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误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统一了各类股东之间的利益,股权激励计划的陆续推出,则进一步把公司高管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统一在了一个共同的股票市场价值基础之上。这似乎可以为股票市场重回历史高位并在继续高歌猛进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但是,仔细审视一下目前的态势,不难发现在试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其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告诉你。

1:激励对象选择错误

这是股权激励中老板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因为大家都知道股权激励是长久的,只要公司一直在,股权就一直在,所以选择对象一定要慎重。如果选择错误会影响很长的时间和影响很多的事情。有的人拿到股份就不像以前那样努力了,企业里只领分红不做贡献的人越多,这个企业的未来就越危险。

2:股权分散比较严重

企业从老板单一股东转变成多股东结构有利于对老板的“企业管理",减少老板一人独大的随意性,这是一件好事。但当一个企业的股权过分分散,企业就失去了一个终极责任人,每个人都会说我是小股东,出了问题不应该我负责。这样对于内部的协调问题会有偏差,而且管理也会越来越难,对于出现问题的时候谁都可以说话,当一个企业的中心任务的权利呗分支的太多的时候,往往不会出现好事,所以要避免这个误区。

所以我建议在员工激励方式上要坚持以下原则:所以股权激励的形式要从低到高。可以从给予激励对象分红权开始,根据情况逐步变成期权和真正的股权;股权激励不应该是赠送的,而应该让激励对象相对便宜地购买股份;股权激励要分阶段进行,不应该一次完成。

总之,大家要明白股权激励是员工激励的一个好办法,但是要用到巧处,不要被误区蒙蔽了双眼,到最后得不偿失。只有避开误区,股权激励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