相信,成功源自习惯(也就是说,球员能够下意识地做特定动作),但是曼联对此的信念绝不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给你的感觉是,永不满足现状,不断寻求提升的空间。弗格森说,“很简单,在曼联我们不能干坐着”,这话算是最好的注脚。

弗格森爵士: “赢”是我的天性。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给自己设立了很高的标准,因此我别无选择,我必须要赢。只要站在球场上,我希望能赢得每场比赛。甚至在有五员大将受伤的情况下,我依然盼望着拿下比赛。别的球队在比赛伊始会选择保守,但我的球队绝不这样。踏入球场的那刻起,我就对球员们信心百倍,他们早已做好准备去战斗,因为赛前所有该做的事情我们都做完了。

我是一个“赌徒”,一个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你能从曼联比赛的后期表现看到这种特质。假如上半场落后,我会告诉球员:别慌乱!专注比赛,把任务完成。但当比赛还剩15分钟,曼联仍然落后,比方说比分是1∶2,那么我会愿冒更大的风险。如果我们有扳平比分甚至反超的机会,我非常乐意承担以1∶3比分输掉比赛的结果。所以,最后15分钟必须全力以赴。我们会再增派一名进攻球员上场,那时也不会太在意防守。假如我们最终能以3∶2的比分反败为胜,那会是一次极其完美的体验;假如我们不幸1∶3输了,反正输球感觉也没差多少。

我的风格是心态积极、爱冒险和愿意承担风险。上场就是为了赢得比赛,曼联的球迷理解这点,他们也表示支持。当球迷看到曼联在比赛最后15分钟努力争胜的景象,这种感觉无与伦比:队员踢得真刀实枪、轮番轰炸、甚至“横尸遍野”。当然,我们也可能会在对手的防守反击中败北,但反败为胜带来的欣喜胜过一切。

我认为曼联的球员都有这股韧劲——他们永不言弃。所以,我用不着操心传达这个信念。当一支球队拥有这种了不起的性格后,你就能看到那些在比赛临近结束时的神奇表现。

法则7:信赖观察力

1974年,弗格森的执教生涯始于东斯特林郡,一家苏格兰的小球会。当年,他32岁,年纪比队中的一些球员也大不了多少,因此他事必躬亲。后来,他去执教了圣米伦和阿伯丁,并在阿伯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后,弗格森来到曼联。越往上走,弗格森就会越多地把训练任务分派给他的助理教练。但他总是会到现场,而且会在场边观赛。弗格森说,从教练角色转换到旁观者角色,能让他更好地评价球员和他们的表现。“作为教练,你不可能看清所有的事情,”弗格森解释道。可作为旁观者却能让你看到一些变化,比如训练方式、体能状况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

关键是要把直接的监管任务分配给他人,然后给予他们信任,这样才能让主教练分出身来真正地观察球员。

弗格森爵士:我管理架构的最后一环是观察力。开始当教练的时候,我依赖于一些基本的能力,比如能把球踢好,懂得在高水准比赛中获胜需要什么技巧,再比如我能指导球员,并有决断能力。但是,在阿伯丁的一个下午,我得到了新的启示。那天,我正和助理教练喝茶聊天。他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带我来这儿。”我疑惑地问他,“你在说什么呢?”他回答,“我根本无事可做。尽管我和青年队一起工作,但我来这儿是为了协助你训练和挑选球员,这才是助理教练该做的。”然后,另外一个助理教练也附和说,“他讲的没错,老板”,还指出我不用每次带队训练的好处。起初,我的回答是“不,不,不”,但是我反复思考了几天后,其实内心已经认同了他的看法。不过碍于面子,我还是说,“我们可以一试,但我不能保证什么。”于是,我开始委派训练任务给他。而这是我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

助理教练带队训练并不会削弱我对球队的掌控。每次训练我都在现场,仍然有监管的权力。但是,你在旁观中获得的信息却弥足珍贵。

一旦跳出之前的框框,我能觉察到比以前更多的细节,教练水准也大幅提升。当观察到一个球员的运动习惯有所改变,或者训练热情突然消沉的时候,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他:是不是他家里有什么事,经济上出现了困难?亦或是太疲惫?或者处在什么情绪之中?有时候,我甚至能在球员自己都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判断出他已经受伤了。

我认为,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观察的价值。但我把观察力视为我的管理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关键,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那种发现你意料之外的事情的能力。

法则8:“适应”不止

弗格森执掌曼联的26年时间里,随着金融财团的介入(正负面影响兼具),以及运动科学的兴起,世界足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应对变化从来不易,而对长期居于高位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弗格森在曼联,乐意变革的证据无处不在。在大卫·吉尔的眼中,弗格森早已证明“他是个非常棒的适应者:如果游戏规则改变了,他也会跟着改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相对不重要的联赛杯中,弗格森是第一个敢启用一帮年轻球员打比赛的主教练。当时该举动争议很大,可是现在已成为英超球队的正常现象。弗格森也是首位在一个赛季让4名顶级中锋轮换的主帅。他当时让4人竞争2个主力位置的策略被很多人视为管理混乱,可正是这一点让曼联成就那个伟大赛季——1998-1999赛季,曼联夺得“三冠王”,这三项桂冠分别是是英超联赛冠军、足协杯冠军以及欧洲冠军杯冠军。

球场之外,弗格森极大地扩充了他的幕后团队,他雇用一支由运动科学家组成的队伍来协助执教。由于曼彻斯特阳光不足,弗格森接受了科学家的建议,特意在球队的更衣室安装了维他命D补给站。弗格森还热衷于使用配备有GPS感应器的运动背心,该装置在训练结束20分钟后就能提供球员的表现分析数据。弗格森是第一个为球员配备验光师的主帅。曼联每周还会两次请瑜伽教练来指导球员。最近,曼联还被曝出拥有一套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果球员在训练中受伤,该设备能在场上就地实施简单手术。这样球员可以不用去公立医院,从而避免球员的健康状况被泄漏给媒体。

弗格森爵士:我刚到曼联的时候,足球界还没有经纪人这个职业。当时,尽管有电视转播,媒体还没有把球员抬高到和电影明星一样的级别,到处去挖他们的“料”。如今足球界变化巨大,球馆得到改善,球场条件也前所未有地好,运动科学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赛季备战;许多来自俄罗斯、中东和其他地区的老板,在足球运动中投入巨资,这同时给主教练们也带来巨大的压力。现在球员更多过着受到庇护的生活,因此他们比25年前的球员要脆弱。

多年以来,在应对变化这件事上我做得还不错。我相信,对变化的控制可以通过接受它来完成。这也意味着,你要对员工有信心。一旦雇用了他们,你就要相信他们能胜任。如果你管得太细,对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那你雇用他们就没有意义。最重要的事情是,你不能停滞不前。多年前,我对大卫·吉尔说,“留住球员的惟一方法,就是让曼联拥有全欧洲最好的训练基地。”也正是那个时候,曼联开始使用医疗中心。核心是,我们不能原地不动。

很多与我取得一样成绩的人都不愿去改变。但我总认为我承担不起“不变”的后果。我们必须成功——对我来说,这是惟一的选择,所以我会探索一切可能的改进办法。我一直努力工作,把每次成功都当成是新的起点。我的任务就是确保曼联有最大的赢面,正是这一点驱使我不断前进!(译/李剑 校/万艳)

安妮塔·埃尔贝斯是哈佛商学院Lincoln Filene 教席工商管理学教授,著有《一鸣惊人:娱乐业的成功、冒险和大生意》(Blockbuster:Hit-making, Risk-taking,and the big 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由Henry Holt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书。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