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薪酬激励该遵循哪些理论基础?

薪酬激励该遵循哪些理论基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薪酬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点,但是很多企业还面临着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选择什么样的薪酬策略以及如何控制薪酬成本等问题,因此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薪酬管理也就成为所有企业管理中最特殊、最激动人心和最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它的成功必然能为组织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它的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薪酬激励该遵循哪些理论基础呢?请跟随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的脚步: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薪酬在满足员工基本需要的同时,有助于员工追求高层次需要,具有良好的员工激励效果。基本工资必须设定在足够高的水平,为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经济支持。过高的风险工资会阻碍员工满足自己低层次需要,因此激励作用有限。同时,也应注意薪酬对于员工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意义。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对于薪酬激励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员工的基本工资和福利属于保健因素,应当相对稳定,保障员工基本生活,原则上只升不降。否则会导致员工不满,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员工绩效工资属于员工激励因素,必须在考核的基础上保持其在总薪酬中占据一定比例,才能激发员工工作动力,提升工作绩效。

3:期望理论

基于期望理论,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奖励必须是对员工有吸引力的、可达到的。应该注意,不同员工的效价范围和权重取值不同,企业应尽可能采用大多数员工认为效价最大的奖励。适当调整期望概率与实际概率的差距以及达成目标的难易程度。拉开企业期望与非期望行为间的差异,也有助于增强激励效果。

总之,任何企业在应用薪酬激励的方法的时候,都应该遵循这些理论基础,因为员工激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管理过程。同时,企业要重视薪酬管理体系的公平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