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员工激励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员工激励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员工的潜能、凝聚员工的积极性是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今,出现了一种“精英激励困局”,虽然在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时候针对的对象是所有员工,但是到了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激励了那些精英,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激励,这也是现在企业经理人们很头痛的问题,毕竟一个公司的成功也不是仅仅只靠这少数的精英。

员工激励为何陷入困局?

从理论上来分析,企业制定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所有的员工,但是后来只激励了一些精英,对于别的没有获得奖励的员工来说应该是一个促进,应该努力去争取获得才行,但是现实往往相反,他们对工作没有更用心、更努力,反而出现了“多数人麻木”的现象。

其实,同样一个目标,由于个人的需要和特征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在人们心目中的效价也不同。由于期望的东西不等于现实的东西,所以过去的经验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精英激励”模式下的奖励制度虽然能够使得所有员工的目标价值都很大,但多数员工却因为实现目标的期望概率很小而表现麻木。

而且,单一的绩效评价标准也使企业现行的奖励制度只激励少数精英的弊端凸显出来。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长处,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员工,只能产生一个优秀者;而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员工,则可能会发现每一个员工身上都有独到之处。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了:一是提升目标实现的期望概率,二是制定多元化的绩效标准,即增加激励的维度,要从多方面去评定,而不是只单一地从一个方面去看待问题。只有正确的制定员工激励政策,才能得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