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管理中的“享乐主义”(二)

管理中的“享乐主义”(二)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为什么像google之类的创新性企业在一直绞尽脑汁的把自己的工作环境打造成职场的“童话”?零食柜就这么重要吗?畅享的美食就这么吸引人吗?员工的健身房就这么必要吗(有多少人愿意在工作岗位锻炼)?员工是因为有这些设施和福利才觉得google太棒了吗?
不是的,人们之所以能够爱上这种工作环境,从而变得热爱这个工作环境之后的组织,是因为这些一点一滴精心设计的设施和福利在“培训”他们如何更好的在工作中“享乐”,从而更好的在生活中“享乐”。这种“享乐主义精神”能够让人知道自己赚钱为了什么,工作为了什么,让他们不断的为营造更高级的精神享乐而努力。这种激励是持久,可创新的,是不惧怕个人主义和自我确证的。从而,在这个日趋网络主导、信息开放、思想自由的世界环境中是相对可持续的。
教导人们一味的艰苦奋斗,为事业献身的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显得乏力了,乏力的原因在于它很难和那些更在乎享乐,追求自由的组织成员们建立共识。在于人们置身于日趋自由的信息环境中正不可抑制且愈加深入的探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多数企业都在讲80后不好管理,90后根本没法管,那是因为这两代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凸显,他们愈发强烈的在疑问“我的生活为了什么”而不是“我的生活应该为了什么”。
这时,如果组织和企业文化不能够回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去确认源自内心的享乐需求并创造他们的享乐方式。那所有的员工激励手段怕只会简单的助长他们的欲望,加剧他们满足后的空虚,最后致使他们变得越发的难以被激励。
在这个纷乱的世纪,在人们开始更多的思考“自我”的时候,或许只有能帮员工们“确证自己”,“享乐生活”的组织才能够获得更加可持续的激励效果。因为无论我们是不是愿意揭开虚伪的面纱,欲望的满足加之精神的享乐,或许是确证自我存在,称重自我价值的最可靠的证据。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