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定律”指的是一只木桶能盛放多少水,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木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流程环境、企业文化环境、薪酬环境等;水代表的是符合企业要求的人。
第一种人力资源情况,是企业只顾着往木桶里不断地加水,却不关注修补木桶本身,很多企业一味的埋怨员工心态浮躁,不稳定;个性强,不服从管理;流动性大等等,却从不考虑企业制度是否合理,企业工作环境是否人性化,企业薪酬福利是否有竞争力等企业自身原因,导致形成了人力资源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企业却没有与时发展的恶性循环。
第二种人力资源情况,是企业注重修筑木桶的木板,将木桶越修越高,目的是储存更多的水。但是木桶存放的水已经变质。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一些企业人力资源只注重人员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却忽视了对人员质量的要求,这时更容易引进一些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人,这些人在企业短期利益中能产生一定价值,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第三种人力资源情况,是企业既修筑木桶的木板,也注重加水。企业经理人发现企业不断扩大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好管理了。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品的发展,部分原有人员已无法胜任岗位要求,但是出于情感等方面的考虑,企业往往不会淘汰掉现有人员,而是加派人手以弥补原岗位人员能力的不足,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分成两个人做,人力资源不但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比较合理的做法是第四种,即企业一边修筑木桶的木板,一边加水,同时还要在桶底开一个出水口,将沉在底部的泥沙杂质排出桶外,保持木桶中水的纯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