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烟草公司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培训师观点:烟草公司企业制度建设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制度是企业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企业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引导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企业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制度只是提供了一个工作规范的平台,制度的作用发挥更依赖于制度规定能够被有效的贯彻执行。作为制度规定的执行者,职工是真正制约制度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制度作用发挥的核心。

  因此,制度化管理还须和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企业制度建设中考虑人性管理的因素,制度上体现一定的措施约定来调动职工的情绪资本,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才有可能由监督机制朝管理机制转变——机制上由监督朝管理的转变,是企业领导层重视职工个体主动性的体现,是职工个体心理由被动工作向主动思考的转变,是制度被真正有效执行的前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烟草企业建设的主要特点,其关键是执行管理,因此企业制度建设不但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企业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程。

  一、企业制度建设的三个人性假设

  制度的拟定必须以实际为依据,制度规定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能够被真正有效的执行,执行管理不是单纯的技术管理,更重要的是人性管理,了解职工的基本心理情况是制度切合实际的前提,是企业制度建设的延伸。通过对职工工作的人性假设,可以充分认识职工对制度规定的心理反映,可以更加明确企业制度建设的方向。企业制度建设必须综合平衡企业管理目的与职工个体需求的矛盾,充分考虑职工心理状态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执行影响,在人性假设的前提下拟定各项规定制度。

  1、“人性本善”假设:职工作为企业的雇用人员,实际上与企业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兴衰直接导致职工个体利益获取的高低状况,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职工期望企业能够长足发展,职工行为的根本点是站在他们个人的角度为企业发展考虑,出发点仍然是希望企业得到长足、稳定发展,职工的某些消极、抵触行为大多是因为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认识理解不一致造成的,不影响其为企业发展而努力的结果。

  2、“人本自私”假设:不论职工追求的是经济、收入的增长或者是职务、技术上的发展,其本质就是为了获取物资或精神利益。作为一个利益单元,职工的行为目的是使其个体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企业发展不可能兼顾所有职工的需求。企业利益关注点和职工利益关注点的偏差,导致了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差异,一旦职工在工作中遇到有可能通过个体行为获取额外利益,或者是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较大冲突的时候,职工的行为较容易朝个体利益方向倾斜,由此有可能损害了集体的利益。

  3、“人会犯错”假设:由于日常事务的非单一性及复杂性,职工经常要处理一些突发、临时的工作任务,即使是单一的重复劳动,受工作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要求职工始终保持同一标准处理日常的各项事务。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事务,由于疏忽或者是受情绪的影响,职工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上都圆满的完成既定要求,职工的工作存在瑕疵,在职工的职业生涯中,不可能在任何一件工作事务上实现领导满意。

  二、企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执行管理

  制度是一种约束激励规范,其产生实际效力依赖于被执行、遵守的程度。即使在拟定制度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人性管理的因素,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制度制订的目标本身具有缺陷,或者由于对制度执行的效果期望值过高,或者由于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忽略了制度执行的具体操作能力,制度往往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遵守和执行,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有:制度非现实、完美理论、执行者能力。

  1、制度非现实。

  制度是指导职工行为的标准性文件,它具有鲜明的时间、地域特征,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适用的制度不可能相同。企业制度建设的更新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随企业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一旦企业制度建设不能适应现有的企业经营情况,制度对企业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可能延误了企业的发展速率。在实际管理中,许多企业追求大而全,重视理论大于实际,重视宏观大于需要,忽略企业实际搞改革、忽略企业水平讲规模,制度虽然制订了,但是对实际的日常工作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或者是履行制度的成本过大,导致制度根本没有办法执行;有的企业制度建设更新速度太慢,行业形势、外部宏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了,企业的制度却仍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用过去的制度指导现在的实际,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临时弥补制度规定的缺陷,造成制度规定的重复性规定或者是冲突性规定条款,制度实际操作困难。

  2、完美理论。

  企业制度建设实际上只是搭建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管理目的实现不是仅通过制订一套完整的制度可以达成的,许多企业对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有决心也有动力,通过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对企业的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整理,拟定了一套实际可行的制度措施,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忽略了企业管理的实际状况,对制度措施的期望值过高,寄希望于通过一套完美的制度改变所有的管理难题,没有认识到制度执行对企业行为改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对制度的执行和效能产生怀疑,导致制度规范的实际操作性差。

  3、执行者能力。

  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执行管理,企业制度建设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制度执行的各种闭环管理措施,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执行的因素,预先规定翔实、充分的预防措施,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具体来说,在制度执行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制度符合实际需要执行管理的前提

  制度是指导职工行为的导向灯,制度规定的闭环性是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制度规定是执行的标准,如果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制度涵义的执行必然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制度规定必然将脱离现实情况,制度只能成为华而不实的空架子。

  2、完善人才管理办法是执行管理的关键

  职工是掌握、执行制度的具体个体,制度规定仅代表了企业领导层对企业发展的一个愿望,愿望要成为现实有赖于全体职工的贡献,制度执行不是单凭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完成的,仅靠部分职工的努力并不能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制度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团队合力。团队的工作努力、人尽其才是制度得以实现的基础,团队管理实际上就是人才管理,个体能力服从整体需要、个体能力适应整体要求是制度执行的关键,而人才管理的重点是建立人才发现、培育的机制和平台,落实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办法,人尽其才。

  3、跟踪执行的过程是执行管理的保障

  跟踪执行管理实际上就是执行的信息反馈办法,根据制度规定的类别特征、重要程度、独立完成性质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划分跟踪信息的层级,确定制度执行的反馈人、反馈时间、反馈流程,全过程实现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控制。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