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钢铁业与啤酒业凸现中国工业发展之挑战

培训讲师谈管理:钢铁业与啤酒业凸现中国工业发展之挑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公司”的定义,公司在中国发展起来还不到20年。理解了这点,也就明白中国经济发展的变迁以及商业法规所发生作用的背景。沃顿管理学教授马歇尔·迈尔(Marshall Meyer)指出,“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废除了公司形式,直到1988年才恢复。因此,它按照西方的规则成立和管理公司不过才17年的时间。”

 


美国经济好比是大城市的交响乐团,各家公司都精准地演奏着自己的部分。中国则象小型爵士乐队,狂热沉浸在即兴创作之中。正如爵士乐纷乱的节拍可能使人迷失方向,中国快速增长的准资本主义经济的商业环境或许也令人理不出头绪。


 


加利福尼亚Interliance咨询公司的执行总裁葛洛丽亚·卡恩弗(Gloria Kamph)以中国仍然很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例指出,中央政府并非有意放纵某些公司的不正当行为。她说,“中国已经出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新法规,但政府缺少整顿这些问题所需的资源。”


 


另外,沃顿资深教授、布利尔商业银行(Burrill & Co.)资深合伙人史蒂夫·萨莫特(Steve Sammut)认为,任何新的立法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完善。“不是说打开开关就能保护知识产权。律师、法官和通常的程序都很匮乏。”


 


他还补充说,中国政府理解许多外国公司不愿在中国开展业务就是出于对知识产权的担忧。因此,它承诺会采取必要措施改变现状。“意愿是有。但有时却不重视行动。”


 


卡恩弗指出,许多领域的经济法规——以及政府的执法情况——似乎都存在着随意性。同样,政府偏爱的行业似乎也在不停变化。当这些变化发生时,在早前受宠的行业里做生意就会步履艰难,而新的行业则繁荣兴旺。她说“有时一扇门打开,另一扇却关上了。”迈尔提出,这种变化部分要归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但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发展仍然不成熟。“中国的企业就像萤火虫般飞来飞去。其中多数只能存活二至四年。”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似乎也同样混乱不堪。迈尔指出,“不清楚每家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是否都是一种进步。”但中国政府面临着挑战——许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私有化是倾向于被采用的一个解决方案。

钢铁与啤酒


 


迈尔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最知名、也是最成功的企业上海宝钢就是个处于政府控制之中的国有企业。宝钢始建于1978年。自组建之日起,中国领导人就开始将宝钢的管理者派往国外,学习和引进最好的钢铁制造技术。目前宝钢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而且或许会很快发展成为业界的龙头老大。除规模大外,宝钢的利润也很可观。2004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中,宝钢执行总裁谢企华名列第二。


 


宝钢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出口企业的发展步伐要快于服务于本土市场的企业。迈尔认为,“中国国内市场仍然四分五裂,小公司多如牛毛,但具有影响力的地区或全国性企业却不多见。”


 


譬如,啤酒行业似乎可以整合成几家大型制造企业。中国人喜欢喝啤酒;据《经济学人》杂志的调查结果,中国人的啤酒消耗量平均是德国人的两倍。因此,该行业应该可以形成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但在中国,小型地方企业仍然是主流。“五年前曾预计两家啤酒公司会对市场进行整合。可后来也不见动静。”


 


与会者指出,将来市场分割和效率低下等问题都会自动解决。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的基础设施不断发展,最终会出现在规模上堪与宝钢媲美的公司。但由于中国近来的经济正在继续飞速增长,另外两大挑战——国家的资源需求,尤其是对能源的需求,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会更加严峻。


 


总部设在犹他州的亨斯曼公司(Huntsman Corp)亚洲区经理钱维利(Willie Chien)说,中国每日消耗675万桶石油,是世界第三大耗油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以2000万桶的日消耗量居于中国之上,但中国的耗油量增长将比美国快得多。与美国一样,中国的原油储备有限——大约240亿桶,还不及沙特预估储备的十分之一。


 


派特·迪拉奎尔(Pat Delaquil)指出,石油短缺意味着中国必须通过煤和天然气等其他资源,以及利用煤炭气化等先进技术来满足大部分的能源需求。迪拉奎尔为总部设在马里兰州的清洁能源商业化有限公司(Clean Energy Commercialization)工作。但他说,即使是煤炭,中国也不一定能保证供给。虽然中国看似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它缺乏足够的水资源开采煤矿。在钻井、处置灰尘,以及洗煤的过程中,矿井要消耗大量的水。综上所述,从长远来看,中国应该具备足够的动力来采用更清洁、更先进的技术,譬如风能和太阳能等。


 


问题在于,如何让人们重视使用清洁能源的长期利益,而不是为解决眼前的问题选择成本较低的短期解决方案。当然大家都能从节能中受益,但就短期而言,能够承受节能成本的人并不多。迪拉奎尔解释说,“在中国,节能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建筑商缺乏正确投资的动机,因为他们既不拥有,也不经营完工后的大楼。中国的建筑标准不高,楼房只有40年的寿命。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发展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能源的使用效率很低。”


 


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与地区规划教授安东尼·托马斯尼斯(Anthony Tomazinis)认为,中国应该尽快采纳更高的建筑标准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果中国的污染情况得不到治理,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


 


当然,中国有1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就意味着垃圾、污水和烟尘更多。工业化也使污染状况更加恶化。譬如,随着收入的增加,买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而汽车会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托马斯尼斯说,“每天有大约300万人骑自行车到北京城上班,北京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道路。”很快许多骑车族就会改开车上班。汽车尾气将使本来就很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雪上加霜。据他估计,北京每年有265天都是烟雾缭绕。此外,北京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全球最大的120个城市中,北京的缺水问题最严重。”


 

    托马斯尼斯指出,收入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等等因素都“会使中国的污染呈几何级数恶化。所以,现在不大动手术就来不及了。如果中国不尽快认真对待能源及资源保护问题,就会导致全球性的灾难降临。”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