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揭秘民营航空公司的劳动压榨,过劳死极限上升

揭秘民营航空公司的劳动压榨,过劳死极限上升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9月13日,一位民航飞行员猝死在执行航班前夕,年仅51岁。他的离世,深深刺痛了飞行员们本已疲劳的神经,同时也让这份看似光鲜的工作背后的艰辛,再度为大众所关注。

根据调查显示来自4家国内大型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机长。他们均表示,尽管民航总局明文规定飞行员一年飞行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但他们往往是一年工作1500小时。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15、16小时的情况十分普遍。

而航空公司也很无奈。他们纷纷表示:“中国飞行员的培养、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高速增长的民航业需求,飞行员行业缺口大,满负荷工作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位资深民航从业者分析道,“而且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也非常高昂、盈利艰难,为实现盈亏平衡不得不尽可能压缩员工休息时间。”

众所周知,国家对于飞行员、空姐等“空中飞人”有着极高的准入门槛,入职前的健康体检异常严格,入职后甚至每隔半年都要进行一次健康复查。“飞行员和空姐的身体素质都是非常高的,而这最好的身体、在最频繁的健康监控下又为何又如此脆弱?

有专业人士认为:“空中飞人们”长期处于时空颠倒的工作状态,生物钟紊乱,本来就容易造成亚健康,而这种高强度的从业者们又常常在休息日都得不到休息。

另一位飞行超过12年的国内航空公司现役机长坦言,虽然民航总局对飞行员的工作、飞行时间作出了详细规定,但航空公司普遍未能照此执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听到飞行员猝死的事情会引起这么大反应的原因,因为有共鸣,都觉得休息时间难以得到保障。”

飞行员过劳根源在于国内飞行员严重的供不应求。国内新成立航空公司的机长年薪已高达25万美元左右,而美国同行的平均年薪约为14万美元。如果和社会平均工资比较差距更大,国内机长年薪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0倍左右,而美国机长仅为5倍。因此,国内航空公司都想方设法在规章下“用足用满”飞行实力。

飞行员人才短缺一直是航空公司尤其是中小航空公司的一大心病。波音公司此前曾表示,中国在未来20年将需要10万名民航飞行员和10.6万名维修技师。但一名民航机长的平均培训周期长达10年,目前全国机长的人数仅万余名。

此外,航空公司很大一笔开销在于飞机租赁,航空公司无不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让飞机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在人才紧缺的当下,现有的飞行员飞行时间也自然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因此民航总局对于加强航空安全的愿望是非常迫切的。加强疲劳管理、呵护飞行员成民航业界共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